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走近云南“烤烟膜下小苗移栽”(中)

一种探索由点及面
2013年06月20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网报道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网报道  5月20日,记者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鸣鹫镇猛拉村采访。

  一垄垄烟苗伸展腰姿、迎风摇曳,将红土地染成一片翠绿。浓浓绿意间,猛拉村烟农李忠富半蹲在田间,检查烟苗长势。

  今年是他第一次尝试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对这项技术,他充满期待,也满怀信心。

  “苗长到五六公分,4片叶子时最适合移栽。移栽前要先杀灭地下害虫,移栽后要用黑膜覆盖,一旦膜内温度超过45℃,就要在靠着烟苗的地膜上方开一个小孔,通风透气……”跟记者讲起膜下小苗移栽的技术要点,李忠富头头是道。

  这得益于红河州局(公司)在培训上的不遗余力。2010年以来,每年他们都会针对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在所有烟农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这种技术跟以前的高茎壮苗移栽不一样,掌握不好怕要出问题。”怀揣这种担忧,今年刚开春,红河州局(公司)技术人员便深入田间地头,逐村逐户培训。尽管绝大部分烟农已能熟练操作,可他们依然很谨慎,一点不敢马虎。

  从2010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正式立项,在红河示范4.5万亩,到2012年玉溪、保山、文山等烟区试验,再到今年全省推广270万亩,这项源于田间的技术已呈星火燎原之势,迅速遍及云岭大地,为干渴的红土地带来福音。

  然而,对于这样一项大规模推广的新技术,广大基层技术员和烟农是否能熟练掌握并严格按标准执行,既决定着技术实施的成效,也关乎云南烟叶生产的稳定。

  “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会给烟农造成严重损失。”云南省局(公司)科技处处长余砚碧说,在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和培训指导上,他们下足了功夫。

  ——经过认真调研和多轮科学试验,他们系统总结了16个常见的技术问题,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烤烟膜下小苗节水移栽技术推广工作的紧急通知》,编制了《云南省烤烟膜下小苗节水移栽技术操作规程》、《膜下小苗节水移栽操作手册》和DVD光碟,从整体上指导全省烟区规范操作。

  ——去年以来,他们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首先在蒙自市召开由各烟区分管领导、烟叶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现场培训会,并先后对全省烟站站长、基层技术员进行了5期培训。

  “让它这么一讲,这个技术就明白多了。”李良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新街镇西河村烟农。4月3日,劳作了一天的他顾不上吃晚饭,便急火火赶到村委会。这个“它”,就是村委会播放的一张光碟。

  为确保技术切实发挥效用,弥渡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一方面积极研究技术适用性,不断改进完善,总结出18个技术要领;另一方面,他们将这些技术要领拍摄成科教专题片,录制成光碟,发给每个植烟村,让烟农更生动直观地认识这项技术。

  穷则变,变则通。4年连旱,云南各烟区对这项简单实用的节水移栽技术表现出极大热情,纷纷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

  ——丽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制定了《2013年不同时间膜下小苗移栽试验方案》,总结出符合不同区域实际的移栽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支撑。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从成活率、病虫害防治、施肥方式、产量质量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膜下小苗移栽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宜文山烟区的技术措施。

  ……

  由点及面,扩大的不仅是面积。如今,这场移栽方式的革新正持续向更深处推进。

  “从各地的实践来看,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绩面前,云南烟草并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余砚碧告诉记者,除了实践层面的操作,他们还在做更深层次的机理研究,已在相关科研机构专门立项,按照理论支撑和技术完善的目标,全方位、系统化、多维度开展试验和分析。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