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业频道 > 正文

产业报国 赤子初心

--云南中烟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综述
2019年07月19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杜星霖
A+ A

杜星霖整理

山林掩映,红塔巍巍。红塔集团供图

  红塔,伫立在红塔山的顶端,六十多年过去,依然鲜红、有力。

  在云南玉溪烟事文化馆,以红色为基调的大厅里,从烟草种子的引入到知名品牌的诞生、从老式烟斗的使用到中式卷烟的普及,一幕幕、一件件,折射出中国烟草的发展历程。

  红色,是一个时代专属的“底色”,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红塔现象,也彰显了“民族工业一面旗帜”的赤子初心。

  如果把红塔的历史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坐标系下,就会发现,红塔的初心,无论是“产业报国”还是“矢志做好烟”,无论是“品质至上”还是“精益求精”,虽在不同时代语境下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最终都归结为“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

  初心不变,追梦永恒。站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个已经走过六十多年风雨历程的民族工业企业,是否依然“初心不改”?

  时代的命题,唯有时代回答。

  初心,是产业报国的决心

  ——“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当时,一大批怀揣着“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梦想的人们投身于这场历史性的事业中,兢兢业业而又轰轰烈烈。

  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一群年轻人、几个大箱子、几台旧机器,搭成了玉溪卷烟厂最初的舞台。谁能想到,在这样一座没有集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乃至政策优势的边陲小镇里,能够诞生一度引领烟草行业发展方向的知名性品牌?深入这段历史的纹理,我们不难发现,在红塔人身上,有着那个历史时期特有的印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正是这样的激昂与奋进,铸就了红塔人最初的性格。

  玉溪卷烟厂投产后,整个生产场地上没有一台像样的机器,车间噪声隆隆、尘土飞扬。“在土坯围成的厂房中,工人们用热水喷洒烟叶代替润叶,用铁锅炒烟丝代替烘烤醇化,用糨糊粘纸包烟。”每当回忆这段历史,玉溪卷烟厂的老员工都会唏嘘不已。即便如此,仍有一批工人成为行业技术能手,提出数项技术革新。

  敢拼、敢闯、敢干,红塔人的初心成为红塔精神最初的原动力。这种特质,在于“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红塔人的胆魄有多大?

  “六五”时期(1981~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东部沿海,部分城市率先试点,一批工业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云南省抓住国家开发优势资源的机遇,把烟草作为云南经济发展的“第一战略重点”,把烟草产品作为“第一拳头产品”来抓,强调以质取胜。

  当时,国内各烟厂高起点、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相对较少。玉溪卷烟厂“赌上全部身家”,利用“税前还贷”的政策,引进当时世界先进的莫林斯公司MK9-5卷烟机组。

  红塔人,因“产业报国”的初心,硬是将行业改革的旗帜插在了玉溪这片土地上。

  从1981年到1990年,玉溪卷烟厂先后引进了89台(套)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卷烟设备,并第一次实现了自动化作业,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年产突破百万箱的大型卷烟企业。

  1995年,玉溪卷烟厂改制为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1996年到2002年,红塔人以异地搬迁改造工程为契机,将一个世界级的烟企逐步完善,确定了一颗产业报国、探索图强的初心。

  随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红塔人的初心得以沉淀、升华与延展,冲破思维禁锢的红塔集团发展的每一步,都将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极富诗意的哲学结合在一起。

  随着“烟田是第一车间”战略构想的提出,红塔解决了原料参差不齐的问题,走上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联合发展的新道路,让品质管控延伸到田间,将原料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大量烟农通过种烟实现了脱贫致富;

  以“三合一”体制为抓手,红塔解决了烟草产业链中农工商、产供销由于环节脱钩导致的内耗问题,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了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索;

  进入21世纪,“市场是第一车间”战略的实施,让红塔从管理思想、机构设置到生产运营再到营销推广进行了深化变革。这一变革的成效在2005年得到印证,这一年,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塔山”品牌止跌回稳,“玉溪”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

  ……

  “每一次面对挫折的时候,总有一种力量推动着红塔集团前行,指明它的发展方向。”这是采访中,一位老红塔人的真实感慨。

  红塔的力量源自产业报国的初心。在他们看来,当时代与发展相悖时,不忘初心,方能前行。“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红塔集团的发展史充分印证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一次次的创新发展中,红塔人的激情得以释放,红塔精神的轮廓得以明晰,红塔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彰显。

  初心,是砥砺奋进的信心

  ——红塔的“血液”里,奔腾着一种坚守品质的精神力量

  1949~2019年,70年时间,中国实现了华丽蜕变。从一穷二白、筚路蓝缕到泱泱大国、姿态万千,新中国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从无到有的创业史,是一部由弱到强的奋斗史,是一部由贫穷走向复兴的逐梦史。

  中国的发展,虽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浸入骨髓的民族精神得以完美传承。

  这种坚守,同样浸入红塔人的骨髓血液里,构成了红塔文化重要的维度之一。

  21世纪初,红塔主动走出发展的“舒适区”,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自我革新”,不断打磨其内外品质。

  安逸中,保持传统不易,主动求变,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变,是为了更好地坚守初心,凝聚了红塔人“对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思考:首创“三合一”体制,率先进行跨省重组,最早实施“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最早实行集团化运作,率先进军国际市场……

  因为初心,红塔尤其重视对优质原料的“苛求”。

  1969年,玉溪卷烟厂开始试制“玉溪”牌卷烟。他们尽可能地保留烟叶原香,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直到1973年,第一包“玉溪”产品才宣告问世。而在当时,研发一个卷烟新产品一般只需要3个月到4个月的时间。

  第一包“玉溪”是精心打磨的产品,可即便如此,它并没有立刻打开市场局面。据玉溪卷烟厂员工回忆,“玉溪”上市之初,尽管销售人员倾尽全力,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反应并不理想。

  历史的指针转向改革发展期,“玉溪”品牌的烟叶优中选优的故事为世人所知晓,千千万万的消费者这才恍然大悟,在很短的时间里重新认识了“玉溪”,接纳了“玉溪”,爱上了“玉溪”,“玉溪”品牌自此开始风靡全国。

  从建厂之初“质量第一”的口号到玉溪卷烟厂质量监督检测三级站的成立再到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从“不合格产品展览”到“三不准(不合格原辅材料不准投入生产,不合格在制品不准流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流入市场)再到“品质如山”的理念树立,红塔人独特的产品质量观得以传承、延续。

  因为初心,红塔从未放松对技术创新的追求。

  进入21世纪以来,红塔集团相继开展了4次大规模技术改造。红塔的技术改造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内提质量、外树形象、提升竞争能力”为目的,主要从打叶复烤、制丝工艺技术、卷接包装备、物流系统、生产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

  经过4次技术改造,红塔集团全面提升了卷烟产品内在品质,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实现由控制指标向控制参数转变、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由人工控制经验决策向自动控制科学决策转变。

  因为初心,红塔对新事物、新方式进行持续性引入。

  “在很长一段时期,红塔对于新设备的吸收、转化速度,是行业里最快的”“一个产品中自主创新的成分越多,它的竞争力就越强”……红塔人认为,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产品要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向工艺配方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努力。

  站在新起点,红塔集团率先在行业内开启“两化融合”工作,实现了市场对接的灵活性、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产品质量的管控性,从而稳固了其行业制造能力的领军地位。

  “两统一、两整合”后,红塔集团更是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统一思想,坚决支持改革,保持国有企业的初心,坚决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

  服从和服务于大局——这就是红塔,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无论企业面临何种转折,红塔人都以其对初心的坚守,保持了冷静的思索、新锐的探索。</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