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业渠道 > 正文

黔贵大地处处新

——贵州烟草商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2024年06月07日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杨悦、宋盛胜、缪翼、刘久锋
A+ A

一张稚嫩面庞,已经成为烟区中的“老烟农”;一部智能手机,帮助烟农高效“种烟”;一台轻简农机,助力烟农轻松“增收”;一个小的铜哨,吹出幸福的新生活……仲春时节,行走在黔贵大地,“新农具”干起“新农活”,“新农人”过上“新生活”,处处惊喜、满目皆新。

近年来,随着农村和县域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人返乡成为“新农人”,带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贵州烟草商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助力推动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向现代化转型。

“新农具”干起“新农活”

不负好春光,处处移栽忙。覆膜、打孔、移栽、浇水肥……黔东南州镇远县羊场镇的烟田中,身着烟农专业合作社统一服装的服务队员们,忙得热火朝天。

而在羊场烟农专业合作社里,几个同样身着合作社服装的年轻人却悠闲地“刷视频”,时不时还摆弄几下桌子上的无人机。“我们没偷懒,是在跟着短视频学习对无人机的维护、保养,移栽完成后就该看我们的了。”羊场烟农专业合作社无人机飞防队长王志发笑着解释道。

5ca80846-e76d-4ac0-85fd-06da46e80c43.jpg

王志发修理农机器具。

作为镇远县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2022年发现无人机精准定位、高效雾化喷洒的优势后,不足30岁的王志发开始自学,于同年5月取得无人机操作资质,开启了镇远烟区无人机植保的历程。

和传统手持打液剂模式相比,无人机飞防效率大幅提高,但开始时有不少烟农对此持怀疑态度,也让王志发颇为无奈。“高空施液烟农认为会造成严重浪费、液效不佳,低空作业烟农又认为会损伤烟株、降低收成,有机不能用、有液不敢打。”王志发坦言,“而且我自己也有顾虑,我们这里山地崎岖、气候多变,飞防难度很大。我虽然能操作但也怕出现坠机,这一台设备可着实不便宜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镇远县局(分公司)一方面召开院坝会,开展以特殊颜料代替液剂进行飞防技术示范,使烟农直观感受到飞防均匀性、高效性的优势,看到机械化、科技化的好处,对于无人机飞防接受程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联合合作社为无人机等设备购买保险,并通过邀请经验老道的师傅进行针对性指导、与厂家沟通对接调整设备参数等,使王志发得以放下心理包袱、大胆飞防。

“供需”双向发力下,镇远烟区无人机植保实现快速发展。两年来,王志发已带领团队累计完成了超过一万亩烟田的飞防任务,液剂喷洒效率提升70倍,有效节省了劳动力,有力推动了镇远烟草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

7f7b98ac-eb4a-4a29-b15f-5ee9cc52f14a.jpg

黔东南州局镇远县局无人机飞防。

无人机是王志发和飞防团队不可或缺的“新农具”。同样用起“新农具”的,还有在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革一镇经营“人人乐超市”的张春勇。

“之前最离不开的是门口那辆货车,全家老小的生计都指着它。”今年50岁的张春勇拍着挂在胸前的铜哨打开话匣子,“现在不一样了,最离不开的可就是它了。”

2008年,结束在深圳的务工后,张春勇返回家乡,经营起“人人乐超市”。毗邻“村BA”发祥地台盘乡的革一镇,同样有着浓厚的篮球氛围,但回乡后的张春勇却并没有马上捡起自己的爱好。经营初期,由于当地道路不便且村子普遍“空心化”,张春勇既兼顾自家生意,还负责为镇里几个村的零售店中转配送他商品,靠着用货车拉货和计算器算账,张春勇一家的日子勉强过得去:“那时我们这里的生活普遍艰难,我自己孩子也小,我每天就是拼命‘找钱’养活一家老小,自己喜欢的篮球等爱好只能先放下了。”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革一镇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张春勇通过上柜适销对路商品,小店经营状况大为改观。尤其是近年来,在烟草公司的“牵线”下,他的店铺还与贵州农商行合作开设了便民点,为村民办理医疗、养老保险代缴、涉农补贴领取等普惠金融服务,深得村民好感。

日子虽然好了,可张春勇又开始为自己孩子的教育犯愁:当时上初中的儿子,既不好好学习又不做家务,每天就是和同学窝在一起“耍”手机游戏。2019年,本着带孩子锻炼身体、培养健康向上爱好的初衷,他在和镇中学的体育老师商量后,组建了以在读中学生为主的凯棠篮球队。

