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与耿秀艳大姐相识,是在市烟草公司举办的一次烟草零售经营户表彰大会上,耿秀艳大姐作为市里8区10县被表彰的零售户代表在主席台上发表获奖感言。今年已经46岁的耿秀艳,弯弯柳叶眉,圆圆杏核眼,一头齐耳短发,整个人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干练和意气风发。短短十几分钟的讲话,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博得台上台下潮水般般的掌声。如果不是主席台上方悬挂的红色大条幅提醒我们,我们竟仿佛置身于一个演讲大厅里或某个电视台颁奖晚会现场。完全忽略了站在主席台上发表演说的耿秀艳,原来只是一家社区超市的小老板。会后,我私下找到了耿大姐,对她做了一番详细的采访。
父母重男轻女,她含泪辍学
耿秀艳的娘家在郊县的农村,她是家中的长姐,她下边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耿秀艳的父母是个封建传统思想十分浓厚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不但有浓烈的“重男轻女”思想,而且非常崇尚根深蒂固的多子多福观念。为了能生儿子和多子多福,在生了两个女娃之后,最终生了一个儿子。随后又继续生了一个儿子。随着时光流转,儿女们渐渐长大、上学,各方面都要花钱,但仅他们靠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所挣的钱根本供不上孩子们的花销,就连孩子上学的学费都交不起。这时,耿秀艳的父母做出一个决定,让耿秀艳辍学回家帮助他们干农活,把读书成才的机会留给两个弟弟和更小的妹妹。耿秀艳父母的想法是:女孩不如男孩。女儿长大了会嫁人,迟早是人家的人,只有儿子才是自己家的,自己老了能借上力。
耿秀艳的学习一直都成绩很好,考试经常名列全年级前三名。面对耿秀艳的辍学,学校的老师们都惋惜不已,耿秀艳更是含泪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的学校。那一年,耿秀艳刚好读初三,还有半年就初中毕业了。但耿秀艳是个懂事的姑娘,耿秀艳回到家中,并没有对父母产生过多的抱怨和怨恨,她每天毫无怨言地和父母一块下地干活,回家后还帮助母亲抱柴、做饭、干家务,一刻也不得闲。惹得村里的人们都夸赞她:谁家要是娶了耿秀艳做媳妇,那是上辈子烧了高香了、积了大德了。
进城做工,累并快乐着
光阴荏苒,岁月更迭。一晃儿,耿秀艳长到了18岁。在城里二姨的介绍下,耿秀艳来到城里一家私人开的皮鞋厂做缝鞋女工。在那家皮鞋厂,耿秀艳一天要干10小时,裁帮、打磨、缝制、粘胶、打压……每个月工资220元。耿秀艳知道家里弟弟妹妹上学需要钱,父母种地籽种化肥农药啥的也需要钱,于是她留下50元做生活费,余下的170元悉数寄回了家里。皮鞋厂的工作虽然很累很累,但一个农家女孩能在城里上班工作,耿秀艳内心仍感到很满足,累并快乐着。耿秀艳喜欢大城市光怪陆离的生活,休息日她和工友们叽叽喳喳兴奋地一起去逛街,看商店橱窗里挂着的花花绿绿的长裙,虽然买不起,但她内心依然高兴快乐。
耿秀艳进城打工一年后,在她所在的皮鞋厂内发生了一件至今想来仍令她毛骨悚然的事情。那天上午,耿秀艳和女工们正在车间里做活,突然她身边的一位女工弯下腰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表情非常痛苦。据和那名女工住一个宿舍的另外一个女工说,这样的情况已经有些日子了,只不过今天比较严重。那个女工被送去医院,一查竟是白血病。而医生说这病可能是由于制作皮鞋过程中长期使用了不合格的粘胶剂而引起的。皮鞋厂的众女工被吓坏了,纷纷到医院体检,身体无恙后才落荒而逃般离开了皮鞋厂。皮鞋厂也被工商部门查封,黑心的厂长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处罚。耿秀艳离开皮鞋厂后,她的二姨有相继给她找了几个工作,当然都是吃苦的工作。她还在一个老干部家做过半年的保姆。可谓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发誓要嫁个城里人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耿秀艳就到了20岁。在乡下农村,20岁的女孩早就找了婆家嫁人生娃了。为此,耿秀艳的父母进城几次要她回去找个婆家嫁了。可是,已经在城里见过些世面的耿秀艳,再也不愿意回到偏远闭塞落后的农村,重复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了。耿秀艳想在城里找个对象嫁了,过城里人早八晚五幸福的生活。可是,一个乡下女孩儿在城里找对象又谈何容易呢?那个年代,国家的户口制度还是等级森严的,城市户口高人一等,是很多农村女孩梦寐以求的,拥有了城市户口就等于拥有了一辈子的幸福。
