2018年的时候,我提出了一类烟「新三细」的概念。彼时所关注的是,普一类超级单品——Big 3——硬芙蓉王、软玉溪、软珍品云烟在系列化、特色化、年轻化方面的动作,它们所推出的260元价位细支产品硬细支芙蓉王、玉溪细支清香世家、细支珍品云烟。
因为硬芙蓉王、软玉溪、软珍品云烟这个时候正面临着阶段性的但又非常严峻的增长乏力、状态下滑,单纯依靠市场调控很难维持市场状态,单纯依靠状态修复又很难维持品牌增长,依循原有的调控策略和市场动作只能勉力守成,难以保证品牌的持续发展。考虑到Big 3承载着品牌、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稳增长、促发展,修复状态、重启增长的任务非常紧迫。
用新产品,用新风格、新样式、新形态来对接新需求、激发新增长,显然是更积极的做加法策略——既能缓解Big 3的压力,又有望启动新的增长——而围绕Big 3所具备的高知名度、高覆盖面、高影响力,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系列化、多元化二次开发更具可操作性,更能保证风险可控。
有意思的是,Big 3「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细支烟作为新的市场切入,以细支烟的形态差异、体验改善来扩宽消费群体、打开市场空间,但看似相近的由粗变细其实有着不同的实现路径,玉溪细支清香世家最早上市,不过它的基础版本是玉溪清香世家而非软玉溪,细支珍品云烟在设计上更加突出金腰带元素,并在后来延伸出更高端的云烟中支金腰带;比较而言,硬细支芙蓉王要更加原滋原味一些,核心的区别是有爆珠加持。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由于细支烟的门槛设定,「新三细」再次「不约而同」地将价格设定在了260元价位段,因此保持了同样的批发价格归档,客观上抹去了原来软玉溪、软珍品云烟之于硬芙蓉王那10几块钱的价格差距,相当于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当时的感受,「新三细」谁能够走得更远,将会取决于企图心和饥饿感。前者决定了产品的格局,后者决定了动作的力度。谁能率先固化尝试性消费,谁能更加有效地把知名度转化为美誉度,谁能平衡好状态与基础、节奏与进度的关系,谁就有机会赢得更多,谁就有可能真正成长起来。
最开始,「新三细」不说是齐头并进,至少也是伯仲之间。三款产品在2017年、2018年都迎来了一轮爆发式的增长,呈现出让人充满期待的市场前景。
硬细支芙蓉王在2017年上市即突破2万箱,一年后大增至7万箱以上。玉溪细支清香世家2016年上市当年只有不到4000箱,但2017年一举突破2万箱。细支珍品云烟2017年上市只有6000箱多一点,第二年干到了4万箱。
在当时的细分价位段、细支烟品类中,「新三细」的表现是有竞争力、说服力的。
然而,三款产品在此后却画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硬细支芙蓉王在2020年年销量一举突破10万箱,此后一直稳扎稳打,2023年接近15万箱,今年1—9月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销量,在260元价位细支烟中处于领先位置。玉溪细支清香世家、细支珍品云烟在短暂冲高之后,次年都进入到增长乏力当中,并陷入到缓慢的下降通道,到2023年已经萎缩至不到2万箱,今年前9个月也仅仅维持在1万箱出头,市场表现平淡而缺乏活跃度。
「新三细」各自境遇、不同表现,让人感叹。而复盘这一过程,则可以清晰地看出成熟产品维护与新产品培育。
一方面,从维护成熟产品的角度,品质好、状态好才是真的好。从2015年冲上销量高峰之后,Big 3同样陷入到销量下滑、状态低迷当中,直到2018年,硬芙蓉王当年同比减量7万多箱,比销量最高峰减少了10几万箱,软玉溪减量2万多箱,软珍品云烟下降3万多箱。经过艰苦的调整,Big 3从状态低迷中走出来,以好的状态重启增长。
今年以来,Big 3继续保持了稳定而旺盛的发展势头,1—9 月,硬芙蓉王已经突破150万箱、同比增量接近5万箱,软玉溪超过110万箱、同比增量更是接近10万箱,软珍品云烟也以2万箱的增量增长到接近70万箱,三款产品拿出了「双8」的惊艳表现,是毫不疑问的超级大单品。
这其中的关键,是「两个维护」。一是维护好产品品质,以Big 3的超大规模,不管是原料保障、供应链管理,又或者生产组织、品质控制,都是前所未有的难度和挑战,Big 3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之好,市场上很少听到关于Big 3在品质方面的负面信息,这是非常难得的体系能力。很多消费者即便尝试性选择了其它品牌,最后也会返回原来的习惯,同时还能吸引到年轻消费群体,这也是非常宝贵的品牌价值。
二是维护好市场状态。这个不多讲,Big 3的市场状态即便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最好的之一,尤其考虑到极大的销量比和很快的流动性,Big 3的好状态对于品牌乃至行业的稳增长、稳运行都是至关重要的,也为零售客户提供了直接而关键的经营保证。
另一方面,从新品培育的角度,不仅产品本身要足够优秀,还要足够的耐心韧劲。以同价位表现极为突出的细支烟——南京十二钗系列——而言,在产品设计上,包括包装、口味、风格、品质等等都有独特的地方,单纯的粗变细,或者细支烟、中支烟的形态,不足以吸引到消费者。同样的道理,玉溪鑫中支概念的完成度,设计的成熟度,也是要高于玉溪细支清香世家,包括玉溪细支初心也是有欠缺的。
更重要的是,培育新品不能浅尝辄止、遇难则退,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不在从0到1的立意,甚至不再从1到10的起步,而取决于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前到万的一个标准、一个状态,往往走着走着就走偏了,做着做着就做变形了。与其说,是市场淘汰了这些产品,不如讲我们自己辜负了他们的未来。
所以,「新三细」或许只是主观定义的噱头符号,但那些维护成熟产品、培育新产品的道理和要求,却是透过「新三细」的收获与提醒。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