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凉山日报》报道 走进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嘎吉乡响水村现代烟草农业综合示范区,经过烟农们近两个月的辛勤采摘,烟田里能采的烟叶变得寥寥无几。但烟农们在及时交售烟叶的同时,却丝毫没有放松烘烤。
近日,乌东德镇白云村村民贺京就把440公斤多烤烟交售完毕。看着手里的可以领取16000多元钱的单据,他笑眯眯地对记者说:“今年交烟真方便,排取号,早到早交,站上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帮忙包烟、整理,烟站真是服务到家了。”
走进乌东德镇(新马)收购点,烟叶清香扑鼻,验级人员个个胸前戴着上岗证,正弯着身子逐把逐片检查甩把,烟农围在自家“烟堆子”前等待分级初检,初检合格,过磅;烟农们从开单人员手中接过烟单……记者随意采访了几位烟农,他们告诉记者:“实行约时、定点、限量的收购方法不错,做到了平稳、公正,我们农民种烟有赚头。”一位张姓大娘说,她是最后一次来卖烟了,全家2014年种烟8亩,粗略计算纯收入超过4万元,准备售烟后修楼房给儿子娶媳妇用。
“种是金,管是银,烘烤是个聚宝盆。”多年来,烟叶烘烤一直是制约烤烟标准化生产及烟农种烟效益持续增长的瓶颈。为有效突破这一“瓶颈”制约,近年来,该县切实创新烘烤组织管理方法,以此作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打开了烤烟“提质增效”的突破口。
“你看,这烟叶成色多好。真没想到密集型烤房会这么好用!”正在从烤房里往外运烟叶的烟农李顺美指着刚出炉的烟叶乐呵呵地说。
李顺美2014年是第一年种植烤烟,共种了25亩。她说年初决定种植烤烟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烘烤。“种烟以前,我听其他烟农说烘烤是最难、最费功夫的环节。第一年种烟没得经验,临近采收烘烤那段时间,担心烟叶烤不好。年初,我家争取到了两套密集型烤房。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第一炉烟就烤得不错,后面的几炉就更好了。”李顺美向记者介绍道,“使用密集型烤房不仅烤出的烟叶质量好,而且还很省劳力!”
据悉,会东县根据各烟区的实际,借助国家局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省州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大了密集型烤房建设力度,并结合各地实际对烤房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其更加符合烟农的烘烤需求。2005年至今,新建6958座密集式烤房并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
在火石乡三村村支部书记李加林家里,记者看到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大家正忙着从烤房里把烤好的烟叶运出来,亲戚朋友有的忙着绑竿、编扎、装炉,还有的在进行烟叶分级、扎把……
在一密集烤房前,记者见到了正在烤房前查看烟叶烘烤情况的李加林。“二哥,2014年的烟叶烤得怎么样?”记者笑着跟他打招呼。
“好着呢!今年我用的是密集型烤房,采用中心控温,用下来效果很好。”李加林说着,便演示起了操作方法。只见他打开自动控制仪,按照要求输入相应的温度、湿度。“你看,这样就行了。有了这种烤房,种出好烟但烤不出好烟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烟叶烘烤真正实现了专业化、自动化,用工减少了,人轻松了,效益好了。”李加林高兴地说。
“与传统烤房相比,用密集型烤房烘烤烟叶简单多了。”他以前在自家的传统烤房上烤就曾吃过大亏。“有时候由于火候掌握的不好,烤出来的烟叶又黑又烂,烟叶根本就卖不出去。现在国家帮助建起密集型烤房,还有补助,我们种烟就轻松多了,烟叶质量有保证了。”
密集式烤房的运用,实现了会东县烤房运行高效化、烘烤质量优质化以及两者的协调统一,加快了会东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化、自动化生产进程。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