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业频道 > 正文

【乌蒙山恋 红土情深】脱贫攻坚风雨同行 青山不老陌上花开

2020年12月21日 来源:云南网 作者:
A+ A

  2015年以来,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尽锐出战,选拔48名驻村队员向乌蒙山开拔,目前仍有28名驻村队员(其中8名第一书记)长年坚守、驻扎在村——

  本是顶起家庭脊梁的年龄,他们却远离一家老小驻扎山乡,只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本是享受都市生活的年华,他们却终日以山水为伴,走村串户,只为坚守初心履行承诺。

  他们,是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选拔出来的48名驻村队员,从2015年开始,被派驻到红云红河集团定点帮扶的会泽、弥勒、寻甸等县市开展驻村工作。红云红河集团在3县市9乡11村投入的1.27亿余元、实施的290多个项目,都是通过他们一点点推进落实的。

  5年来,在红云红河集团党委领导下,在各党支部组织和支持下,他们不顾风雨、不计得失、不问功名,肩负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的谆谆嘱托和万千百姓的殷殷期许,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扶贫第一线,一干就是很多年。因为他们,泥浆路变成水泥路,乡亲们看到了致富的出路;因为他们,水管引到家门口,村民们找到了幸福生活的源泉;因为他们,路灯照亮乡村的夜晚,村民心中亮起了希望的灯塔;因为他们,灌溉沟渠修起来,果农们尝到了增收的甜头……还因为他们,“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助力脱贫攻坚”的字眼,镌刻在了乌蒙山乡,流传在了红土地上。

  今年,喜讯传来:在会泽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会泽县累计实现89748户343068名贫困人口脱贫,355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47.99%降至零,已实现脱贫摘帽。

  山乡在蝶变,村民展笑颜。

  陌上花已开,今君可归来。

他们:践初心 担使命

  多年来,他们坚守山乡,践行初心;履行职责,不负使命。

  2015年9月至今,曲靖卷烟厂驻会泽县钟屏街道办事处鱼洞社区驻村扶贫队员、曲烟驻村扶贫工作负责人袁明磊开展驻村工作至今已有6个年头。6年多来,袁明磊克服各种困难,用心用情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年平均驻村工作220天以上。“原本性格温和不善言谈的我,却因为帮扶项目建设质量等问题,不止一次地和施工方据理力争、寸步不让。”袁明磊开玩笑地说,几年下来,曾经150斤的白净书生变成了只有132斤的黑瘦汉子。6年来,尽管经历个人健康、家庭及生活、工作等诸多困难,但他从未退却,也从未忘记一名扶贫队员肩上的责任和担当,坚守在驻村扶贫路上。

  道路坑坑洼洼、阵阵寒风萧瑟……2017年初,熊伟会到会泽县田坝乡板坡村时,眼前的情景让他感到内心沉重、责任重大。到去年,熊伟会参与了板坡村20多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为村民带去一个又一个致富的希望。“而最偏远的苏都河小组一直没有通水泥路,是我心中最大的遗憾。”今年,得知云南中烟投入250万元用于板坡村最后一个小组的道路硬化时,熊伟会激动不已,怀着期待全程参与到项目实施中。通过两个多月的付出,一条4.5公里长、崭新洁白的水泥路盘旋在了苏都河小组的山地之间,宛如一条傲人的青龙守护着村间百姓。“每每看到村民的笑脸,我都感到欣慰和自豪,再苦再累,都值得。”熊伟会说。

  只要心中有老百姓,没有办不成的事。2018年3月,会泽卷烟厂的刘忠发到旁官地村驻村扶贫,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走访中,刘忠发发现村民饮水困难,乡亲们要到5公里外、落差近300多米的山涧背水,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你一定要帮我们解决好饮水问题,上了年纪,实在背不动了……”面对西面山头独户张大伯,刘忠发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老百姓的事等不起。刘忠发领着队员按照计划,对照图纸,迈开步子,踏遍十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查遍7000多米主管、3万多米分管……“有水了,终于有水了。”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通水了,张大伯和很多村民情不自禁地拉着刘忠发的手说。“看着乡亲们激动的样子,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刘忠发说。

