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转自《中国烟草》
序曲:双足并立 沧桑饱满
195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借助从上海调运来的卷烟生产设备,刚刚建成不到一年的玉溪复烤厂被改扩建为玉溪卷烟厂,是年年底,第一包“红塔山”诞生。不知当时见证这一时刻的人们,会否想到半个多世纪之后的“红塔山”该是如何模样。
2011年11月22日,在“红塔山”300万箱、“玉溪”100万箱下线活动上,国家局领导直言,拥有年产300万箱的卷烟品牌曾经是中国烟草人的梦想,而今率先由“红塔山”实现,这是中国烟草进入新时期的一个标志,在行业品牌发展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从玉溪复烤厂到玉溪卷烟厂,再到红塔集团,在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一个烟草企业巨人历经沧桑,愈挫愈勇,愈行愈奋。那些人、那些事,一阵阵欢笑、一声声叹息,感慨万千时,发展的脉络渐渐清晰,从几十个品牌百花齐放,经过一轮轮气魄非凡的品牌整合,到仅存中式卷烟最大规模品牌“红塔山”和销售收入“前三甲”品牌“玉溪”双足并立,支撑起红塔坚定地迈开向更远处进发的步伐。
路上荆棘终须踏,一代代烟草人共同吟唱着红塔的进行曲,共同见证红塔行进的旋律,时而雄壮,时而明快,时而低沉,时而豪迈,在中国烟草的历史里,也必将在未来回荡。
第一乐章:规模扩张 雄浑奔放
之所以说300万箱标志着中国烟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因为产销量一直是衡量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能从最直观的层面体现与国际卷烟大品牌之间的差距。规模大不一定强,但“强”一定要以“大”为基础,将打造“世界领先品牌”作为目标的红塔集团,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规模这一关。
在生产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产能是一个瓶颈。从1958年年底生产出第一包“红塔山”开始,到1959年年底近一年的时间,玉溪卷烟厂一共才生产出5.37万箱卷烟,这甚至还不到目前玉溪卷烟厂一周的产量。
计划经济时代,“红塔山”连同1973年创牌的“玉溪”,产量一直不稳定,甚至一度停产。在品牌规模上真正有大幅度增长,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费需求成为拉动产量增长的动力。玉溪卷烟厂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工艺,重视原料供应,使“红塔山”、“玉溪”的品质和产能都有不小的提升,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上世纪90年代迎来了一个品牌发展的高峰,最高时“红塔山”年产量达89.6万箱,玉溪卷烟厂的总规模达到222万箱。
对那个年代稍有记忆的人,都不会想不到“红塔山”在全国各地的风靡。在云南卷烟交易大厅,“红塔山”引起买方认购风潮,不得不暂停出售;在郑州召开的全国卷烟订货会议上,数万人争购“红塔山”,以致柜台被挤倒;在首届“昆交会”上,争购“红塔山”的客户如潮涌,投入交易会的3000箱“红塔山”供不应求。几个场景足以说明当时“红塔山”的热销,这一商业现象曾被当时的专家学者和媒体概括为“红塔山现象”。
在胜利的乐章里并非都是昂扬的旋律,随后的几年里,由于市场、体制、战略、管理等种种原因,“红塔山”产销量急剧下滑至30余万箱,“强者趋弱”的形势引起了国家局的高度重视。红塔集团痛定思痛,从2002年开始,新一届领导班子抓住行业改革的时机,提出了“以主业为主,提质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归核化”战略发展思路,开启了“红塔”的复兴之路。
恢复首先要从规模入手,在产能充足的情况下,市场是突破口。红塔集团曾经以“烟田是第一车间”的口号闻名业界,当时他们又提出了“市场是第一车间”的理念。正如集团董事长柳万东所言,这个理念就是要确立市场导向原则,生产什么产品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依据,才可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提升市场份额。于是,与商业企业的协同营销,通过零售户,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攻坚战打响了。
柳万东至今还记得他和集团其他领导分头带队去全国各地拜访客户、走访市场的情景,他们几乎走遍了所有的省份和重点城市,针对市场信息查找自身问题,使产品贴合市场需求。这一时期,适逢国家局针对大市场、大品牌形成的体制性障碍,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红塔集团紧紧抓住市场这个主线,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切围绕品牌干,一切围绕市场转”。为了提高品牌响应市场的能力,扩张品牌规模,红塔集团整个领导班子到杭州、大连、深圳等地学习和调研,同时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了商业企业领导来给红塔中层讲课。观念一变天地宽,仅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集团便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之后“红塔山”品牌的市场规模一路飙升,2005年36.42万箱、2006年62.44万箱、2007年115.79万箱、2008年171.35万箱,到2009年突破200万箱,再过两年,已突破300万箱,成为中式卷烟第一规模品牌。
在这一过程中,红塔集团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整合也持续推进,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继1998年完成对长春卷烟厂的跨省兼并后,2002年以股份制形式组建海南红塔卷烟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组建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红塔集团取消了大理卷烟厂和楚雄卷烟厂法人资格、实现一体化运作,2008年与昭通卷烟厂重组整合。集团规模的迅速扩大,使产品供应量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并在国际市场有所斩获。
