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人民日报》报道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领导干部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在中央反腐倡廉、匡正风气举措密集出台的当下,要求领导干部带头禁烟,不仅是我国公共场所控烟进程中的有力信号,更是改进干部工作作风、防范贪腐浪费的具体体现。
控烟人士认为迎来“黄金期”,多地出台禁烟新规
“这几天我的电话都被打爆了,都是国内外同行、媒体打来的,认为中国控烟事业迎来了十年来最大的政策支持!”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告诉记者。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2003年,我国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多个省市开展公共场所控烟地方立法,但是,烟草流行水平仍然居高不下,严重损害公众健康。
业内人士坦言,我国公共场所禁烟难,某种程度上讲,一些领导干部负有责任。吸烟被视作不拘小节的个人习惯,甚至是“领导风范”的一种体现,见面寒暄香烟“开路”,大会小会烟雾缭绕;机关控烟成难点,并缺少监督、罕见处罚。
《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被寄予愿望,地方版控烟禁烟新规也很受期待。《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1月1日起施行,《长春市防止烟草烟雾危害办法》将于3月1日实施,北京市亦计划到2015年实现室内全面禁烟。不少省市将陆续出台关于禁烟控烟的条例、法规,禁烟控烟有望迎来“黄金期”。
安徽一位“一天两包烟”的县委书记告诉记者,这几天他的电话也被“打爆”了,上级让他立即戒烟,同级干部有的劝他注意,有的开玩笑调侃。“以后还吸不吸烟?暂时还戒不掉,上班憋着,回家抽!”
山东省某厅办公室一名干部感到“发愁”:“我经常在办公室熬夜写材料,全靠烟提神,不让吸,这不要了命了?”他坦承“禁烟令”没有死角,楼道、厕所都不准抽,“就算跑到楼下抽也不行,因为是公务时间。”
采访中,多名干部表示,只要“禁烟令”坚持下去,干部戒烟将成为趋势。“就算暂时难受一点,长远来看,对身体健康也是好事。”
领导干部是控烟关键,务实具体抓作风体现“微管理”思维
许桂华介绍,签署国际控烟公约10年,全球烟草产品销量下降10%,我国却上升了41.8%,增速全球最高。一些地方政府本应是控烟禁烟的推行者,却变成了烟草购买者甚至推销者,起到了相当负面的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认为,公务活动中的烟酒不少是公款消费,而且还要力求高档,否则似乎就有“不敬之嫌”。领导干部“好这一口”,一些钻营的人往往会投其所好,就会打开贪腐的闸门,自我膨胀、甚至乱伸手。
“十年控烟推进难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政府公款买烟、‘三公’经费乱支出的推手。”许桂华认为,本次两办新规的另一大亮点是强调群众和媒体监督权,“政策抓住关键点,群众监督作保障,控烟禁烟才有希望!”
专家们表示,从细微处抓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体现出了一种“微管理”思维。近期,中央连续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等多项规定,务实、具体,抓实了改进作风的“牛鼻子”。
“在上海乃至全国控烟的进程中,领导干部都是关键。”上海市爱卫办主任李忠阳说,“只要领导干部带头,就能带动周边的人;只要领导干部重视,无烟机关建设乃至全社会的控烟工作就能顺利推进。反之亦然。”她表示,中国的控烟工作,一直遭遇观念、利益等方面的重重阻力,两办的通知,在我国控烟履约进程中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群众监督是最好的禁烟药,根除陋习须发挥“钉钉子”精神
根治公共场所吸烟的社会痼疾需要破除阻力,而领导干部改进作风贵在落实和长效。不少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带头禁烟,作风建设能否取得实效,仍心有疑虑。
安徽省一名大学生村官表示:“如果领导在公共场合吸烟了,我们看到以后该怎么办?直接把烟掐了吗?谁来监管是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合肥市政府公务员小杨也认为,领导干部带头控烟是好事,但光有禁令没有明确监督主体和惩罚措施,恐怕难以刹住不正之风。
“严厉监管比一摞纲领更有说服力,看得见的成果也比信誓旦旦的承诺更有效。”文军建议,“禁烟令”出台后,须有一套具体可行的制度细则来落实严格的惩罚措施,让打马虎眼的官员能真正感到“难受”。此外,公众和舆论监督的渠道也要力保畅通有效,各项制度、典型案例应定期公之于众,让群众看到成果,敢监督、常监督。
“群众监督其实就是最好的禁烟药。”一名基层工商所公务员告诉记者,调至服务大厅工作以后,每天见的老百姓多了,不少人当面指出吸烟行为有损公职人员形象。“领导主动戒烟,逐渐一个部门都没人吸烟了,前来办事的群众也就没了递烟或吸二手烟的担忧。”
公款买烟往往以会议费、餐饮费、办公用品费的名义支出,成为监管、审计的难点。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应该从烟草公司、烟草销售门店来查,“查他们的发票,看销往哪里,就知道是不是公款买烟”。
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浦兴祖表示,加强作风建设,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发挥“钉钉子”的精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发现一起,就曝光一起、查处一起。“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只有抓细节、抓小节、抓年节,才能从根本上革除作风之弊。”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