“必须连续做一周家务,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必须要服从指导……”虽然只是带领一群学生球员培养爱好、虽然只能通过寒暑假进行“集训”、虽然要占用自己的经营时间,但张春勇还是投入了大量精力来指导这些少年。这支少年球队也不负期望,在台江县“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上屡屡斩获佳绩,许多曾经的队员也已考上了大学。

“没有少年的振兴,怎么能实现乡村振兴。先做人、再练球,家长把孩子交给我,我就一定要让他们都能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相比成绩、名次、球技,张春勇更看中的是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爱好,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当问起教育对店铺经营的影响时,张春勇哈哈大笑“有烟草公司指导,店铺生意早已步上正轨。”“而家长既然相信我能教育好他们的孩子,当然也很信任我、经常照顾我的生意,一个小铜哨,吹出了我的美好生活。”

“新农人”过上“新生活”

面朝大地背朝天,汗水浸湿万顷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农民的双脚一生下来就拴系在土地上,拴系在一株株在时间的罅隙中匆匆赶路的农作物上。这些农作物年复一年地分蘖、拔节、生长,供养着农民全家年复一年的光景。

如今,这片土地迎来一批蹚开新路的年轻人,他们用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手段挖掘乡镇的潜能,也让千千万万和土地一样沉默、淳朴、守拙而艰辛的农人不再“面朝大地”“看天吃饭”,挣得一份更稳定、更踏实的收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新农人。镇远县涌溪乡的“90后”烟农李宗明,就是这样一位“新农人”。

中学毕业后,李宗明也与许多同乡青年一道外出务工。2019年,在了解到家乡种植烟叶有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完整的收购体系和种植保险等多重保障措施后,他果断返乡尝试种烟。在镇远县局(分公司)的悉心指导下,李宗明的种植面积从8亩扩展到了如今的70亩:“种植烟叶技术有指导、收入有保障,但工序多,要想轻松种烟挣钱,必须要进行机械化种植。”

正当他为选购高效适用农机装备犯愁的时候,贵州省局(公司)出台了《贵州省烟草农业机械购置投入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合理布局、自主购机、资源共享、高效服务”的要求,在镇远县局(分公司)的帮助指导下,购置了包括一台大型旋耕机在内的多种机械,不但高效地为自家种烟土地进行翻犁旋耕,还为周围烟农提供服务。自家烟田里的农活,他则放心地交给了专业化服务队。

“虽然烟草公司技术指导很完善,但由于种烟时间不长,我的种烟技术显然还无法和老烟农相比。”“技术短板、机械来补”——对于自己的“生意经”,李宗明很明白:“用这些时间我去开农机,不但自己种烟省时省力、减工降本,对于那些有专业化服务需求、但农忙时合作社无法第一时间照顾到的农户,我帮他们犁地还能赚一笔收入。收入有保障还没那么辛苦,种烤烟很有奔头!”

近年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把推动农机农艺融合作为为民利民的关键一招,聚焦烟叶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实际,统筹推进烟叶生产与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粮烟机械化协同生产、农机通用技术成果共享,8个行业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投入资金838万元,研制购置轻简高效农机具604台套,安排5100万元资金,改造宜机化烟田1.19万亩,烟草农机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业生产,烟农合作社农机专业队广泛服务于烟区大农业,3000余户农户受益,走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农机上山”路子,有效助力烟区乡村全面振兴。

在烟草农业现代化大路上,“锄禾日当午”的传统正因为“李宗明们”的存在而发生现实意义上的重构,他们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身边的农人相信:传统的农耕和现代的技术,能在这片土地上融合在一起,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同为“90后”的黔东南州榕江县零售户江滋丹,也是一位“新农人”。2023年,榕江县爆火的“村超”赛事成为激活消费、提振当地经济的“一池春水”,也让深耕农网市场的江滋丹享受到了“流量红利”:“能站人的地方全是人,店里的商品全部卖断货。

今年的“村超”赛事已重燃战火,根据去年经营经验和客户经理的建议,最近她正忙着用手机浏览各种伴手礼礼盒。我也提出了伴手礼设计思路,希望这一建议能被选中。”江滋丹拿着手机不无得意地说,“而且,今年我还新增了几款商品的进货,希望能更好地满足外地游客需求。‘村超’的流量确实为我的经营带来了‘泼天富贵’,但天帮忙人得更努力,才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因地制宜,向“新”奋进,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正聚集在贵州的田野乡村。可以想见,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贵州烟草商业将继续发挥优势,以更大力度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引导更多新农人把乡土当热土,运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推动形成农业生产、农网经营新变化,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