  曲靖卷烟厂驻会泽县钟屏街道以则社区工作队员张跃对2017年9月第一次参加村民小组会的情景记忆犹新。夜幕笼罩着锅盖地小组,由于车陷在泥坑里,张跃一行借助手机微弱的灯光,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村小组开会。黑暗中的山路陆续汇集了其他来参会的村民,一见到张跃就有村民发问:“请问下我们村小组的道路真的要打了(修路)吗?”张跃说:“我们已经协调落实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修建锅盖地小组的村组道路。”此时,村民们欢呼雀跃。

  一桩一桩、一件一件,把事情办实、办好、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曲靖卷烟厂驻会泽县钟屏街道鱼洞驻村队员付卫华说,只要看到鱼洞小学的孩子在焕然一新、充满书香气的环境学习玩耍时,就感到无比欣慰,他希望接受曲烟帮扶项目的孩子人人有学上、人人有书读,通向理想的彼岸,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2015年开展精准扶贫以来,以则村驻村队员调整轮换了几拨。在会泽卷烟厂派驻会泽县钟屏街道以则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方彦文看来,无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如何调整轮换,驻村帮扶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不变:坚守初心、力所能及。

他们:舍小家 保大家

  为助力脱贫攻坚,他们付出太多的汗水和心血。而他们的家人,也在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到这场伟大事业中。

  板坡村位于会泽县田坝乡南部。2017年7月会泽卷烟厂的左佳勇到会泽县田坝乡板坡村驻村并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时,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594户2262人,有1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左佳勇说,2017年以来,红云红河集团投入了大量资金,为板坡村建设了10条硬化道路、3条砂石道路,累计长度超过24.7公里。同时,他们还找到了板坡村产业“新路子”——规模化、规范化林下生态土鸡养殖,结束了板坡村无产业历史。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左佳勇说,两年间,是柔弱的妻子一个人扛下了家里所有的大事小情,独自照料年迈的双亲,独自承受孕期的不适,生病了还得拖着虚弱的身体,抱着高烧的孩子打点滴……

  2018年3月,会泽卷烟厂的段荣富到会泽县火红乡龙树村驻村。两年多来,他入户遍访不下十次,鞋子“踢”烂了几双,助力龙树村一天天变化。“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家人。”段荣富说,80多岁的老母亲身体不太好,只有妻子一个人默默付出,接送孩子、教育孩子也全都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2019年女儿中考,又刚好遇到脱贫攻坚大排查,就没能兑现回去陪孩子考试的承诺,为此孩子还两个月不跟他说话。明年好好陪伴孩子的高三,也希望孩子能在高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入山林。2015年10月,会泽卷烟厂的王伟到会泽县火红乡龙树村驻村,并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都说要致富先修路,但龙树村需要修的路太多,先修哪一条呢?他们从最艰险的路入手,改了一条4公里长的公路,惠及龙树村5个村民小组2000多人。竣工当天,老百姓们欢欣鼓舞,自发放鞭炮庆贺。在龙树的4年,有苦也有甜。王伟最长时间两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儿子生病也不能回去看看,家里面的事都是妻子一个人承担下来。即使这样,妻子儿子也从来不抱怨。每次回家,妻子还跟他开玩笑说:“自从驻村工作以后,每次见你都有新样子,穿的越来越土,脸是越来越黑。”王伟也跟她开玩笑:“这个是光荣色,只要你跟儿子不嫌弃就不怕。”

  2019年7月,刘冲开被曲靖卷烟厂选派到会泽县钟屏街道鱼洞社区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在贫困家庭中,鱼洞社区5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葛文成家脱贫致富的过程让我印象深刻。”刘冲开说,葛文成家共4口人,女儿上大三、儿子上职高,自己身患残疾基本没有劳动能力,主要经济收入就是妻子每个月的公益岗位补贴。近两年来,在红云红河集团教育帮扶及国家“雨露计划”帮助下,基本解决了两个孩子的学费问题。“村民一张张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宽慰。”刘冲开说。

  舍小家,保大家。当会泽卷烟厂驻会泽县鲁纳乡狮子村工作队员王荣德将要前往狮子村驻村扶贫的消息告诉妻儿时,他有些紧张,毕竟一走就要成天成月,怕家里人不理解。没想到妻儿不仅不怪他“多事”,反而鼓励他、支持他,让他感到温暖和踏实。

  会泽卷烟厂驻会泽县鲁纳乡狮子村工作队员刘云斌原来在厂里安全保卫科工作,因为常常值班执勤,已见惯了乌蒙山的星光银河绚烂之美。但他此生最为难忘的夜晚却在狮子村,那犹如夜空无意掉落的星子散落在山窝的景色,让人沉醉。每当此时,刘云斌会思念家人,但想到自己的价值,就动力十足。今年4月驻村以来,刘云斌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嘱托,融入狮子村、融入到贫困群众中。

