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网络编辑报道
公元1600年左右,中国福建的水手从菲律宾把烟草传入中国,中国烟草产业从此开始兴起和发展,一场吸烟和反吸烟的博弈也逐渐拉开了帷幕。
徜徉在时光的河流,回顾中国烟草的发展历程,一部烟草发展史,就是一部烟草控制史。在过去几百年中,由于烟草的自然和经济特点,烟草控制伴随着其发展的全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曾采取过不同的烟草控制政策。
尤其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批准了第一个针对烟草的世界范围多边协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烟草产业的管制愈加严格,并进一步与世界接轨,掀开了中国烟草控制的新篇章。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控烟履约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等八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12年正式对外公布。这份《规划》,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我国烟草控制工作的行动纲领,为中国控烟工作的健康开展指明了路径与方向。
自《公约》2006年1月在中国正式生效以来,至今已有10年。我国制定的关于烟草控制的第一份《规划》也已收官。十年履约,三年《规划》,国家、社会、行业始终以积极负责的态度,推进烟草控制、减少烟草危害、保护公众健康,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控烟履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彰显了一个烟草大国、一个行业的责任与担当。
政府主导 依法控烟
和许多国家一样,为了限制烟草,我国采取寓禁于征的重税政策,并通过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控制烟草发展。事实证明,烟草专卖制度本身就是一项最有力的控烟措施,可以防止烟草产业盲目发展,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公约》和《烟草专卖法》都是我国加强烟草控制的法律依据,但由于《公约》条款主要是一些原则性、框架性规定,在具体实践中,需要通过《烟草专卖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把《公约》提出的目标和措施落实。
批准《公约》后,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的指引下,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政策体系,履约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履约之路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控烟。
2015年是近些年来中国控烟履约出台政策举措最多、措施最严厉、环境变化最显著的一年。
“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这是2015年新修订的《广告法》中给出的规定。
范围更广、限制更严、界定更明确,此次《广告法》的修订无疑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了对于烟草广告的“广泛禁止”。这一举动也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政府为保护公众免受烟草使用成瘾之危害所采取的最具成本效益性的措施之一”。
有着“史上最严”控烟令之称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自去年6月1日实施以来,就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该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的罚款。
北京控烟条例实施已经一周年,控烟效果已初显。据中国控烟协会调查显示,北京公共场所无烟环境明显好转。截至2015年11月底,北京市公共场所吸烟人数比例由11.3%下降到3.8%,共有217家单位和98人因违规吸烟受到处罚,累计罚款57万余元。
由于北京市在控烟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北京市政府“世界无烟日奖”,北京最严控烟行动入选由健康时报社发起评选的2015年十大健康新闻。
其实,除了北京,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18个城市在《公约》生效后制订实施了控烟相关立法,对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作出了规定。全国多个省份还带头在全省党政机关创建“无烟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自律,在这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运动”中,发挥了引导作用。国家局机关最先成为无烟办公楼,以实际行动认真落实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各项规定。
“加大警语字体、增强警语区内文字与警语区背景色差值”,在2015年12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中,对卷烟包装标识警示语进行了更新、更细、更严的规定。在《慈善法》《互联网广告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也对烟草行业涉及的内容作出了相关要求。在我国政府的主导推动下,一系列与控烟履约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它们成为了控烟工作有力的法律依据和行政保障。
烟草履约 责无旁贷
无论是“努力提升控烟履约形象”,还是“坚持烟草控制做减法”,都体现了国家局对于控烟履约工作的明确立场:吸烟有害健康,控烟势在必行,履约是义务,更是责任。
多年来,我国烟草行业认真履行《公约》第15条“烟草制品非法贸易”相关要求,持续保持打击烟草制品非法贸易高压态势。充分发挥与公安、海关、工商等部门联合打假打私工作机制作用,部署开展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坚决遏制假烟和走私烟反弹势头。
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行业更加强了卷烟零售市场监管特别是互联网涉烟监管工作,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零售市场专项清理行动,有效遏制利用互联网进行涉烟违法犯罪行为逐步蔓延的势头,将全国非法卷烟占国内市场的比重牢牢控制在4%以内,保持全球领先水平。
我国这些打击非法烟草贸易方面的做法、成效和经验,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世界卫生组织首个议定书《消除烟草制品非法贸易议定书》就吸收了中国烟草专卖制度中的有关规定和实践。
控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烟草制品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在中式卷烟概念提出的时候,就把降焦减害作为四大战略课题之一,后来又将卷烟减害列为行业重大专项。多年来,行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积极研究开发卷烟减害技术,努力实施减害降焦工程。这不仅是一种挑战,更体现了行业对人体健康的重视,对提升产品品质的更高要求。
为实现降焦减害的奋斗目标,无数烟草科研专家奉献智慧、挥洒汗水。一项项成果、一个个数据标志着我国降焦减害技术的日趋成熟,一批批低焦油、低危害产品正在走向广阔市场。
如今,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国产卷烟焦油量下降了60%以上,其他有害成分释放量也不断降低。
卷烟价格是控烟的一个有力杠杆。正如《公约》第6条就指出,“价格和税收措施是减少各阶层人群特别是青少年烟草消费的有效和重要手段”。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提高烟草税来实现控烟,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这也是烟草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于中国烟草来说,2015年的卷烟提税顺价无疑是一件载入中国烟草发展史的大事。经国务院批准,自2015年5月10日起,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国产卷烟和进口卷烟的批发价格、建议零售价格进行调整,这是我国烟草消费税继1994年、1998年、2001年、2009年之后的又一次调整。
通过“提税顺价”把提高税收的效应传导到消费者,从而对减少烟草消费产生积极影响。2015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上年减少600.5亿支,降幅为2.36%,有效达到了通过提高税收和价格来控制烟草的目的。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杜甫诗句里的美景,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然而如今,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却成了必须面对的民生问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刻不容缓。《公约》第18条就对保护环境进行了规定:“各缔约方同意在履行本公约之下的义务时,在本国领土内的烟草种植和生产方面对保护环境和与环境有关的人员健康给予应有的注意。”
严格监管农药的使用,推广蚜茧蜂生物防治技术,开展土地轮作,推广有机肥、土壤保育,为做到绿色发展、持续发展,烟草行业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保护烟田、保护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体现了行业控烟履约的责任与担当。
立足国情 循序渐进
2016年5月31日是第29个“世界无烟日”。虽然今年的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然而控烟舆论的焦点却更多地集中在了“全国性控烟立法”,究竟是为何?
原来,《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这一全国性的控烟立法,将于本年度出台。然而,据参与条例起草讨论的专家介绍,条例草案的最新版本,已将“全面禁烟”修改为“选择性禁烟”,出现了“餐厅、酒吧、咖啡厅等娱乐场所可以设吸烟区”等条款。
一时间,公众对从“全面禁烟”到“选择性禁烟”的变化“褒贬不一”,一些控烟人士甚至发出了国家控烟立法“开倒车”的言论,苛责我国控烟履约工作。这也再一次警示大家,中国的控烟履约正面临着“片面化、绝对化、扩大化”的过激倾向。
当前,烟草控制措施变得日趋严苛,无烟环境的创设力度不断加强,以提高控烟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控烟呼声不断高涨,针对这些问题,应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烟草控制工作,进一步提升烟草行业控烟履约形象?
首先必须坚定立场,对待控烟保持依法、理性的态度。关于烟草,国家的总基调是“控”而不是&ld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