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对烟叶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思考(图)

2013年06月19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杨洪武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小苗膜下移栽这样好的技术为啥不早点推广,要是早点教我们,我们也就不必挑红了肩膀、累弯了腰去挑水保苗了”。这是云南省宾川县平川镇罗九村烟农杨兴亮对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评价,表达了长期备受干旱困扰的宾川烟农对“节水”实用技术的渴望。

  今年,宾川第一年推广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推广面积达到了28059亩。通过宾川烟草分公司对该项技术的大力推广,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受到了烟农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为深入研究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优点,及各技术环节存在的差距和改进措施,为今后该项技术的全面推广提供支撑。今年生产过程中,宾川分公司组织对膜下小苗移栽技术进行了调查分析和部分对比试验。笔者作为宾川分公司的一名科技员,对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有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推广应用中的七大优点

  育苗成本降低。因小苗膜下移栽苗的苗龄为35天左右,且不需剪叶,所以比起常规漂浮苗,在育苗棚占地费用、育苗物资、育苗管理用工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大幅度降低。从宾川2013年两种烟苗的育苗成本测算可以看出,小苗膜下移栽的烟苗供苗价格平均为37.96元/亩,比常规烟苗的供苗价格72.25元/亩,每亩降低了34.29元,降幅为47.46%。

  感染病毒病的机率大大降低。常规烟苗要从小棚内取出进行4~5次剪叶,这可能会因烟苗取出棚外受蚜虫为害而感染病毒的机率大大增加,同时因剪叶使病毒传播蔓延的机率也会大大降低。而相对于常规烟苗的小苗膜下移栽烟苗,不必取出棚外、不必剪叶,从客观和理论上讲,能有效避免受蚜虫为害或因剪叶传播病毒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因烟苗带毒而导致大田期发生病毒病的机率。

  节水效果明显。据宾川分公司对膜上和膜下移栽同田对比试验的调查数据显示:以移栽至掏苗(大约13天)为统计时间,膜下移栽技术节水效果十分明显。膜下移栽烟苗,13天之内只浇洇塘水3公斤/塘,膜上烟苗13天之内浇水6公斤(定根水3公斤/塘,移栽后保苗水3次,每次每塘浇1公斤),13天之内,膜下烟苗比膜上烟苗每塘节约水3公斤,节约幅度为50%。

  移栽期集中。由于膜下小苗移栽节水效果明显,作为干旱烟区烤烟移栽必须依据水源排队安排移栽,移栽期势必延长,而采取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统一水系的烟区可以同时同步移栽。同时,只要移栽时浇足洇塘水、定根水,移栽后12天内烟农一般不必浇水保苗,烟农每天都可以集中精力推进移栽进度,这保证了移栽的进度,为最佳节令完成移栽提供了有力保证。

1 膜上烟缺硼症状

  缺硼症发生差异极显著(图片1)。调查数据显示,膜上烟苗缺硼症发生率为4%,膜下烟苗缺硼症发生率为0。初步分析,排除土壤因素外,可能存在剪叶烟苗与非剪叶烟苗烟株内硼元素的差异、膜下烟苗和非膜下烟苗所处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分不同所导致烟苗对硼元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普通花叶病发病差异显著。经对部分既采用膜上移栽和膜下移栽两种方式的烟区烟苗大田长势普查,膜上烟同期普通花叶病发病率为2.1%,膜下烟同期普通花叶病发病率为0。

图片2 同期膜上烟长势

图片3 同期膜上烟长势

图片4 同期膜上烟群体长势

图片5 同期膜上烟群体长势

  膜下和膜上烟苗长势差异显著(图片2 图片3)。通过对10株烟苗移栽后15天的调查数据显示:从个体看,膜下烟有效叶5.4片,最大叶片相对较宽,呈椭圆形(长15.6cm×宽8.4cm),膜上烟有效叶4.2片,最大叶长相对较窄,呈狭长形(长15.2 cm×宽6.1cm)。从群体看(图片4 图片5),膜下烟群体长势较强、整齐一一致性较好、叶片舒展。膜上烟群体长势较弱,整齐一致性稍差,叶片僵硬。

  膜下移栽技术实施中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意见

图片6 增开1个通风孔

图片7 2个通风孔膜壁下1.5cm处最高温度45℃

图片8 增大通风孔降低膜下塘内温度

  地膜开孔的把握对小苗安全及生长至关重要(图片6 、图片7、图片8)。今年宾川采用的是黑膜移栽,在同一海拔高度、同一移栽期,采用同一大小通风孔(1个直径为1cm的通风孔)的情况下,膜下塘内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影响膜下烟苗的安全及生长。据试验发现,白天晴天,只开1 个直径为1cm左右的通风孔时,膜壁下1~2cm处的最高温度可达50~52℃,膜壁下8~10cm处的最高温度为39~42℃。这样的温度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烟苗停滞生长的时间也会过长,不利于烟苗的正常生长;当烟苗最大叶接近膜壁下1~2cm处时会被高温烧伤叶片。为解决这一问题,宾川分公司以塘内膜下8~10cm处的最高温度不超过42℃为依据,在每塘开1 个直径为1cm的通风孔的基础上,加开2~3个或开1个直径为3~4cm的通风孔,来确保小苗正常生长。

图片9 扩孔炼苗

  掏苗前增加一个“扩孔炼苗”环节(图片9)。当烟苗移栽后13天左右就进入掏苗封膜口环节,这是实现小苗从膜下转入膜上常规大田管理的关键节点。为了让膜下烟苗适应膜外自然环境,在“掏苗封膜口”环节前增加一个“扩孔炼苗”的环节对提高烟苗膜外适应性十分重要。具体做法是:当烟苗最大叶离膜面3cm左右时,及时将原通风孔扩大到8~10cm(此时膜内温度基本接近外界温度),此后进行水肥施用和“两黑病”预防、查塘补缺等工作;让烟苗适应自然环境3~4天后,视苗情(烟苗最大叶片的50%以上超过膜面时)及时进行掏苗封膜口。这样既避免了烟苗最大叶不被烧伤,又避免了由于烟苗较小,封膜时的土壤掩埋烟苗生长点的可能。

  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研究,可解决技术推广中的难题或对技术加以验证。

  由于各烟区土壤、海拔、气候、水源、光照等方面存在差异,决定了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在不同烟区推广、不同技术节点的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试验研究,可以解决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难题或对技术措施加以验证,对于提高技术推广到位率和适应性,发挥技术优势、克服劣势很关键。

10 膜下和膜上同田对比试验

  开展膜下和膜上移栽同田对比试验(图片10)。通过试验对比,可进一步摸清膜下烟和膜上烟在节水、减工、生育期、烟株长势、根系发育、农艺性状、烟叶质量、烟叶含梗率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为技术推广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11 不同透光率地膜的试验

  开展不同透光率地膜的试验(图片11)。筛选适宜地区膜下小苗移栽的地膜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是地膜的透光率,选择得当对实现膜内温度的科学控制,确保膜下小苗的安全和促进烟苗早生快发效果特别明显。因此,通过对比试验,可筛选既有利于保温保湿,又有利于确保小苗安全、小苗生长势的地膜,并根据试验情况,提报地膜需求计划,有利于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更加趋于成熟。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