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有的企业开展了“员工面对面谈心”“倾听群众需求”等服务活动,并将具体措施常态化,使之成为拉近企业员工心灵距离的举措。
这种以人为本、开展员工关怀的服务方式,是深入细致地做好为民服务的创新之举,也是企业探索留人留心难题的生动实践。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实现企业留人留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需做到员工岗位激励和员工关怀激励“双管齐下”。
注重员工岗位激励。高质量发展需高素质人才作保障,也需更高质量育好人才、用好人才、激励好人才,这离不开员工岗位激励这一方式作基础。一方面,要创新发挥杠杆激励培养。创新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坚持分配向一线岗位倾斜力度,全方位鼓励基层部门盘活岗位资源,引导员工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同时,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建立工匠选树和师带徒学习机制,发挥优秀员工榜样示范作用,实现员工岗位成才有效激励。还应加大荣誉等非物质薪酬激励向一线倾斜,强化激励基层人才,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另一方面,要实施重点岗位精准培养。聚焦一线岗位短缺人才,建立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为员工推出“个性化”精品课程,为员工岗位成才搭梯架桥,激发员工岗位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同时,拓宽基层人才成长渠道,科学制定员工成长培养规划,常态化搭建学习和展示平台、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助力员工岗位成才、建功立业。
注重员工关怀激励。面对员工在收入分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既要注重员工岗位激励保障,让员工成长有平台、成长得实惠,更要注重员工精神需求,让员工成长有关怀、诉求有回应,实现更高层次的激励。一方面,要注重员工心理健康和多样化需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帮;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要善于沟通,了解员工所思所想,耐心细致地倾听员工的心声,热心为员工解惑。通过与员工“面对面”“心贴心”,用实打实的行动帮助解决基层的困难事、员工的烦心事,这样既能将心比心讲政策、了解情况,又能使员工感受企业的关怀与温暖,并在“润物细无声”中疏导员工情绪、凝聚企业发展向心力。另一方面,要拓宽员工关怀和服务帮扶的领域。员工关怀不应是一时之举,而应常态化、不断线,更需把这些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真正留人留心。企业党政工团等部门可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员工参加文娱活动,促进员工岗位沟通交流,激发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还应构建以精准帮扶、普惠性服务为重点的服务员工体系,建立多层次常态化帮扶长效机制,对困难员工家庭子女教育、就医等进行精准分类帮扶,及时倾听员工诉求,解决员工困难,增强员工获得感和幸福感。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