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踏进西交大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则校训。短暂沉思后,脑海中不断涌动着我曾经就读的大学母校校训,使曾相识,但却各有千秋。而那大学时代的悸动,便又一次次涌上心头。这次踏进的西交大,确是我曾经梦寐以求心仪的高等学府,于是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次短暂的学习机会,用笃忠的志向与守一的心态再一次充沛我的知识库,并将毕生所学尽情奉献给烟草事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烟叶现代化,贡献光和热,以此回报烟草行业对我的培养。
课堂上,二十大报告核心要义,世界宏观经济与中国国内发展方向,企业改革下的管理策略,青年干部成长之道、企业宣传能力提升……专家教授们一堂堂精彩绝伦的授课,不断刷新我的认知,拓宽我的眼界,充盈我的库存。时至今日,仍旧记忆犹新,发人深省,勾起我不断深思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作为处于基层烟站最前沿的我们,怎样肩负起历史使命,勇担高质量发展神圣职责,发出新一轮冲锋,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今天,我就以我的视角,带大家看一下我供职的基层烟站的过往,探讨一下如何站在兵位,善谋将道,深入破解发展之阻,畅通发展之道,以一流业绩,擦亮基层烟站管理之窗。
一、烟站,一个从“无”到“有”的改变
(一)从“无”到“有”的人才与队伍。记得刚入职烟草行业的时候,我参加了行业集中培训,也参加了公司实习,结束后我被分配到了卢氏县烟叶种植第一大站杜关烟站。报到时,老站长怕我路生,亲自开车把我接到站上。在车上,老站长跟我说:这次站上终于有个年轻人了!暮气沉沉时代就要就结束了!当时我还在疑惑,县局机关常常挂在嘴边的第一大站咋就我一个年轻人?暮气沉沉又为那般?车到烟站后,站长带我参观了一圈,并向我介绍了其他同事。这时我才发现,一位位叔辈伯辈的同事,全都戴着老花镜,佝偻着背,用一根手指头在敲电脑键盘,速度慢,效率低,差错高,时不时还要问东问西,听闻他们的问题,再简单不过,我有点暗自发笑。后来我还调侃地给这种敲键盘的方式起名叫“老汉一指禅”。给我安排好住处后,站长拍着我的脑袋对我说:看见没有,杜关烟站13个职工,平均年龄50多岁,学历大多都是小学高中,最高学历也不过行业培训后勉强算作的大专,就这一群大老粗,却承担着一万多亩的烟叶生产任务,虽说生产经验很丰富,下基层督促生产很在行,但对计算机、文字稿等工作处理起来却很犯难,适应不了现代化工作要求,以后啊,这动动笔写个文字材料、敲个电脑啥的,大头就靠你了。虽然站长这么说,也给粘上同事有交待,但在后面的工作中,大家都很照顾我,还是佝偻着背,一指一指地敲着键盘,实在操作不成,才会找我帮忙,即使加班弄到深更半夜,也都在身后默默地陪我把工作弄完。
时间过得很快,2022年我被调到城关烟站做副站长,虽然城关烟站是卢氏的第三大站,但此时的城关烟站已经有了8名职工,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到了一半,职工队伍更年轻,办事效率更高效,再也看不到“老汉一指禅”了。城关烟站站长看到身旁这些骨干力量常常感慨道:咱们的队伍越来越年轻了,工作热情越来越高涨了,以后烟草后继有人了!