他们:上战场 深受益

  徐家隆是主动向单位申请到板坡驻村扶贫的。“缘于我去年接触到了驻村扶贫工作,深知脱贫攻坚的艰辛和不易,但也是锻炼自我、实现价值、丰富人生的一个战场。”2020年4月,会泽卷烟厂的徐家隆到会泽县田坝乡板坡村驻村工作。徐家隆还凭着自己大学时期的支教经验,利用休息时间,每周到板坡小学上书法课。“作为年轻人,应该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追求的是实际的功效而不是高远的空想。”他说,经过艰苦磨练,成就了自己,这段经历弥足珍贵,将终身受益。

  2018年3月,会泽卷烟厂的李哲被选派到田坝乡板坡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心理断崖式落差,但李哲并没有多少时间“感伤”,扶贫工作已经在路上。这是一场硬仗。6月,一系列工作接踵而来,驻村工作队召集来了板坡村的在校大学生紧急“救火”,范国飞就是其中一员,他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小六的长子,就读于保山学院地理学专业。家里条件并不好,但小范并没有沮丧和自卑,而是努力奋斗、改变现状,让积劳成病的父母早点过上好日子。李哲说:“看到小范坚毅的眼神,我顿时明白了自己坚守的意义。”

  2015年11月,会泽卷烟厂的马兴伦被派驻到马路乡水口村,参与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历时4年多,他见证了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的实际意义。水口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冯美聪之子赵安林就读于东华理工大学,还差两个月就要毕业,由于找工作等原因急需一笔生活费,但家里为供他上学已负债累累,正当为难之时,在马兴伦和工作队员们的协调下,红云红河集团帮扶资金为其解决了燃眉之急。

  以则社区驻村工作队员裴柱光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会泽人。2016年9月成为了千万扶贫大军中的一员,4年来,以则社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始终坚守在驻村扶贫第一线。“始终把贫困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间,动真情、用真心、扶真贫。”裴柱光和其他队员一起为扶贫项目尽心尽力,还四处奔走,利用本地人的优势积极主动协调教育、电力、水务、移动公司等单位,筹集落实资金300多万元,解决了多年困扰生产生活的难题。同时,为了探索发展以则村特色产业,裴柱光调动母校云南农大优势资源,还个人垫资近5万元,在以则村实验探索中草药种植。

  2019年7月,会泽卷烟厂的陈龙刚参加工作,就被派驻到会泽县火红乡龙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火红乡是会泽的“四大梁子”之一,龙树村又是火红乡海拔最高的地方。“冬天天寒地冻、路面结冰,出门去买支铅笔,出村委会就是坡,走两步又滑回来,走两步又滑回来,让人好气又好笑。”陈龙说。去年,集团投入82万元帮扶龙树村农村危房改造提升巩固工程,崔荣德享受到这一帮扶政策。通过帮扶,他家的地板硬化了、墙刷白了、楼板也换成新的了。“今年66岁的崔荣德每次一见到我们就要跑来抱着我们,说不尽的感谢。”陈龙说起这些,眼里泛着光,他说,这段宝贵的经历,将让他受益终生。

  2018年3月以来,会泽卷烟厂驻会泽县鲁纳乡狮子村工作队员李周用脚步丈量狮子村的山山水水。而会泽卷烟厂驻会泽县鲁纳乡狮子村工作队员任泓宇2018年3月驻村工作以来,深刻体会着农村工作的酸甜苦辣。令他印象最深的事是红云红河集团捐资建造的红狮桥建成通行后,一个村民喜笑颜开地对任泓宇说:“以前桥没建成的时候我们都是划船渡江,事故不断,现在好了,桥通了,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听到村民的话,任泓宇心里除了暖暖的,更加深刻体会到精准扶贫的内涵。“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名扶贫战士, 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他们:苦与累 永无悔

