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据悉,为强化对公共场所可能出现“二手烟”危害的管控,东京都议会全体会议近日表决通过《东京都防止被动吸烟条例》。据日媒报道,这一条例预计将于东京奥运会举办之前全面实施。
条例规定,所有东京都的学校、医院、行政机关设施内全面禁烟,并禁止在幼儿园、保育所、小学、初高中校舍等孩子经常出入的场所室外设立吸烟区。
条例规定,无论面积大小,东京都内所有雇佣员工的餐饮店原则上室内禁烟。违反条例规定者将被处以5万日元(约合3000人民币)以下罚款。
据报道,东京都此项条例比目前正在日本国会进行审议、同样旨在管控被动吸烟的《健康增进法》修正案中的规定更加严格。东京都计划从东京奥运会举办前的2020年4月起全面实施这一条例。
其实看来看去,文字上还是写得很透彻,但是,最引起笔者关注是:“设立室外吸烟区”这几个字眼。这说明,京东不光是高度文明的城市,在维护人权上,细化到维护烟民权益上,都是相当十分重视的。试想,国内控烟,哪一次又会把设立吸烟区这样的字眼放在控烟条例的显眼位置呢?什么时候又把烟民权益摆在和非吸烟者同时平等的位置呢?我们做的只是简单粗暴地“一棒子打死”。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今年6月27日,日本东京市出台管理条例,规定有雇员的餐馆和酒吧必须为吸烟者设立单独的吸烟区,无雇员的餐馆和酒吧,可自行决定是否禁烟。
其实在国内的控烟条例中也有写明关于吸烟区的条款,如《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十一条就有写:
除本条例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可以划定吸烟区。
吸烟区的划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和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
(二)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而在《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里是这样写的:
室外吸烟点:远离主通道、放置烟灰缸
除上述外,其他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有条件的可以设立吸烟点。吸烟点设定应符合4条规定
1、远离人员聚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2、设置吸烟点标识、引导标识,并在吸烟点设置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标识;
3、放置收集烟灰、烟蒂等的器具;
4、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其实国内的控烟条例并不是没有写明关于吸烟区的设置问题,但是为什么就是执行不下去呢?因为国内控烟场所根本就没有配套的吸烟区,即便是有吸烟区,也不会给吸烟者指明吸烟区的地理方位,让人根本无从下手,它像是在你捉迷藏似的,等你找到。这时的你是该把手里的烟立即点上一解烟瘾呢,还是找到后再大口大口猛抽呢?
我们在定制相关条例时,是否应该想到涉及到它的人群整体需求的安置办法?是否该为不同人群做一些合理的安排?我们历来就是出台控烟条例后去对公众“严加管教”。进行严管没有错,但是让别人放弃需求就不太好了。这一点上,我们该做的难道不是向杭州学习,为了控烟有更好的效果去做一些改变么?
文明社会,需要一点一滴去推进。凡事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东京为什么是个高度文明的城市,为什么市民如此有素养,有礼貌,为什么烟民特别有自觉……这和它一直以来的选择、坚持以及它是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民众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每条街都有个专门的吸烟区,没有人边走边吸烟。
如果哪一天,我们的控烟事业真正贯彻到每个市民心里,真正做到不仅是外化于形,不权是条例登上广告牌,不仅是各界媒体宣传呼吁,不仅是别人劝导阻止,而是扎扎实实地做到了内化于心,让每个市民都打心眼儿里去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都有了控烟意识,彻彻底底不再需要条条框框的束缚也能有主动意识去用心对待,那就是控烟迈出的一大步了!
当这些还没有实现之前,是否可以将我们的控烟不要管得那么“紧”?有松有驰,才会有好的收效。各地控烟是否可以先把吸烟区这个“关卡”给层层布置下去,然后再给所有的吸烟者都形成一种“文明吸烟”和想吸烟去吸烟区的意识呢?在控烟方面,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实践经验,还是我国的初步探索,都印证了这样一个判断:在公共场所设置吸烟区,是一种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现代社会控烟的一个理性策略。设立吸烟区,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越文明的城市越人性化和包容。人性化和宽容有益于当下的和谐社会。设立吸烟区,尊重烟民权益,不仅给吸烟者自由,更是给社会充分的自由,让社会更和谐。
希望我们的条例不再是冰冷严苛的约束性文字,而是有血有肉且人性化地“有的放矢”。如果我们能将条例落地,将每一个关卡都做到最好,让控烟事业转化成为“脚踏实地做实事”的话,那么,城市控烟,还会难吗?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