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品品牌 > 正文

徽商悠悠家国情未了——《天下徽商》纪录片观后有感并补记近代徽商家国情怀

2019年09月06日 来源:在线参阅公众号
A+ A

央视热播五集《天下徽商》纪录片,洋洋大观地描述了一代商帮因货运输边而起,因盐引改革而兴,因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巨变而逐渐式微的发展历程。徽商以贾而好儒、重义轻利、诚信坚韧著称于世,曾创造“无徽不成镇”的奇迹,犹如中国古代商帮文化中的一股清流、一朵奇葩,值得今天的商业人士学习借鉴。

微信图片_20210120153839.jpg

这部堪称为徽商铸史的纪录片,一口气看完之后,不禁产生“我为‘徽商’长叹息,歌成余意尚彷徨”的惆怅之感。在心生钦佩、快意之际,又感到遗憾的是,流淌徽商身上的家国情怀未能在荧屏之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其实,这方面的素材不绝于书。既不独凝注于徽商平时的一言一行,更可显现于徽商“时穷节乃见”的奋斗拼搏中。

微信图片_20210120153843.jpg

从明早期的徽商运粮输边,既有为当时的朝廷尽力,也有为自身谋利的动机,到明中期的抵御倭寇、捐资赈灾、修桥补路、开办学堂等各种义行。至明中后期后,来自程朱故里的徽商,因具有较高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而逐渐获得老百姓的广泛信赖。至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用炮舰和鸦片打开中国国门,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徽商的家国情怀则更见奇情壮彩。他们犹如浪花,翻腾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微信图片_20210120153846.jpg

本文以历史年代为序,采撷近代以来每个历史时期徽商中的代表人物若干往事,一睹其风采,值此国庆70周年之际,谨向这些可亲可敬的先辈徽商们致敬!

吴吉人——弃商从军御外侮

歙县徽商吴吉人(1837~1910),少年时就在浙江兰溪经商。青年时,他弃商从军,在军中以武勇闻名,积功升至千总。时值中法战争爆发,法国军舰进犯宁波沿海。法军舰射击我炮台,守军4人死亡,在此危急时刻,吴吉人愤怒,亲临炮台,击退法舰。而后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吴吉人在浙江任定海、舟山总镇,代理提督,以功授巴图鲁封。

黄宾虹——反清革命不畏艰

一代国画大师黄宾虹(1865-1955),早期投身革命的事迹鲜为人知。少年时,生活在浙江金华;青年时代,回到老家歙县谭渡。一边准备科举,一边绘画艺术。因关心国家大事,曾写信给康有为、梁启超请教救国方略。并于1897年,于安徽贵池县会晤谭嗣同。受其影响,开始以实际行动拯救民族危亡。1906年,与许承尧、陈去病等秘密创立“黄社”,实施反清革命。而后以“革命党人”在家私铸钱币被告发,闻讯后拆埋机器,开始潜逃。而后,黄宾虹在上海与柳亚子等十八人创办了“南社”,又与广东岭南画派的高剑父兄弟等人办了反清的杂志。自此,黄宾虹的政治舞台和文化圈子随着进到上海而逐步扩大。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黄宾虹等南社社友和宋教仁参与上海光复,完成大量的具体工作。随着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黄宾虹遂逐渐对政治革命失去兴趣,一心经营自己热爱的文艺事业。至晚年,仍开始衰年变法,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

张静江——支持革命岂吝财

张静江(1876-1950),祖籍休宁,曾祖父张维岳于康熙末年迁至湖州南浔。至其祖父、父亲时,以经营生丝、盐业而成为浙江首富。至张静江时,则以致力革命为主业,以经商为副业。在经商方面,他颇有天赋,是第一个在法国开商行的华人,经常往返于中法两地。在他28岁时,一日,在船上偶遇孙中山先生,二人惺惺相惜,张深信非革命无以救中国,坚信孙中山的政治主张适合中国。临行时,与孙中山先生约定,如有所需,拍电报时以ABCDE为暗号,分别代表款项一万元、贰万元、三万元、四万元、五万元,当全力资助。两年后,孙中山先生因革命受挫,灰心失望之际,想起此事,便试探性地对张静江发去一封代号为C的电报。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三万元汇款。又过一年,孙中山先后发给他A和E的电报,同样,也分文不少地收到张静江寄来的巨款。此时,为筹集款项,张静江竟卖掉了在法国的通运公司。