  “驻村的700多个日日夜夜,我尝遍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但我无怨无悔。”2017年6月,曲靖卷烟厂的高镇被曲烟选派到会泽县驻村扶贫工作,先后任金钟街道以则村、鱼洞社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2019年7月至今任金钟街道石鼓社区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2019年春季,高镇患腰椎病,严重时腰都直不起来,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一边就近针灸理疗一边驻村工作,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区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今年4月,高镇参加了会泽县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因高强度工作导致整晚失眠,一直拖到6月底才住进了医院。出院后他又马上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场。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脱贫攻坚也许就像一束光,照射进中国的土地和乡村。”会泽卷烟厂的张廷智于2019年4月到会泽县田坝乡板坡村驻村工作并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回忆起驻村近两年的经历,他感触颇深。驻村工作有苦有甜,张廷智和队员们一遍遍入户走访、一遍遍宣传政策。当遇到思想执拗的村民,他们更多的还是给予理解、包容和耐心,慢慢地,村民打开了心扉,与他们肩并肩前行。“这些都让我收获了成长,他们既是我脱贫攻坚工作的永恒记忆,又是践行使命的真实体会,更是我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基层工作回忆。”张廷智说。

  2019年7月,曲靖卷烟厂的姜浩被派驻到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社区驻村工作。“不知不觉中驻村扶贫工作已经一年半, 回望来路,有收获,有进步,有启发。”400多个日日夜夜,姜浩和队友们走进贫困群众中间,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把党的扶贫政策以及烟草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发展的关心支持落在实处。“眼下即将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这场史诗般的伟大的脱贫攻决战中,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名战士,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姜浩说。

  水是生命之源,山水有灵,直指人心。2018年3月,会泽卷烟厂临近退休的欧阳华加入到精准扶贫这一伟大工程中。几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同志们一样成了“水人”。一直在为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努力,每年的帮扶方案中,“治水”成了他们计划实施的主要项目。欧阳华说,2016年,在红云红河集团投向水口村的340.6万元帮扶资金中,拿出200余万元维修改建了3万立方米小坝塘一座;2017年从303万元帮扶资金中拿出120余万元,扩建容量30000立方米的弯子小坝塘……欧阳华说,扶贫路上,成为“水人”,无怨无悔。

  冬天的会泽大山里,虽然没有银装素裹,但还是透出一阵阵寒凉。曲靖卷烟厂派驻会泽县钟屏街道以则社区驻村工作队员孙磊和队友们再一次去到他们驻村最偏僻的张家箐村民小组入户走访,车子勉强来到半山腰,前面山路难行,只能步行。虽有北风相伴,大家却感觉不到一丝寒意,额头还冒出一粒粒小汗珠。经过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江应章家。当天是一个“甜蜜”的日子,江应章饲养的十几窝蜜蜂到了采收季。“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县城的搬迁安置房过完年就盖好,我就可以搬进城里。我的两个小孙子就可以不用早起晚归爬山路上学……”江应章一边装蜂蜜,一边和孙磊一行人说着将来的期许。看着老江灿烂的笑容,孙磊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曲靖卷烟厂驻会泽县钟屏街道鱼洞社区队员高文一年半的驻村扶贫工作中,除了和队友们一起支持配合鱼洞社区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外,还经历了众多的检查、考核、评估,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着鱼洞社区于2019年顺利实现整村出列,会泽县2020年顺利宣布脱贫摘帽,我感到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高文说。

他们:以真心 换真情

  “对待居民要真心,帮助居民要知心,思想工作要耐心。”驻村期间,工作队员们以真心、换真情,助力脱贫攻坚。

  会泽卷烟厂驻会泽县鲁纳乡狮子村工作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自芬深知,驻村扶贫要扶真贫真扶贫、为老百姓谋实事、做好事,完成好事办成、实事办好的初心使命。“无论山高坡陡,还是泥滑路烂,都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了解民情……”驻村以来,纵是千辛万苦,李自芬从不言弃。2015年9月驻村以来,李自芬见证了脱贫攻坚给狮子村带来的蜕变。如今狮子村,幢幢新楼,市场繁荣,陌上花开……

  2019年7月,曲靖卷烟厂的王伟来到了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社区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记得那天一个人到第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门口时,该住户一直在抱怨他们没有享受到该享受的政策,表达出不满。”王伟说,从言语中他明白,他们不满的是危房改造补助问题。如果不解开他的心结,后面的工作很难开展。于是,通过近一小时交流沟通,误解一步步解开。“通过与3名队友的共同努力,我们用真心和耐心,赢得了石鼓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居民对曲烟驻村工作队的信任和认可。”王伟说。

