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余烟草积极探索党建新路径,把党建联盟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解题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组织协调电信、税务局、海关、新余学院、农村农业局等成员单位,成立区域党建联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资源共享、双向共赢、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良好的共建氛围。党建联盟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力、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党员队伍素质,助推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党建基础工作不扎实。从各基层党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上看,有不少岗位职责倾向生产经营发展,“重业务、轻党建”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把党建内嵌生产经营各领域有差距,体现党建融入全生产经营过程上的效果不明显。从党建检查结果看,党内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有待提升。与先进单位相比,我们的“优秀党支部”评比、验收标准还有待提高。
2.基层党建资源有限。目前大部分基层党组组党员资源有限、活动半径小,在组织活动和人员力量方面比较薄弱,多数是被动执行党建基本制度等规定动作,存在条块分割、单独开展的情况,导致党建活动特色亮点不明显。
3.协同发展意识不强。从内部看,由于基层党组织过分依赖过去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模式,单位与单位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党建与中心工作之间资源共享共建的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形成互补优势。从外部看,我们行业特殊性,业务上很少与地方政府打交道,导致与地方政府间往往缺少沟通联系,造成企地合作不够紧密、不够牢固的现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发展质量。
二、构建党建联盟的实践途径
结合现实情况,新余烟草有针对性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不断尝试党建联盟探索之后,构建了“1346”工作模式(即“一个组织体系”“三个工作机制”“四个功能分区”“六个共联共建”),让落实党建“共融、共建、共创、共赢”模式中有思路、有抓手、有举措。
建立“一个组织体系”。成立党建联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党建联盟单位党建工作负责人,签订联盟协议,明确联盟目标、形式和工作内容,为联盟工作开展设立基本准则。各联盟单位承担工作领导小组委派的任务,积极参加举办的各项活动,主动共享资料和信息,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遵守“三项工作机制”。即“责任化”轮值制度,为保证活动持续有效开展,每月由一个成员单位牵头负责联盟日常工作、协调活动开展,成员轮流担任牵头人。“常态化”议事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建联盟会,交流联盟工作开展情况,商讨联盟工作重点。每年召开一次总结会议,总结亮点和不足。做到大事共议,难题共解,保障机制常态化运作。“清单化”活动制度。根据联盟成员的不同领域和职能职责,建立人员信息、活动情况等清单台账,按照邀约--应约--履约“三步”走模式,明确重点任务、时间、要求和工作分工,每季度公布一次活动开展情况,推动服务资源最佳整合。
打造“四个功能分类”。为联盟活动更有目标和方向,着力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赢上下功夫,对联盟日常活动做了四个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类,理论学习类,文体活动类、中心业务工作类。各基层支部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发起活动邀约、积极参与应约。
开展“六个共联共建”。“六个共联共建”形成了从政治理论联学、优势资源联享、党员队伍联育、实践活动联办、中心工作联动、作风纪律联抓的六项重要职能的工作格局。政治理论联学:联合开展应知应会、主题党日、优秀党课等,提高党员党性修养。优势资源联想:各成员单位列出可供大家共享的人、财、物优势资源。实践活动联办:联合创建党建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本队伍联育:对标对表劳动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强素质练内功讲担当,消除党员空白班组。中心工作联动:找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效结合点,解决“卡脖子”问题,用党建成果检验发展成果。作风纪律联抓:联合开展作风整治座谈会、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现场教学、交叉检查纪律问题等活动。
三、党建联盟的实践成效
推进区域党建联盟工作以来,新余烟草在党建联盟中发挥“火车头”作用,通过主动策划各项活动、积极联系成员单位,充分组织各党支部开展业务交流、团队建设、集智攻坚,有效促进区域党建工作夯基础,助力生产经营管理上水平。
1.在主动搭台中凝聚共识,提升破题攻坚合力。今年以来,全市系统以党建联盟为“纽带”,党支部积极响应、主动融入,通过参与联盟各项共建活动,加强业务交流、经验借鉴、改善提升,努力形成共建共享共进的党建工作氛围,例如:专卖、内管部门联合公安、市监、邮管等多部门,开展市场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如何深挖线索,精准打击“办大案”等交流座谈会,有力地推动卷烟打假打私工作深入开展。营销中心联合中烟、本地商会、企业等开展“双走进”交流活动,做好“喜宴”“企业年会”等专项活动,深入市场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市场需求,帮助客户拓宽经营思路,持续调优市场状态,不断提升零售客户和消费者满意度。分宜县局联合法规部门与律师事务所、社区、村委等开展乡村普法公益活动,特邀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向大家讲授了如何解决常遇到的民间借贷、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相邻权纠纷等问题,宣传烟草专卖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安全部门联合消防大队、红十字会开展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提升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和救助能力。
