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范经营形势探究
(一)对烟草行业来说,自律好过他律
国家对烟草专卖的逻辑是这样,将专卖权柄授予烟草行业的同时,行业也产生了相应的规范自律的义务。可以这么说,对烟草行业这样生产、销售、市场监管各环节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要出问题,就是行业自己的问题。对规范经营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要做到多好的问题。但即使是全产业链的行业,也不要认为自身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如果不自律就会有他律,从2014年内蒙古赤峰市烟草公司因搭配销售被罚款595万元的事件就可以看出,不论是当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是现在管辖范围更大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都有相应的执法依据和执法能力,烟草行业自己做不好自律,会有外部力量进行他律。烟草行业也不能天真认为自己的全供应链独一无二,事实上体系外还有供销社系统这样60年代就曾掌握烟草制品终端销售的全国性商业系统,不但没有萎缩而且还在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
(二)规范经营形势本质是行业形势,行业形势的本质取决于国家经济形势
规范经营形势总体上就是行业形势的一个侧面,行业当前主要的工作重心在哪里,规范经营就是如影随形地观察整体是否因重心而变形。而行业形势依据总体经济形势而行,2008年,全行业实现税利4499.41亿元,同比增长15.96%。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两位数的增幅如此耀眼,成绩是如此辉煌。但整个行业的管理者们却忧心忡忡,要求抓紧各项工作,加快步伐。2009年,整个行业以“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为目标,轰轰烈烈开展“保增长”竞赛。为何会这样?因为虽然烟草行业税利从2000年开始基本都保持在平均百分之十五以上的高速增长,但2008年烟草税利占财政收入比重7.34%,却是9年以来最低。烟草行业跑得虽快,但整个国家的经济跑得更快。这就是保增长的实质,保住增长实质是在保持份额,保份额就是保地位,保证烟草行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占比是体制安全的底线。
2015年,行业目标是工商税利总额11256亿元,同比增速“保七争八望九”,实际全年实现税利总额11436亿元,同比增加919亿元,增长8.73%。面对如此成绩,2016年1月,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提出烟草行业的十三五规划,最重要就是“两个略高于”,即:努力保持行业税利总额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这两个指标实际就是烟草行业之锚。然而,形势起了变化,2016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当年行业目标是工商税利增幅高于7%,实现税利总额12230亿元,而实际全年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0795亿元,同比降低5.6%,这是近十年首次负增长。当国内2016年GDP增速6.7%,财政收入增速4.5%,行业追赶与目标相去甚远。
其实形势是起了变化的,《人民日报》2016年5月9日发表对权威人士的独家采访,称中国经济运行将是L型的走势,深层次的问题还将持续,也会出现新的挑战。文章称,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权威人士在一年里第三次在人民日报上发声谈论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表示,经济运行为L型走势,更指出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在业内专家看来,权威人士再次定调经济L型运行打破了市场对“通过刺激实现V型反弹”的幻想。针对这几次出现的神秘“权威人士”,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号“侠客岛”曾解释:他们出现的基本语境是,这件事很重要,需要由高级别领导人来发表看法,但又不方便挑明了说。说白了是在定调子、给信心、找方向,向外界传递中共中央对经济大势的分析与判断。
坦白来说,2016年行业目标不能简单地归为误判,你可以说行业近些年过于顺利,缺乏对宏观环境剧变的前瞻性判断,但正是因为烟草行业的特殊性,烟草行业上下讲政治、顾大局,没人敢于在2015年税利增长如此完美的基础上做出砍去增长的大胆判断。当2016年权威人士对经济运行的判断出现时,整个烟草行业已经奋战近半年,情况之惨烈是许多烟草人始料未及的。即使在2016年接近年底,烟草行业高层的表态仍然是“需求拐点逼近也好、需求拐点到来也好,我们不争论。”不管前面千军万马,只能硬着头皮上的态势。
2017年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可以大胆地讲事关烟草行业后十年的发展,那就是行业增速已经不再以“两个略高于”为锚。2017行业目标是工商税利总额11000亿元,实际全年实现11145.1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2%。这在目标设定上实际已经是从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提出此概念。2018年高质量发展走到前台,开源节流两手抓,从开疆拓土到深耕领地,后十年的发展路线业已确立。
