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临颍消息 “哈哈,烟叶长得还真不赖,眼瞅着今年定是有个好收成。”6月10日上午十点,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农民张鹏笑得合不拢嘴。
“哟,张家他大叔,你傻笑个啥,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刚刚忙完相邻红薯地农活的临颍县固厢乡大屈村村民牛秀珍大婶走过来戏谑道。
张鹏是一位年过四十的烟农。四年前,常年在浙江工厂打工的他,带着仅有的积蓄返乡加入到临颍县巨陵镇烟叶生产合作社,并承包大屈村的八十亩耕地种上了“中华”品牌浓香型烟叶,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种烟大户。
“俺不是烧白(临颍县方言:故意炫耀)。俺有‘靠山’,真的不犯愁。”张鹏左手指着烟田四周遍布的灌溉井渠,“有了它,旱灾内涝俺都不怕。”右手摸着烟株下方的地膜,“如果缺这个,蚜虫和杂草就把烟田糟蹋了。”
“你别说,还真是这个理。但是,你一个人种了八十亩烟田,忙得过来吗?”看着两人谈得正热闹,路过田间的大屈村村民成国铭大爷凑上前来不解道,“五亩烟田的农活估计能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
成国铭曾经是一名烟农,每日起早贪黑维持着自家四亩烟田的生计,简单原始的劳作方式让他收入微薄,只好外出打工用以养家糊口。
“成哥,俺的烟田可是走向了机械化。老弟俺有话对你说”,张鹏学着河南豫剧《打金枝》的唱词有板有眼的唱起来:“耕作环节有中型深耕机,伺候八亩地不用一小时,起垄环节有单垄施肥起垄机,一小时能完成四亩地,植保环节还有机动迷雾机,那速度老快了,十亩地弄完不过一袋烟的功夫。这工作比起俺过去在浙江打工日子好多了。”
“这么先进的设备,你买下来该花不少钱吧。赶明儿,俺让儿媳妇上临颍问问,得花多少钱。”牛秀珍一面听着,一面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记下来张鹏报出的设备名称。
张鹏看着牛秀珍着急的样子,连忙按住她正在记笔记的手。“别着急记啊,这些东西不是俺的,都是俺参加的烟叶生产合作社的设备,而且还不用俺掏钱买,使用也不花钱,全是俺的‘靠山’掏钱。”
这时,成国铭有些听不下去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张鹏认识一个大“靠山”,激动地说道:“你倒人(临颍县方言:骗人),哪有这等好事,别唬俺老汉。”
突然,烟田深处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他没有骗你。烟草局就是他的‘靠山’。”
“桂局长,你怎么来了。种烟不挣钱,你别要再劝俺了。”
成国铭见着临颍县烟草局局长桂炎修迎面走来,赶忙抢先说道。
“俺是过来看看张鹏的烟田中耕管理情况,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你。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张鹏,你告诉他,你去年挣了多少钱。”桂炎修边说边笑道。
“去年挣了八万多。”成国铭有些纳闷。桂炎修解释说,为了更好地打消农民后顾之忧,2014年初临颍县烟草局为全县烟农购置烟草专用机械271台,免费供应肥料物资2750吨和农药31.4吨,实行烟叶技术专家的全程指导和合作社的一条龙服务,让张鹏这类“种烟大户”当起了甩手掌柜。”
“这钱还真不少。张老弟,你可是真的找到大‘靠山’。桂局长,俺们也想参加烟叶生产合作社,你看行不?”
“这有啥不行的?俺还盼望着大伙能早日实现自己的‘致富梦’。”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
“哈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回荡在烟田深处,一双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