耿秀艳的父母当然也想让女儿过上好日子,便极力托付耿秀艳的二姨给耿秀艳在城里物色一个好对象。可是,耿秀艳的二姨给她物色的对象,条件好的城市青年,一听说耿秀艳是农村户口,就连见一面的愿望都不愿意了;而愿意和耿秀艳见面并同意婚事的,不是相貌丑陋,就是身有残疾或有前科的刑满释放人员。耿秀艳虽是农村女孩,可心比天高,二姨给她介绍的这些“歪瓜裂枣”她都不愿意嫁,最后,耿秀艳把择偶条件降低了,市区的青年找不到,那就选择市区近郊的青年吧。终于在耿秀艳22岁那年,在一江之隔的江北小镇找到了一个婆家。耿秀艳的公公和她的二姨在一个单位上班,可谓知根知底,耿秀艳的婆婆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不能干家务活,家里面有四个孩子,除了耿秀艳的对象之外,底下还有三个妹妹,分别在上小学、初中和高中。耿秀艳的父母有些不同意这门亲事,说明摆着耿秀艳进门就得又要伺候老的又要伺候小的,一大家子人全靠她一个人干活,太辛苦太操劳。耿秀艳却很满意地说,干活我不怕,只要人不坏待我好就行。
艰苦创业,养殖业上创辉煌
耿秀艳结婚了。嫁进婆家的耿秀艳很勤劳、也很贤惠,把家里家外治理的井井有条,打扫得一尘不染。她每天洗衣做饭,把公公婆婆和小姑子们照料得舒舒服服的,让老公出门也穿得体体面面。婆家一家人对她很满意。
其实,耿秀艳的婆家虽说是吃商品粮的,不用下地干庄稼活。但实际上和她的娘家也没啥大区别,都是住平房,有一个大大的院子。唯一不同的是,娘家离市区远,婆家离市区很近,只隔一条松花江。过了江就可以融入了繁华的大都市。耿秀艳婆婆家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堆放着一些闲置的杂物。耿秀艳看到后,对丈夫说,不如用它来养鸡吧。咱们这离市区近,养鸡不愁销路。丈夫很支持她的想法,但又担心她的身体。耿秀艳笑着说:“不怕,我在农村干农活干惯了,不怕累。”就这样,耿秀艳买了200只鸡雏,在自家的仓库里养起肉鸡来。从拌鸡料,到给鸡雏喂水,再到给鸡雏防疫和清理鸡的粪便,都是耿秀艳一个人在干。每天耿秀艳都累得腰酸腿痛。可是即使再累,她也不耽误给家人做饭、洗衣、收拾屋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四个月后,耿秀艳辛勤的付出迎来了喜悦的收获。她的200只肉鸡出笼了,一下挣了3000多元钱。一鼓作气,耿秀艳又接连养了几茬肉鸡,效益都不错。后来,她怀了身孕,不方便再干活了,才暂时罢手在家里安心带孩子。孩子三岁时,能自己走路了,耿秀艳又开始想干点事了。这些年由于肉鸡市场饱和,养肉鸡不在挣什么钱了。耿秀艳在报纸上看到养貉子和狐狸很挣钱,而且市场前景广阔。于是,她开始决定在家里养貉子和狐狸。养貉子和狐狸可是一笔大投入,要制作大批的钢笼,而且饲料也很昂贵。但是,耿秀艳很有信心,她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耿秀艳先去别的养殖户家考察取经,让后才从南方引进貉子和狐狸的母种。养貉子和狐狸是一项投资大、产出高、也麻烦劳累的产业。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耿秀艳就要去市场买小杂鱼,然后把小杂鱼掺进玉米面熬成的稀糊糊里给貉子和狐狸喂食。貉子和狐狸产仔期,还要给它们加营养,喂鸡蛋和肉类。一天要喂两遍。在耿秀艳的家里,满院子都是貉子和狐狸的钢笼,每个笼子里有一只貉子或狐狸。几百只貉子和狐狸,耿秀艳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这时她劝说丈夫帮她。丈夫心疼她,答应了她的请求,从此她们夫妻俩一起相依相偎,共创事业。
开办超市,巾帼不让须眉
耿秀艳和丈夫养貉子和狐狸一养就是7年,她们最多的一年能赚7多万元。当然也有走下坡路的时候,貉子皮和狐狸皮价格下挫,她们只能保本,人只能白操心白挨累了。2006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大发展,只是一江之隔的江北地区迅速被纳入新城区的版图。耿秀艳家那一片的房子划入动迁房。耿秀艳家那一带将变成高楼林立的市区,再也没有平房和院子供她发展养殖业了。房子还没拆迁前,耿秀艳便开始思谋着日后她成了市民她能干什么。思来想去,耿秀艳决定开超市。开超市门槛低,又旱涝保收,对日常生活有个保障。为此,耿秀艳家拆迁原本可以分得四套房子,但她只要了两套,一套大一点的现在一家人住,一套留给儿子将来结婚用。她用余下的拆迁款买了一个门市房,打算日后开超市。
2009年,耿秀艳家的那一片小区开始回迁进户。在一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耿秀艳的“幸福超市”也开张营业了。为了开好超市,耿秀艳真是好动了一番脑子,下了许多的功夫,花费了不少的心思。经过观察,耿秀艳发现在她们这个近50万平方米的大型社区,居住着很多时尚的年青一族。这些人习惯于夜生涯,当夜归回家的时候,往往能借着这个24小时方便店的温暖灯火,打开小区的门。当然在打开这扇门之前,他们也常常会到店里休息一会儿,喝杯热茶或者咖啡,借着暖脚的机遇买点生涯日用品。于是耿秀艳就亲密联合这些加班族、夜班族、单身族以及网民等目标群体的相应需要,供给了免费加热食品,免费供给开水,为手机充电,为自行车充气等附加服务。她还还供给了报刊服务,让来店里暖身的人,可以拿起一份报纸,随便阅读,打发无聊的时间。耿秀艳还在每个顾客购物之后,都要送对方一张宣扬单。因为在这里购物的人往往都是夜生活的主力人群,他们的圈子也是如此,这张小小的宣扬单往往能起到小众精准营销的作用。在周围几家小超市的“包围”之下,耿秀艳一直坚持这种小众宣扬,久而久之功效显现,客户越积聚越多。
卷烟销售是耿秀艳超市营业利润的重要来源。超市营业之初,耿秀艳就十分重视卷烟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