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稳固,但仍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烟草产业作为传统制造业代表,必须立足"三个优势":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完整产业链条、丰富人力资源,依托"有效治理机制"和"动能转换空间",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中实现转型升级。这要求行业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战略支点,推动质效双升,既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又提升品牌价值的竞争力。
战术攻坚:构建质量革命支撑体系
(1)品牌营销矩阵化
立足"两个至上"行业价值观,将质量基因深度植入发展肌理。既要保持"产量服从质量"的战略定力,更要构建"质量赋能品牌"的进阶体系。通过"三品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现价值跃迁,让质量管理从生产端延伸至消费端,形成"研发-生产-营销"全价值链质量闭环。聚焦"双突破"目标,实施"金字塔"品牌梯次培育计划,构建"旗舰品牌+特色品牌+潜力品牌"梯队。建立产销衔接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计划,开展场景化精准营销,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2)技术创新体系化
聚焦"减害降焦"技术攻坚,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设立"减害降焦"专项攻关基金,突破纳米滤棒、生物减害等关键技术;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链,覆盖配方研发、工艺设计、感官评测等环节;建立"特色品类实验室",培育具有地域文化标识的特色产品线。构建数字化质量管控平台,实现生产参数实时校准、工艺标准动态优化;推进智能制造升级,以装备智能化保障产品均质性,让技术创新成为质量革命的硬核支撑。
(3)管理对标精准化
深化对标管理"双循环"机制:对内推行全过程质量追溯,建立"人、机、料、法、环"五维质控体系;对外开展国际对标,将"差不多"思维升级为"刚刚好"标准。创新"质量+绩效"融合考核,让质量指标成为战略落地的"导航仪"。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构建"战略-运营-执行"三级目标体系;开展"质量成本"分析,建立缺陷预防机制;推行"全员质量积分制",将质量绩效与个人发展深度绑定。
经验传承:激活质量革命内生动能。烟草行业四十余年质量实践积累了三大法宝:其一,构建"PDCA+5S"双轮驱动模式,实现质量改进常态化;其二,打造"金叶制造"标准体系,将《卷烟工艺规范》细化至288个质量控制点;其三,培育"质量信得过班组"文化,年均产生600余项QC成果。这些经验需与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构建"人-机-系统"协同质量生态圈。
他山之石:注入质量革命外部活水。德国制造哲学给予三点启示:其一,"天职观"启示质量伦理建设,需将"两个至上"价值观转化为员工行为自觉;其二,"精准主义"要求建立微米级工艺标准,如西门子0.01毫米的装配精度;其三,"隐形冠军"培育路径,启示专注细分领域可打造"单项冠军"产品。借鉴这些经验,需建立"质量合伙人"机制,让产业链上下游共担质量责任。
精神引擎:凝聚质量革命磅礴力量。劳模精神是质量革命的不竭动力。从李芳民同志"设备守护神"的坚守,到"王进喜式"创新工作室的涌现,劳动者用汗水浇灌质量之花。要建立"质量工匠"培养体系,开展"质量微课"全员培训,让"劳动最光荣、质量最崇高"成为行业新风尚。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烟草产业当以质量革命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答卷上书写新篇章。让我们以"质"为舟,以"新"为帆,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共同谱写烟草产业现代化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产业力量!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