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卷烟厂退休职工周晋宁的家里时,他正在摆弄着自制的音响设备,工作室里摆满了不同种类的均衡器、压缩限幅器、激励器。
这位两鬓染上了霜花的老人将他的青春奉献给了宁波卷烟厂的维修一线,为设备升级和技术进步作出了贡献。而他那份对于电气技术的喜欢与追求,也促成了他在工作上的不俗成就和工作之外的精彩人生。
只争第一的维修工
在周晋宁看来,优秀的人有很多,但第一名只有一个。而他,就想成为这唯一一个。
进厂之前,周晋宁从事的是强电工作,而烟机使用的是弱电电气设备。虽然电气知识有共通性,但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烟机设备,周晋宁有些一筹莫展。但出生于军人家庭的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师傅请教,干起活来一丝不苟、脚踏实地。渐渐地,他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较大提升,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上世纪90年代,宁波卷烟厂实施一期技改,引进了意大利G.D公司的GDX型系列包装机。周晋宁获得了去厂家学习培训的机会。那时虽有随队翻译,但很多厂方资料还是全英文版,完全不懂英语的周晋宁硬是靠着一本英汉大辞典,一点一滴吃透了设备原理。
“老周那时真的是很拼,我跟他一个房间。我们学习培训结束就想着去国外的街头走走看看,而老周一个人关在屋里研究上课的内容。”同行的机修师傅王智军回忆说。
正是这种专心和执著,让周晋宁很快成长为GDX型系列包装机的维修专家,也让他在2005年成为宁波卷烟厂卷包车间第一位首席电气维修工。
诲人不倦的好师傅
作为车间的首席电气维修工,周晋宁不仅仅以技术精湛出名,更因和蔼温和、亲近同事的个人魅力而受到维修工们的尊崇。
为了帮助车间搭建起电气维修的人才梯队,周晋宁特别关注那些来车间的优秀大学生们,前前后后收了8个徒弟。这8个徒弟中既有“70后”,也有“80后”,还有“90后”,年龄跨度较大。虽然大家出生的年代不同,但交流起来却没有代沟。周晋宁根据不同徒弟的特点,因材施教,合理引导,发挥每个徒弟的特长、补长短处,让徒弟们既有良性的竞争,又能在合作中共进。
“企业要发展,我们的技术不能藏着掖着,要传给年轻人。”周晋宁说,“我希望后辈们能长江后浪推前浪,将我们老一辈的技能和精神传承下去。”
徒弟们提起师傅来那是满心的感恩和钦佩,他们从周师傅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维修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人做事的态度和道理。如今,两个徒弟王志强、宋扬已经晋升到企业的管理岗位,其他6个徒弟也都已经成为车间电气维修的技术骨干。
“跟着周师傅学习,令我受益终身。”徒弟王志强说,“师傅常跟我们说,做我们这行最重要的就是不怕吃苦。干维修工作,即使在假期也要做好加班的准备。我转岗后,发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其他岗位。‘不怕吃苦’,我一直记着师傅的叮嘱。”
热心助人的老电工
退休后,周晋宁没有放下他所热爱的电气技术,而是延续了他的梦想,鼓捣起了音响设备。
一套顶级的功放加音响,进口产品可能要几十万,而自己制作的话价格能省好几倍。家里有年轻时玩过的功放设备,周晋宁便将一间小房间改造成工作室,从网上淘来了一应俱全的工具,又买来了全新的参考书,埋头改造制作新的设备。从每一个电子元件到每一块散热片,他边研究边做笔记,详细记录了不同品牌元件的功能和特点。
周晋宁还加入了发烧友的论坛,在那里,他学会了变压器的新别称——“牛”,十斤的“牛”比五斤的要好;“水塘”是电容的别称,是越大越好。那些只有发烧友间才会知道的新名词成为互相身份的一个认证,周晋宁提起来脸上还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
如今,他的工作室内已经摆了好几套自制的功放和音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和家人协商后,他还把自己最珍爱的也是配置最好的一套音响送给了社区,街坊邻居在举办婚礼等时可以免费借用。
“我这个配置不敢说是宁波最好的,但大部分酒店的配置没法和我的比。”说起自己的“宝贝”,周晋宁可一点都不谦虚。
得知周晋宁是老电工后,社区里谁家电器有故障就都去找他,而一向热情的他也是乐于帮忙,东家修空调,西家修油烟机,名气越来越大,成了邻里间的“电气大师”。
“我很高兴自己的爱好还能给别人带来益处。”在周晋宁看来,退休是另一个开始,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继续追梦、发挥余热。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