此后,孙中山每有经费困难时,都会向张静江请求汇款,张静江从未爽约。靠张静江提供的财力支持,孙中山终于迎来推翻清廷的辛亥革命胜利。辛亥革命胜利后,张静江拒任财政部长,仍然甘愿在海外继续为孙中山革命捐款。直至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抱病,想见张静江一面。病危前,两个革命理想主义者相顾而泣。中山先生去世后,张静江大力提携同乡蒋介石,而后终因治国方略不同,二人渐行渐远。他在1928-1937年国民政府主政期间,提出抵制官僚资本,发展私营经济以裕民生的观点也具有进步性。抗战后,避居香港、瑞士等地但关心国内时局。晚年索居美国,对政治灰心,清贫度日,念佛终老。

张静江先生一生,获得很多殊荣。孙中山称其为“革命圣人”、“中华第一奇人”。蒋介石称其为“革命导师”。毛泽东称其为“最有经济眼光的人”。

汪惕予——侠骨丹心医国手

汪惕予(1969-1941),绩溪人。杭州西子湖畔,有个汪庄,毛泽东曾先后27次下榻于此,而它的主人是徽商汪惕予。在医学领域,真正在西医推广方面最早有所建树的是汪惕予。1904年,他在上海开办的自新医科学校,为了更快把西医学知识灌输到全国各地,1908年6月汪惕予出版了《医学世界》杂志,每月一期,他自己负责编辑、校阅,直到1914年停刊。1911年汪惕予又创办医学世界社,先后翻译编著出版了《汪氏医学彚编》(共15种)、《汪氏解剖学》、《汪氏外科学》和《汪氏二十年之经验》等多种医学书籍。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人有称其为“中西医结合的鼻祖”。

除医学成就之外,汪惕予作为徽州头号茶庄——汪裕泰创始人汪立政之子,在茶叶经营上,也是经商好手。因品种全、质量优,又待人诚恳,童叟无欺,因此生意昌隆,名扬于海上,被称为“茶叶大王”。祖孙三代在100多年间,先后开设茶庄、茶厂20余家,并在日本、英国、美国、摩洛哥等地开设茶庄6家,堪称是搞跨国经营最早的徽商。

汪惕予除了医者、茶商两重身份外,还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慈善家、古琴鉴赏大家等多重身份。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汪惕予出于爱国之心,与同志在上海组织中国赤十字社,并率先捐出银元20000元,在南京、苏州、镇江及长沙、武汉等处设立分社,置办器械药物,招募有志青年200余人,普及各种救护伤兵的方法和战场的卫生常识,又在前方设看护学校,抽派护士前往战场从事救护,日夜奔走在沙场,出入于枪林弹雨,到战事结束时总计救治伤病员5000多人。抗战期间,由其经营完善的杭州名园汪庄沦陷于日寇,搞得乌烟瘴气,只得避居上海,郁郁寡欢而逝。作为近现代徽商翘楚,他身上精湛的医学造诣、深厚的文化功底、高尚的爱国情操,永远值得后人缅怀。

汪宽也——急公好义有担当

汪宽也(1866-1924),休宁人。十四岁时,他远离父母去上海祥泰布庄当学徒,学生意。他凭着勤劳、善学、执著、诚信,在上海土布行业成为商界领袖。在任上海布业公所总董期间,对土布行业倾尽心力,为民族工业奔走呼号,为农民谋生计,至今仍受人称赞。