(二)从“无”到“有”的安定与生活。到烟站上班的头一年冬天,我平生第一次在夜晚被冻醒,盖着厚厚的棉被,睡前还用电热毯加过热,被窝一直温暖无比,睡到半夜咋还会被冻醒呢?这对我一个没咋吃过苦的90后来说还是新鲜事。这时我忽然想起开始作烟叶收购准备时,站长对我说:小霍啊,多搞两床被子,把厚衣服都带来,站上到了冬天冷极了,收购开始一天忙得要死,可没时间回去拿东西。新毕业就职的年轻人都骄傲倔强,没把这句忠告当会事,一领教真应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句话。但想到以前生活上没听同事的话走了很多弯路,这次我把家里最厚的一床被子和能穿的厚衣服都带到了站上。随着收购开始,天气越来越冷,秋分刚过没多久,我已经穿起了大棉袄,公司下站检查工作的同志一见到我就调侃:小霍呀,你真是穿冬衣戴夏帽糊度春秋啊!但为了适应烟站生活环境,我顾不上这些了。时间慢慢地到了11月初,那天,天下起了雪,冬前的雪虽说并不大,但伴随着刮起的冷风隔着衣服透入骨髓,使我领略到了寒冷的可怕,也感到了站长所言不虚。那天晚上,我穿着棉袄抱着唯一大棉被在床上静坐了一晚上,冷风透过窗户缝发出“呜呜”的声音,也不知道最后是怎么睡着的。第二天站长从街上给我抱回了一床新棉被,从此后,我才在两床被子的加护下,做了一个个美美的梦。
以前的烟站生活条件有限,设施设备落后,窗户透风不说,冬季的取暖无法保障,职工上厕所需要顶着寒风跑到楼下的旱厕,生活极其不便利。深冬时节,即使赶着几十公里路也要回到家里住,如果遇到冬季下雪道路不通,也只能多加几床被子在烟站硬抗。这一切,都随着标准化烟站的创立,而得到了圆满改善。城关烟站作为卢氏县第一个创建单位,在县局(分公司)亲切关怀下,设施在不断完善,宿舍也有了卫生间,再也不用担心冬天起夜跑厕所了,更不用担心感冒受凉啥的。新配备的电视、空调、洗衣机、厨房及健身设备,让烟站也有了家的感觉,职工生活更便利,幸福感更足。身边同事纷纷说:在这就跟住家里一样,何必往家跑呢!我相信,随着标准化烟站的普及,烟站的生活真的会越来越好。
(三)从“无”到“有”的机遇与挑战。2022年10月9日,时令虽然是初秋,但天气冷得厉害,霜冻预警发下去了,烟农抢采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但是到了半夜,站上同事依旧没有休息,站长更是熬到了后半夜。尽管防范措施做得很完备,但是天不遂人愿,早上起来到烟田里一看,到处都是乳白色的景象,烟叶叶子塌了下来,到了中午叶片便成了灰色。烟农苗丁丑的媳妇坐在地边嚎嚎大哭,整整180亩待采收烟叶,从上二棚到顶叶全部没了烘烤利用价值,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万元,看着苗丁丑一家痛苦表情,我心里充满者无奈和惋惜。
苗丁丑40岁出头,从小跟着父母种烟,技术娴熟,经验丰富,一直以来都是铁杆烟农,也是烟站选树的种烟的标兵户。但去年种烟却由于过度自信,又存在侥幸心理,思想转不过弯,未听进去烟站职工的相关指导,满地的好烟叶眼看就要丰收了,结果因为不熟,全被霜杀在地里,每每提到这个事,苗丁丑就心情沮丧。
今年在面积规划时,担心他不再种烟,我就找到苗丁丑,本想给他鼓鼓劲,话题刚开了个头,他却斩钉截铁地说:“今年我要栽200亩烟,不仅要比去年栽的多,还要栽烟站推荐的品种。”我听到这句话还在疑惑,这人咋了,我还没进入正题呢。随着他后面的话,解了我的疑惑。“今年要减少施肥,全部使用小苗移栽。听说烟站有几个井窖式移栽电动造穴器,我的面积太大,我提前预定了两个。”我听后满口答应,这样的思想转变确实让我始料未及。
品种、面积确实是我们基层烟站面临的两大难题,以前都是烟站职工跟在烟农身后苦口婆心地推荐,烟农还存在疑心。但是,随着公司在移栽机械化上的投入与天气变化的影响,烟农从心里开始重视品种和栽期,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这对我们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管理,一次由“静”至“动”的蜕变
(一)一次由“静”至“动”的政策引导。2023年春节刚过,城关烟站就把面积落实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在工作部署会上,站长说“今年在面积落实上,我们要改变工作思路,不要跟往年一样等烟农来申请,我们要下沉到村里,主动了解烟农种烟意向,把烟农的想法摸透,把烟叶面积落实好!”