在整体经济高速发展时,烟草行业就是要更快发展;在整体经济呈现L型走势,不再以数量发展为唯一标准,开始向高质量发展时,烟草行业需要的是稳定,而稳定是内部秩序的体现,规范自律比以往更加重要。
(三)规范经营宏观形势取决于当地经济形势,微观取决于当年考核
2016-2017年因为销售形势,很多地区的经营动作出现变形,似乎不够准确。我们以2014年的山东东营进行分析,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山东省的东营市,被称为“石油之城”,东营人依托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聚集起巨额财富。在2007年的全国消费城市排名中,东营市以18522元的人均花费超过苏州杭州,排名全国第8。然而经济转型引起的问题来了,在《2014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烟酒在10个项目是仅有的两个下降成分指数的之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国有企业是-5.8%,而在2013年这个增长还是20.3%。东营更是在2015年以3450亿GDP产值,0.57%的增速列全省倒数第一。这就是传统能源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落寞,新经济体系出现时,人们追捧互联网、生物技术,或者至少是对外创汇的小企业群,以往以煤炭、石油立身的城市逐个沦落。反映在卷烟消费上,就是人口流失,抽烟人群数量少了,二是留守的人也没有钱抽好烟了,这是销量结构双下降。
对应到整个山东省,2015年其在全国31省区中以六万三千亿元的GDP排名第三,经济总量不可谓不大。在2015年度山东省纳税百强排行榜中,油煤风光不再,2014年的第一名胜利油田分公司已经跌出前五,而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头一次分列冠亚军!把烟草说成一些省份的支柱,这话已经不是夸大,而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了。烟草行业在地方经济的地位如此重要,卷烟销售量才成了一个博弈的对象。卷烟能增量大家都高兴,地方政府最高兴,不管工业还是商业,不管生产还是销售,都欢喜。但是提到减量,恐怕不是那么愉快了。在东营经济下滑如此严重,人口流出的情况下,如果计划销售总量不减反增,会引起多大的风险。这个事件的背后,就是因为烟草税利已经是很多省份的财力支撑,而税利是“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所以说,规范经营的宏观形势取决于地区经济,经济形势变差将极大增加规范经营风险。
即使以2016-2017的例子来看,辽宁、河南、重庆也全都是人口流出省份,2015年三个东北地区省份GDP增速在全国排名垫底,这也是东北地区多次发生不规范经营情况的内因吧。
在当地经济形势不变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变量就是考核标准了。考核指挥棒始终是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也是基层努力的目标。如果销售量考核压力小,承压也就较小,不大可能出现“销售督战、销量考核、销量挂钩”等动作变形;但税利增长目标始终要兑现,单箱结构的提升将是很多单位最终的发力点,也最终成为了规范经营的承压点。以单箱结构来说还是有着以下特点:一是单箱结构总体上取决于当地国民经济情况,基本经济条件越好,单箱结构越高;二是主导品牌是影响单箱结构的关键因素。如2011-2016年间在全国市场上,中华、利群、芙蓉王、玉溪、云烟、南京、黄鹤楼、苏烟、贵烟等九品牌(基本都在3万元以上)成为主导规格的市场单箱结构必然高,高结构的主导规格有助于提高单箱结构;三是地产烟基本上决定了单箱结构。通常说的“工业不强,商业遭殃”,主导品牌和地产烟重合性很大,但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佐证。现在,考核落在提结构上已经是必然。随着经济发展,单箱结构必定会水涨船高,但单箱结构发展不是一时之事,大起大落、寅吃卯粮,最后就会顾此失彼。
三、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发展历程
内管工作执行主体是各级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部门,被监管主体是辖区内所有依法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从事烟草专卖品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的企业,监管内容是辖区内企业遵守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有关专卖规定的情况。因此,内管人员是专卖人员,而非企业管理人员。准确地说,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人员的工作性质可以成为执法,而非企业管理行为。
三次跃升:
第一次跃升发生在2005年,以《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实施意见》发布为标志,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从专门查处体外循环检查变为常态化工作,并在专卖队伍内部成立专职此项工作的人员队伍,有了确定的工作标准。以其中第二十条“对从事卷烟、雪茄烟批发企业专卖管理监督的重点”为例,还是以重点检查为主要工作,打击体外循环,维护烟草行业闭环供应链。
第二次是跃升发生在2011年,以《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发布为标志,是在专卖法规外,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有了较为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