  “你们去扶贫干些什么?有效果吗?”2019年7月,曲靖卷烟厂的吴巨锐到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社区驻村扶贫时,经常有朋友、同事问他。当时,他也无法肯定地回答。吴巨锐说,经过调研走访、摸清情况后,驻村工作队和社区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将全面开展村庄道路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排灌沟渠及垃圾池等帮扶工作,解决村里的不少实际困难。“以前,一到晚上村里漆黑一片。现在,全村的路灯照亮了村庄,照亮了村民的心,也拉近了驻村队员及企业与村民的感情。”吴巨锐说,如今,自己可以骄傲地回答:“我们干了很多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再苦再累都值得。”

  以真心,换真情。2018年9月18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会泽卷烟厂的陈爱民终于来到会泽县马路乡旁官地村,开始驻村工作。刚放下行装,就步行半小时到达王家沟小组。因为提水工程施工队在村民陈才金的玉米地里栽一根电线杆时,折断了十几颗玉米苗,村民要求赔偿玉米苗损失,还不准栽电线杆。“才金,我也姓陈,我俩还是家门呀。”陈爱民从套近乎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一番解释,陈才金同意了。辛苦工作换来了丰厚的回报,驻村工作队员也换来了村民的认可和赞许。

  2017年3月,会泽卷烟厂的陈加勤到会泽县火红乡龙树村驻村工作。原本怀着能为群众做点实事、好事的热情来到这里,理想很丰满,可是现实很骨感。陈加勤和队员们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定期到各村民小组走访调查,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一点一滴的接触、一桩一桩实事的推进,村民逐渐展开了笑颜,全力以赴支持他们的工作。

  刚来驻村的时候,会泽卷烟厂驻会泽县鲁纳乡狮子村工作队员付庆荣总想着队员们是狮子村的外来人,想要融入当地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实在是难上加难,心里不免有些畏怯。但是随着工作的推进,村里人看他们的眼神越来越热切,也终于觉得他们的工作是在“动真格”。“村民们信任和期盼,就跟狮子村温暖宜人的气候一样,令人流连不舍。”付庆荣说,驻村两年多来,担子虽沉,但扶贫道路从未停歇。

  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是会泽卷烟厂驻会泽县鲁纳乡狮子村工作队员关勇2016年2月来到狮子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心态。“漫漫扶贫路,走访需坚持,更要勤快、真情,能吃苦……”关勇说,几年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狮子村贫困群众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出行难、用电难、通讯难等问题得到普遍解决,村民每每提起,都赞不绝口。

他们:人虽走 心牵挂

  他们出于各种原因,离开了驻村工作的地方,但对山村和村民的牵挂,从未断过。

  2015年9月,卞宗祥到会泽县田坝乡板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对这块土地的爱,缘于父亲曾经在这儿教书。”卞宗祥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父亲奔走于田坝的山间小径,抛洒了辛勤的汗水。正在绘就美好蓝图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卞宗祥万念俱灰。2017年7月,妻子确诊直肠癌三期。“那一刻,我感觉天崩地裂、痛彻心扉。”卞宗祥请了假,陪妻子检查、放疗、化疗、手术,常常一个人躲到角落哭泣,但面对这个多年打拼出来的幸福家庭,为了父母和孩子,必须坚强,带着家人战胜病魔、渡过难关。2017年8月,卞宗祥向集团递交申请,离开了板坡,离开了朝夕相处的队友,离开了善良而又醇厚的村民,离开了那片他热爱而没有实现梦想的地方。不久前,板坡也和会泽县一样,摘掉戴在头上多年的贫困帽子,进入到乡村振兴战略时代。

  “今年底,我一定和年迈的父亲与疾病斗争多年的妻子,去看望已经脱贫的板坡村村民。回味父子两代‘山间小路上、共洒青春血’的坚守与付出。”卞宗祥说。

  退休不褪色,情牵着乡亲。2015年9月18日至2017年2月,作为精准扶贫第一批驻村工作队员,会泽卷烟厂的周玉贵被派驻到离县城110多公里远的马路乡水口村驻村工作。

