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营销 > 行业观察 > 正文

企业用人要择长而用

2012年10月24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李哲民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引:“卷烟上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电影《天下无贼》中有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最缺什么?人才!”烟草企业要实现“卷烟上水平”目标任务,关键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在用人方面要讲究一点艺术,要择长而用,让各类人才成长成熟,为烟草企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清代诗人顾嗣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诗人这里用了马、牛、车、舟四种事物不同功能的比喻,说明了量才使用的重要性,只有择长而用,发掘和使用他擅长的方面,作到人事相宜,才能人尽其用。在我国民间有这么个传说:西邻有五子,一子老实,一子机敏,一子失明,一子驼背,一子跛足。西邻让老实的务农,机敏的经商,失明的算卦,驼背的搓麻,跛足的纺线,结果全家人衣食无忧。由此可见,合理地使用每一个人才的长处,可以达到非常完美的效果。 

  说起用人之长,我们不能不提到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把手下的有才之人放在合适位置上,构建一个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结构,为实现“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李世民任用房玄龄为中书令,其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军令、政令,阐明帝事,调和天人。这正适合房玄龄研究安邦定国“孜孜不倦”的特性,能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具体的办法来。但是,房玄龄不太擅长决断,对许多精辟的见解,却很难决定颁布哪一条。于是,李世民便启用善于决断的臣子杜如晦。杜如晦虽不善于想事,但却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做周密的分析,善于决断,什么事情经他一审视,很快就能变成一项决策、律令提到唐太宗面前。于是,唐太宗就重用了他们二人,把他们俩搭配起来,密切合作,组成合力,辅佐自己,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房(玄龄)谋杜(如晦)断”的人才结构。李世民启用熟知历史之兴衰,通古博今,敢犯颜力谏的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李靖文才武略兼备,出去能带兵,入朝能为相,唐太宗就任用李靖为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正适合李靖才能的发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共同主持朝政,取长补短,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起大唐的上层建筑。李世民也在各个贤臣的辅助下,把唐朝推向我国历史的颠峰。 

  清代学者魏源曾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所以,烟草企业要针对每一个人不同的长处分别加以不同的任用,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人所长,是用人者的点石成金的妙方。随着“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全面实施和有效推进,行业改革和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同时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也更为严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烟草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政策水平、领导能力和战略思维,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意挖掘人才的长处,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各类人才的作用,把烟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推动“卷烟上水平”,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烟草企业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营造有利于优秀烟草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人才的成长,须臾离不开学习。如今,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面对“卷烟上水平”的压力和机遇,烟草企业要抓好人才的学习和教育工作,用人所长。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烟草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使科学理论真正成为指导工作和决策的思想武器。要围绕“235”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牢固树立“五种意识”,推动烟草企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要完善人才学习考核制度,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坚持在学习中把握规律、探求真理,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睿智。要努力增强学习力,不断激发创造力,为推进“卷烟上水平”添砖加瓦,实现人才的价值。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