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味”给文化“包浆”
闽越江山,灵秀莆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莆田自宋朝起“文献名邦”的历史风范延绵流传,传统饮食与生活习惯中的“非遗”传承至今,古味醇厚、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与“舌尖上文旅”相遇相融,在文产融合中绽放新的光泽,泽被古城居民,传播历史文化。
书香门第传非遗 旧府新市有商机
“妈妈给你做‘三合士’,晚上做完作业了吃啊!”“‘三合士’是什么呀?”“这是宋朝的时候,一位母亲给三个儿子做的养胃点心,后来三个儿子都考上了进士,便有了‘三合士’的雅称,吃完了要用功读书哦!”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衙后路中特食杂铺内,一对母子正在温馨地上着“非遗文化课”。佘大姐一边给小儿子做点心,一边讲述非遗美食故事。
食杂铺位于“莆阳百工坊”非遗一条街,古香古色的旧府林立,木雕、玉雕、“金镶玉”、漆雕缕画等非遗工艺品琳琅满目,却鲜有美食类的非遗商品。一天,莆田市城厢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员客户经理郑守梅在走访市场时,惊喜地发现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衙后路中特食杂铺佘大姐正在给小孩做这道非遗小吃,得知这是佘大姐家祖传的手艺后,郑守梅敏锐地发现了文化中的“商机”,多次上门动员,鼓励她自产自销。
“你们这个主意好,我早就该想到了,我也想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这个‘三合士’还有个小秘方,我不怕别人知道,就怕没地方生产”。在征得佘大姐同意后,郑守梅通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联系到了一家持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糕点铺,代为生产加工,佘大姐则负责技术指导。
党员志愿者主动联系糕点铺洽谈代工事宜。图为党员志愿者展示“三合士”配方材料。陈宇摄
以食传蕴开新篇 留味留香更留芳
三合士的制作工艺并不简单,郑守梅叫上了一群党员志愿者,利用下班和双休日到糕点铺帮忙,剥花生、扛白糖、买猪油、压膜......党员志愿者还深入查阅历史文献,以三合士诞生的宋代历史背景为基础,横向联系林默娘、郑樵等宋朝历史名人,纵向联系本地历代科举名士,同妈祖文化、科举文化相融合,增强三合士的文化底蕴和卖点,并发挥平面设计特长,以莆田历史文化街区的夜景为背景,同步融合传统与时尚元素,设计宣传海报,拍摄宣传视频,用现代化的视角和新媒体的传播力,为舌尖上的非遗再次“翻新”。
“古时候莆田土地贫瘠,只能种花生之类的农作物,我们利用有限的食物创造美食、承载文化,在艰难环境中自强不息、勤奋求学”,在自家店铺中,佘大姐化身“非遗文化代言人”,念着志愿者为她编写的宣传文案,边卖货边介绍莆田历史文化也成了佘大姐经营的新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合士”上架销售。图为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衙后路中特食杂铺佘大姐向游客介绍“三合士”的历史。陈宇摄
在“莆阳百工坊”非遗一条街上,老非遗成了新“食尚”,三合士绵密甘甜的口感、滋补肠胃之效和丰富的历史底蕴,很快成了抢手货,还有不少游客冲着听故事、听历史来到店里买三合士。佘大姐店里三合士小吃的兴起,带动周边店铺效仿跟进,元宵印糕、宴皮扁食、鱼饼蟹球等舌尖上的非遗也逐渐多了起来,各自讲述着不同的历史,用美味为这里的文化包浆上色、添味加彩。现在,莆田市城厢区局(分公司)进一步组织更多的党员志愿者到非遗一条街,共同宣传历史文化,立足非遗美食销售,以文产融合助力非遗文化以更丰富的形式走进百姓日常,让传统技艺服务于现代生活,在文化自信中构建更深厚的情感链接,助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复兴”。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