  驻村第一天,汽车一路颠簸,历经3小时半的路程,终于听到第一书记陶海聪说“到了”。周玉贵正要欠起身子,突然一个大震动,又甩回原位上,同时,车外“哎呀”一声惊呼。定睛一看,一位70多岁的老人楞站在车旁,吓得他俩赶紧下车,车轮已陷入泥坑。看着老人满身泥泞,周玉贵他们一个劲儿道歉。问明身份后,老人说:“没关系,不怪你们,怪只怪路面到处是坑。”一年半之后,年满六十的周玉贵已然退休回家,闲暇之时,经常想起那里的战友和乡亲。今年9月,周玉贵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战友依然是当初的战友,土地却不是那片土地,这里已然道路宽广、村庄变美、生活变好。再见当时的老人,满脸皱纹中镶嵌着笑脸,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旁官地村护林员、小米村小组长潘廷贵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2018年4月至9月,会泽卷烟厂的陈燕被派驻到马路乡旁官地村驻村工作。陈燕说,一天,走在深林里,无意间听潘廷贵说起自己一直想入党,没多久他就交来了入党申请书,一笔一画,书写认真。“一阵感动涌上心头,我的眼眶湿润了。”陈燕说,近日,听说潘廷贵的入党申请书已经到乡组织部了,虽然天气很冷,但我心里很暖。

他们:回山乡 筑梦想

  静谧的村庄,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却因为他们的到来和帮扶,孕育出无限希望,掩饰不住发展的涌动和潮流。

  “我的家乡再怎么贫再怎么穷,国家还是没有忘记这个山旮旯,举全力帮扶着我的家乡。”马路乡是会泽卷烟厂的陆勇的家乡,是会泽县出了名的高寒山区,会泽人基本都称马路为马路梁子。2018年驻村时,陆勇高兴之余又感到压力大。他回忆,考评组来时,一位亲戚误认为是他把考评组故意带去他家的,故意给亲戚难堪。面对亲戚的误解,陆勇只能默默地承受,继续踏实做好工作。可喜的是,所到之处,在考评组的严格审核下都通过了。“村民的生活变好了,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亲戚的误会也解开了。”陆勇说。

  2020年10月,会泽卷烟厂组织帮扶责任人杨芸华到马路乡旁官地村进行回访。现在随着引水工程的完成,管网从门前经过,清澈的水从水管中流出,村民不用再到很远的地方背水,买水。“驻村期间,记忆深刻的事发生在石梁子。”杨芸华回忆,当时正在进行基础设施改扩建,有一天,村民的猪圈挡住了道路硬化工程,没法支模具,为了不引起村民争吵,他们从他家门口转了一个弯。“撤猪圈,让道路修直,这是为大家做好事,为老百姓干实事。”这个村民突然找到杨芸华说自己愿意作出牺牲。那一刻,杨芸华为村民的朴实深深感动。只要有人问起,杨芸华会说,旁官地村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是山峰、村庄和绿树都纯净得毫无瑕疵的美丽山村。

  “我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能再次回到农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8年3月,会泽卷烟厂的张兴礼到会泽县马路乡旁官地村驻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旁官地村是个缺水的地方,红云红河集团帮扶建设了旁官地村提水工程后,于2020年4月初投入使用。引水入户后,老百姓无不欢呼雀跃。“提水工程建好了,接下来谁来负责运行和维护呢?”舍老潘其谁?从春寒料峭那时挽起袖子钻到蓄水池中清洗蓄水池那一刻起,大家就认定了旁官地村小米地小组长潘廷贵。如今,水泵运维管理操作娴熟的老潘,会用“工厂管理”制度来运维泵站。“这段相聚、离别的回忆,值得永久珍藏。”张兴礼说。

  2018年3月,会泽卷烟厂的郑波来到会泽县马路乡水口村驻村。那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村庄,熟悉的是小时候的田边地头,陌生的是长大后的背井离乡。“我很快就将自己融入这座村庄、这片土地。”郑波说,村民牟代良家的房屋需维修加固,经工作队员多次上门做工作,他死活不愿意配合,郑波和队员们只好一次次登门劝说。一次上门时,郑波还不小心被他家养的狗咬伤。那时,牟代良心生愧疚,看到郑波不但不追究还笑脸相迎时,牟代良为之感动,很快配合了工作。郑波用心、用情、用力把红云红河集团的点滴爱心传递到每位老百姓家。

  “这里是我的家乡。”2015年9月,会泽卷烟厂的陶海聪到会泽县马路乡水口村驻村,并担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村支书祖守才是儿时伙伴,相逢再一笑。一个多月时间里,陶海聪配合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对水口村的6个小组进行了遍访,跑遍了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了解到,建档立卡贫困户408户大多数人家人均收入不到2500元、住房60%已成危房,道路泥泞、电力弱化、水资源流失困乏、基础设施落后。这些,丝毫未改变陶海聪扎根这片土地的初衷。如今,这里已是陶海聪心中的世外桃源,夜晚的村庄亮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特色产业规模发展了,群众的腰包鼓了……水口村实现全村100%脱贫出列。