从“532”、“461”品牌发展目标提出的那一天起,“红塔山”便肩负起了行业的期望。作为规模第一大品牌,“红塔山”向500万箱发起冲刺理所应当。从“5151”到“51518”,再到“5211”,虽然红塔集团的品牌发展目标几经调整完善,但是代表“红塔山”500万箱的“5”却丝毫未变,信心与决心可见一斑,对于中式卷烟做大规模战略的实现,“红塔”将奏响非凡的一篇。
第二乐章:技术日新 明快悠远
与“消费者要不要”相对应的问题是,产品好不好。以市场为导向,并非忽略产品本身,而是对其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性要求。为了生产一包市场认可、彰显品质的卷烟,从生产设备、工艺配方到产品设计、科技研发,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特别是对于红塔集团这样一个年产销近500多万箱的企业来说,技术能否保障产品品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长远发展的基石。
1958年,云南省政府拨款180万元作为玉溪卷烟厂建厂初期的第一笔投资,与今天动辄上亿元的技术投入相比,这只能算是零头。然而,早期创业者们拿着有限的资金,安装调试好了设备,研究出了最初的卷烟配方,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一包“红塔山”送到专家那儿评吸,清香非常突出,还被定为甲一级卷烟。
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之上,红塔集团一步一步建立起全方位的技术创新体系。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1981年6月,玉溪卷烟厂首次引进英国莫林斯公司MK9-5型卷烟机组,年产卷烟较同行业、同机组均处于领先地位。在之后的几年里,玉溪卷烟厂从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等国先后引进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制丝、卷烟、包装、滤嘴成型等先进设备89台(套),到上世纪90年代已拥有年产113万箱的现代化卷烟生产线,奠定了开放的技术引进风格。2004年之后的第三轮大规模技改涵盖制丝与卷接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生产布局、物流系统及生产作业区、厂区环境改造等方面,都是面向国际,力求先进。
由于红塔集团地处中国最大的烟叶产区,加上很早就重视原料质量,因此在工艺配方上主要体现在想尽办法把烟叶优势发挥出来。调查显示,很多消费者选择吸食“红塔山”和“玉溪”,主要是因为其感官体验的性价比高,这与其原料优势密切相关。但随着品牌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一支卷烟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技术创新队伍和平台进行研发设计。红塔集团早有准备,1997年,投资3.2亿元的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工艺配方、科学技术研究、质量监督检测等方面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红塔集团以技术中心为平台,努力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建立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当前,红塔集团的技术创新正面临着减害降焦和消费者吸食口味变化这两大挑战,前者已经在国家局层面上升为中式卷烟的降低危害战略。在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原则之后,红塔集团的每一项技术创新都是紧贴消费者需求,对于吸食口味的变化不难做到准确把握,而对于减害降焦,红塔可谓及早谋划,全面实施。
“减害降焦”与“增香保润”本是一对矛盾,红塔人在如何解决好这对矛盾上下足了功夫。他们首先从源头上致力于烟叶的“绿色环保”,启动了“绿色烤烟工程”,采用生物治虫法,以虫治虫、减少化肥施用量,来提高烟叶的品质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重大专项研究,在产品研发、原料研究、薄片与梗丝应用研究、增香保润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突破了一些关键性技术。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完成科技成果的产品转化,适时推向市场。先后开发投放市场的“红塔山(新势力)”、“红塔山(经典150)”采用减害降焦新技术,降低了主流烟气有害物质,提高了卷烟安全性。2010年推出的“红塔山(国际100)”,以低焦低害为主要诉求,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创新无止境,红塔正大踏步迈向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开展“中式卷烟”的减害降焦技术攻关,在生产中充分体现精细化加工和柔性化生产理念,一步步打造具有红塔特色的“中式卷烟”创新之路。
第三乐章:价值提升 激越昂扬
规模是做强品牌的基础,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价值上。在产销量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卷烟的消费结构是增强行业总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红塔山”2011年1~10月份的销售收入达到447亿元,属行业前列,但这一成绩主要是凭借其300万箱的规模优势,而非单箱销售收入获得。这就凸显出“红塔山”在消费结构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其他价值型品牌相比,其品牌盈利能力还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