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引:为贯彻落实国家局谋划“三大课题”、提升“五个形象”的总体要求,针对基层单位党组织不健全、机关臃员过多、职能交叉重叠、政出多门、数出多门,高素质人员集中且不愿意下基层、员工“走读”、基层站点空壳化、留不住人才、员工积极性不高、执行力不高、人均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在贵州省局(公司)的支持下,毕节烟草商业于2013年底至2014年初全面深化基层单位改革,提升干部队伍形象。通过改革,实现了“机关瘦身、基层强身”,达到了“三实现三促进”的目的,为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打牢基层基础,为建设精简高效服务型机关、原料保障型烟叶基地单元工作站、精准服务型“两烟”营销中心、快捷安全型物流中心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
一、实现机关瘦身,促进作风转变
通过改革,精简和优化各基层单位机关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将烟叶股与技术推广站合并为生产技术股,机关部门由原来的11个减为10个,机关人数由原来的805人减为635人,共减少170人(见表1),打造精简高效、服务型机关。
表1 基层单位机关人数改革前后对比
通过采取目标管理、明晰职责、考勤纪律、绩效考核等方式,“四风”问题、“庸、懒、散、慢、乱”、“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行为得到切实解决,扭转了工作节奏慢、部门协调慢、职能转变慢,文山会海,作风漂浮、落实不力、服务不主动、不作为等不良现象。通过改革激发了员工活力,形成增比进位、争创业绩的工作氛围。
二、实现基层强体,促进效率提高
(一)整合烟叶站点,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改革,烟叶站从原来的47个整合为34个,共减少13个(见表2);收购线从原来的266条优化为174条,共减少92条(见表3);烟叶从业人员从原来的1725人精减为1537人,共减少188人(见表4);烟叶生产技术员按照1600至2000担设置1名;烟叶从业人员人均劳动生产率从原来的1014担变为1057担,提高了4%。
表2 基层单位烟叶站数量改革前后对比
表3基层单位烟叶站收购线数量改革前后对比
表4 基层单位烟叶从业人数改革前后对比
(二)优化岗位设置,打通员工晋升通道
通过改革,配齐配强了烟叶基地单元工作站各岗位人员,设置了行政岗位和收购线岗位。行政岗位有:站长、副站长、党支部书记、农艺主管(聘任农艺师)、烘烤主管(聘任烘烤师)、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管理员、合作社管理员、综合管理员、行政事务管理员、驾驶员。收购线岗位有:点长(主评员、烟叶分级技师)、保管兼微机员、烟叶生产技术员、烘烤技术指导员,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职责,确保烟叶“三师”落地。已建立基层一线岗位、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等级、管理岗位四条晋升通道,引导员工多岗位提升和发展。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通过改革,在烟叶站、物流中转站、客户服务部等建立了基层党组织,改变了以往基层一线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生活不正常、政治思想工作弱化、政策领悟不透、执行力不高、凝聚力差等问题,凡符合条件的烟叶站均建立党组织,配强专职党支部书记,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全市烟草商业共配备专兼职党支部书记48名,其中烟叶站34名,烟叶营销一线部门2名,物流中转站、送货部5名,卷烟营销部、客户服务部7名。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在完成“两烟”工作任务中的凝聚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行业工作要求、上级决策、决定等在基层单位的贯彻落实。
三、实现机制创新,促进优化配置
(一)完善激励机制,夯实基层基础
1.以完善薪酬分配制度为核心,以“从量、从员、从难度、从贡献”四位一体为导向,坚持易岗易薪和收入分配倾斜基层一线的原则,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严格实行绩效与收入挂钩,体现多劳多得,效率优先。改革后基层一线人员年收入原则上高于本单位机关人员5%-10%。
2.全面实行“定编、定员、定职、定薪”管理,配套建立薪酬绩效向一线倾斜、干部在一线提拔的机制,让优秀人才想到基层。健全“干部出自一线,人才来自基层”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从2014年1月1日起选拔任用副科级以上干部,原则要求具有基层任职或具备基层烟叶站、客户服务部、稽查中队、物流中转站2年以上工作经历。
(二)实行竞聘上岗,激发员工活力
1.实行全员竞聘上岗,按照各职级岗位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坚持“民主、公开”原则,严格竞聘纪律,实行聘期管理。
2.设置“人力资源池”,妥善安排分流人员。未竞聘上岗、考核不合格、不服从安排的人员进入“人力资源池”学习提升,学习提升期间不享受绩效工资,增强员工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经过全员竞聘上岗后,全市烟草商业共有23人进入“人力资源池”。
3.设置服务类岗位,实现才尽其用。服务类岗位包含食堂厨师、食堂后勤服务员、食堂总务、安全值班员、合作社作业组组员、专业队队员(育苗、机耕、移栽、施肥、运输、植保、烘烤、分级、农机维修、有机肥堆制、烟水工程管护等),引导员工各尽其才、各司其职,为“两烟”发展提供服务保障支持。
(三)建立跟踪机制,持续深化改革
按照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对企业改革进行跟踪,对“人力资源池”、服务类人员加强引导、心理疏导,增强其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对认识到位、能力提升的资源池人员,安排合适的岗位;对服务类人员充分尊重、一视同仁、严格考核、落实报酬。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