他们:戴草帽 走山乡

  在弥勒市,有一个由周进宝、宋旭东、郤敏、杨全4人组成“草帽小分队”,常年奔走在虹溪镇啥咩村和西二镇西龙村群山之间,被村民所熟知。

  他们是红河卷烟厂的扶贫小分队。2015年,按照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弥勒市委、市政府和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红河卷烟厂先后挂联了啥咩村和西龙村,而扶贫小分队就是肩负使命、履行职责、不负使命的扶贫队员,因为他们戴着草帽、行走村间,被亲切地称为“草帽小分队”。

  在啥咩村,红河卷烟厂挂联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57人,先后投入扶贫资金95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培育致富产业,改变了啥咩村的村容村貌。2018年2月27日,随着啥咩村脱贫出列,弥勒市政府将红河卷烟厂扶贫挂联点调整为西二镇西龙村,挂联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63人。截至目前,已先后投入帮扶资金65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活动场所、路灯安装、管道安装、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宋旭东记得,第一次去西龙村法克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侯志生家的时候,满心惊讶,这怎么和之前走访的农户不一样啊,土坯房和“小洋房”安静地站立在彼此身旁,没有一丝违和感。进到侯志生家中,目之所及皆整洁。“我切身感受到侯志生大爷认真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宋旭东说,2013年,侯志生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得知镇上组织养殖技术培训后,侯志生牢牢抓住机会学习养殖技术,并在养殖产业政策帮扶下开始养殖山羊和猪。对养殖知识一窍不通的侯志生慢慢成为了村里的养殖专家,如今他家里养殖的山羊已经有80多头,还有了十多头猪,眼前这栋漂亮的“小洋房”就是用这些年养殖赚来的钱盖的。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周进宝和“小分队”照旧前往贫困户家开展工作。推开杨大爷家的门,眼前一幕让大家惊呆了,表情沉重起来。“面前这位60多岁的杨大爷是这一家人的主要劳动力,旁边坐着的是他腿脚残疾的妻子。大爷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患有痴呆,小儿子看似正常,但实则智力存在缺陷。”周进宝说,杨大爷看到他们,连忙招呼。“非常感谢国家,现在政策这么好,政府和你们企业非常照顾我们,我今年养殖还是挣了钱啦,明年我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努力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不拖国家后腿,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杨大爷一再表示感谢,说完笑了起来。看着杨大爷乐呵呵的样子,大家眉间的凝重消失了,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周进宝说,人生中纵使困难重重,仍要坚定信念,保持乐观。

  “我们与贫困户一道收获脱贫后的喜悦,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奋斗精神。”郤敏说,第一次入户探访之前,郤敏在资料中看到杨发德家5人均享受低保,而入户时看到院子里3层的砖混自建房,让他很诧异。原来,2016年,杨大叔用扶贫补助资金加上自筹贷款盖起了新房。在产业扶持政策下养鸡、养猪、养牛。养了牛帮忙做农活,家里收入更为多元化,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懂得创造幸福,也要懂得经营幸福,杨大叔既有创造的双手,也有生活理念的革新,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精神,经常鼓舞着我。”郤敏说。

  开车到西二镇西龙村,要走过九曲十八拐的山路。杨全说,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魏叔家加固改造过的屋里,干净整洁。“烟厂的几个兄弟前段时间来帮我一起收拾了家,院心里面那个大石磨我早就想搬了,但是我一个人搬不动啊。”老人几句朴实的言语是他对红河卷烟厂“收家治家”工作成效最好的称赞。他说起2013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当时房子是稀里霍落要倒要倒呢,玉麦也收不了多少,日子也认不得要咋个过。是政府扶持,家里房子得到翻新;是烟厂帮忙,村里盖活动房、修水管、铺水泥路……”老人的言语里充满了感激和对生活的憧憬。临走时,老人拉着杨全说,太阳那么大,还挨家挨户走,你们这些城里娃娃太辛苦了嘛。“我指了指头上的草帽笑着说,不辛苦,有草帽帮我们遮风挡雨,我们随时都可以来看您。”杨全说。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