2.在主动服务中赢得人心,提升示范带动力。党建联盟的服务职能向社区、零售户、社会群体延伸,将党建联盟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国庆期间与中山社区联盟开展“红心向党、共庆华诞”系列活动,有传统射箭、投壶等趣味活动,还有当下流行的“非遗漆扇DIY”。还开展了“书香进社区 墨香暖人心”的活动,为社区书屋捐赠了200余本书籍和30余套书法用品,组建了公益书法班,让辖区居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机关一、四、五支部与零售户联合组建了3处“红心美.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手机充电、茶水饮用、应急药箱、雨伞借用、食品加热等应急服务。
3.在队伍联育中激发活力,提升员工素质能力。为推进教育资源共享,解决理论学习形式单一的问题,与新余学院联盟,充分利用高校场地和教学资源,全体机关人员到马克思主义学院VR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体验思政课虚拟仿技术。让我们的员工不用出远门就能接受红色教育,达到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学习的逼真效果,提升了理论学习效果。市直机关工委第一网格所属单位主题活动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在我局召开。由小小气排球牵动的党建大联盟,开展联谊赛共10余场,各支部分别与联通、农业农村局、税务局、供电公司等多家单位开展友谊赛,既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的精神,有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各成员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了党员对联盟各项活动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更加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共同为联盟活动献计出力。
四、“党建工作联盟”建设经验和启示
党建工作联盟作为新兴的一种党建工作机制,能够较好地解决党建工作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促进均衡化发展。在有效的探索实践中,展现出了一定的生机和活力。但要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彰显更大作为,还需从健全保障机制方面用功着力,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效能。
1.坚持以思想为先导,强化联盟共同体意识。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联盟,把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党组织连接起来,搭建联动平台,提高党员特别是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联盟建设必要性、重要性认识和合作意识,充分认识到成员单位不仅是党建共建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推动者,积极主动的为联盟共建出谋划策,切实在实践中孕育共建文化。通过思想上的共识实现党建工作辖区共治、资源共享、双向共赢、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良好的共建氛围。
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构建全方位的联盟服务体系。党建联盟的成立,把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与服务群众相结合,直面群众需求,找准工作重点,提供精准服务,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实际项目,广泛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开辟服务途径,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展现党建联盟对党员群众的服务和成效。
3.坚持以制度为保障,落实联盟单位主体责任。一是探索党建联盟标准化模式,定期联盟活动进行检查指导,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创造思维,每季度召开联席会,通过其他会议形式研究部署工作计划、探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召开党建活动现场推进会的方式,及时将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创新办法、实施载体、促进生产的做法和成果展示出来,进一步启发和拓宽各项目党组织的工作思路,确保党建活动始终持续开展。同时要积极总结、推广成功的党建经验,让更多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扩大联盟队伍和成效。
4.坚持以合力为优势,发挥联盟服务中心的作用。结合党建联盟工作实施方案,与本单位本支部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生产经验重点难点为切入点,共享阵地、学习资源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内部交流学习活动,有效激发党建整体活力。拓宽联盟范围,充分发挥党建“最大同心圆”的作用,开实行专班化运作、清单化管理、系统化调研、项目化推进,充分发挥好各单位党组织作用,用好联盟内各类资源。
5.坚持以评估为手段,健全联盟建设的考核机制。将“党建工作联盟”纳入年度党建工作总盘子,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必答必考选项,切实增强推进党建工作联盟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开展情况纳入党建年度评先评优中,对党建联盟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比,表彰先进、宣传典型,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局工作的同步推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质量提升、服务保障、管理创新等各方面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切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党建联盟建设实现了区域内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利用,为公司党建水平的整体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公司党委将持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与提升,不断优化党建联盟的运行机制,共同推动区域党建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