由于受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影响,民族工业企业经营十分困难。汪宽也一方面调整产业布局积极应对,另一方面,对其他民族工业企业无不给予关怀和支持,共济时艰。

一日,偶遇无锡工商界巨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因开办面粉加工厂资金匮乏遍寻资金无着,出于爱国热忱,他毫不犹豫地为荣氏兄弟奔走、斡旋,从自家的两座祥泰钱庄贷出纹银10余万两,贷期3年,立解荣氏兄弟燃眉之急。后贷款到期无力偿还,汪宽也又放宽贷款期限至10年,使荣氏兄弟的企业得以宏图大展。这一情节,充分表现出汪宽也先生的宽广胸襟。

詹福熙——照相大王有风骨

詹福熙(1887-1978),婺源人。一个典型的12岁就往外一丢的徽州商人,从做学徒开始,渐渐成长为账房、经理,从做生丝生意到做西药生意,最后成长为中国近代“照相器材大王”。詹福熙著有《福熙自述》,是研究民国时期徽商的一份难得的资料。

有三则事例,可以一睹其爱学习、有眼光、讲气节的徽商特质。

一是詹福熙接受老板考验。在五洲药房当大掌柜时,詹福熙每月能领月薪25元。而后,总店总经理升其为助理。干到年底,但在领薪的时候,詹福熙发现每月薪水只有6元,经确认无误后,詹福熙照常勤恳工作。两年后,总经理把他喊去,问他减了薪水为什么不抱怨,詹回答,“我在这里学到了东西,也是工资啊”。总经理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不错,通过考验了”。不仅给他当场加薪,而且还给八千股股份。后不久,詹福熙成为分店经理。

二是詹福熙转行做照相器材。尽管在五洲药店可以领月薪上百大洋,但他觉得药店竞争激烈,生意越来越难做,而照相器材是新兴行业,未来市场大,前途不可限量。结果呢,詹福熙真的丢了药店经理肥缺,到千代洋行赴任去了。

三是在抗战期间詹福熙不做日本的生意,讲“徽商祖传的规矩”。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后,詹福熙就提出,要离开千代洋行。詹福熙跟老板说:“我是个商人,但也是个中国人。我们徽商,有祖传的规矩。现在局势这样,我真的不便再跟你共事了,请原谅……”半月后,他经营了自己的照相器材店“华昌照相器材店”。本来,上海许多照相器材都来自日本,但这时候詹福熙和许多店主一样,宁可少赚点、麻烦点,都进德国、英国、美国的材料而拒绝日货。

程席如——新四军中好健儿

程席如(1915-1970),休宁人,出生于一个徽商家庭,十几岁跟随经商的父亲到江苏东台一家当铺当店员。1939年秋在东台参加新四军。由于他读过私塾,文化程度较高,人实诚,所以在部队进步快,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独立团整编后,曾在粟裕领导的新四军一师二旅五团担任供给部部长。参加过著名的黄桥战役,在乔辛庄保卫战中受伤,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功勋,解放后转业到上海农场工作。

“悠悠家国情未了,浩浩烟波走金鳌”。古代徽商因垄断盐业生意而盛极一时,已成往事。自进入近代以来,因经清廷盐政改革、太平天国战争战火洗礼,尤其是西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等,徽商承受“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带来的外力冲击,当然也有自身未能现代化转型等因素而导致日渐式微,至今悉成公论。但自近代至今,徽商精神仍然在那个风雨如晦的中华大地上顽强生存,如今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竞相绽放。始终不变的是,徽商身上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的家国情怀熠熠生辉,感人至深。

徽商精神,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商业集体的精神。一切从消费需求出发,为中国商业群体庚续商脉,传承徽商精神,也成为新徽商们融入骨髓血脉的自觉。这其中,安徽中烟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黄山”品牌和一个个产品在市场上的精彩表现,做出了一个现代徽商与时俱进的时代表达。安徽造,也正以自己的力量助推徽商向更高的价值前行。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