说干就干。包村职工牛钰萍是最先行动的,她先找到自己分包的小湾村村支书,想从村里对烟叶发展的思想动向开始了解,不了解不知道,还真给发现了一个大机会。原来村里有几户年轻烟农,想扩大种烟面积,但原有的烤房不够用,一直犹豫不决。牛钰萍立马联系到这几个烟农。“听说你们想扩大种烟面积,怎么个想法,有什么困难,说来听听。”“是啊,我们地都瞅好了,想趁着这两年烟叶发展势头好多栽点,但是手里的烤房少,又租不来,你也知道,去年霜冻,要是再多几个烤房就好了。”烟农张艳波一股脑地把困难都说了出来。听完,牛钰萍一阵欣喜,心里立马有了打算。“只要你们真心实意想种烟,烤房问题我来帮你们解决,最近县里计划利用乡村振兴资金给咱建设一批烤房,我回去帮你们申请,如果这个政策能落到咱村,你们就不用担心了。”包村职工牛钰萍的一席话,顿时让这几户犯了难的烟农欣喜无比,好像抓住了种烟挣钱的大好机会。在烟站协调下,县局(分公司)给小湾村分配了20座新建烤房指标,小湾村这几户烟农早早地将烟田流转了过来,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其他人看到这个情况,也都不再等烟农申请,技术员统计,火急火燎地跑到各自村里了解情况,都想借着政策的“东风”,把面积发展起来。
(二)一次由“静”至“动”的服务疏导。井窖式移栽是一项成熟、可靠的烟叶移栽新技术,尤其在移栽期气温较低的烟区最为适用。近几年烟站也在大力推广,烟农普遍接受度较高,但烟农在对这项技术的掌握上还不熟练,导致移栽后的烟苗成活率不尽人意。为此,烟站总结了技术要点,通过烟农群、网格员、技术手册对烟农广而告之。然而城关烟站副站长张海峰却对这样的宣传提出来质疑:“咱们烟农年龄都那么大,一个个老眼昏花估计都看不清字,而且一天干活那么忙,谁还有心思掏出手机去看看微信群,要我说,还是多下去跑跑吧”。
张海峰去年分包的是太平村,面积2300亩,距离烟站将近20公里,又是城关烟站的重点示范方,可谓是距离远,战线长,任务重。在表达出想法后,他立马投入到工作中,每天早上六点带上早餐就从烟站出发,和烟农一块到地,块块烟田跑着指导烟农该怎样打穴,怎样丢苗,怎样浇水,什么时候封土,事无巨细,田间地头,挨家挨户都要讲上一遍。后来为了工作方便,他索性就带上被褥,在村委会找了一间屋子,和烟农同吃同住。烟农看了都于心不忍,说“张站长,你回去吧,没看这几天你累的看起来都跟我们烟农一个样了。”张海峰总是大咧咧地笑着说:“我们都是搞烟叶的,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样,今年都给你们教会了,明年我不就轻松了。”
这样的付出确实给工作带来了实效,移栽后,太平村烟苗经受住了高海拔的夜间低温,烟苗成活率大大提高,长势长相都要比其它村好,张海峰这种吃苦耐劳,主动为烟农服务的精神深深感化着烟农,烟站职工也都纷纷以张海峰为榜样,不辞辛劳地为烟农细心做好每一个服务。
(三)一次由“静”至“动”的考核督导。前些年,每回下乡给烟农培训时,总能遇到几个烟农对自己星级考核提出质疑:“为什么我卖的烟又多又好,星级评定才三星,我们村的谁谁的烟卖得还没我好,都得了五星,是不是你们在胡乱评?”每次听到这些质疑,职工都给群众解释,星级考核不仅仅只看卖烟情况,还有平时每个生产环节的考核加持,听到这解释,烟农都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什么考核?啥时候来考核的?我怎么不知道?”烟农对这样的解释显然很不满意。
因为平时对烟农的各生产环节考核点多面广,缺乏统一标准,职工在开展工作时缺乏重心,积极性不足,而且考核过程痕迹化资料不充分,难以让烟农信服,导致烟农意见很大,工作也很难开展。
这两年随着烟农星级宝的推广应用,对生产各环节的考核对象、工作时限、工作标准都进行了细化,而且痕迹化资料也是即时上传,每个职工的职责更大,工作任务更加明确。为了让考核结果更有说服力,包村职工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被考核对象的任务落实给出打分。
在后来的下乡过程中,再有烟农对考核结果提出异议时,我们都会拿出手机,把考核过程给烟农看,烟农也自然心服口服,纷纷表示:我这个工作就比要求晚了两天,如果早一点,这个分我也可以得,明年我要赶在前边做。
通过一场场细化的考核督导,让烟农了解工作重心,学会生产改怎么搞;让烟农产生工作对比,生产要高标准搞;让烟农获得工作动力,生产要及时搞。辖区烟农的配合度比往年有了明显提高,细致入微的考核也无形之中也为烟站树立起了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
三、挑战,一段由“表”至“里”的深思
第一个是工作待遇与工作价值。烟草行业有今天的蓬勃发展和良好的效益得益于我们的专卖制度,我常扪心自问,如果失去专卖制度的保护,我们的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来自外部的竞争的时候,我们的效益和收入是不是也会和社会平均水平一样?我不时会和我的非本行业同学进行交流,他们的工作和收入在疫情三年受到了很大影响,常常羡慕我们的稳定,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行业,要时常反思我们应该实现怎样的价值来回报这个行业,来让这个行业永葆青春。
第二个是个人能力与工作平台。我们这个行业的竞争压力小,大多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未曾接受过社会上优胜劣汰的残酷压力,看起来稳定而又祥和,但随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必将面临诸多挑战,我们的工作能力与个人素质的提升能否匹配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来应对诸多不确定的变化,都值得我们深思。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