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求木之长,固其根本;欲流之远,浚其泉源。实现“卷烟上水平”,烟叶原料是不可或缺的“本”和“源”。烟叶作为卷烟的原料,是烟草行业的基础。然而随着卷烟结构提升,对烟叶原料的需求结构也大幅度提升。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是卷烟生产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据统计,2011年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工商深度协同,大力推进品牌精准营销,拉动全国卷烟销售结构快速提升,市场结构更趋优化。近三年来,卷烟销售结构提升对行业效益的拉动作用逐年增强,2011年卷烟销售结构提升对销售收入增长的贡献度为83%,结构提升和销量增加对行业效益的拉动作用比为83:17,为近三年来的最高值。2011年行业一类烟销量达13%,同比增长35.12%,对全国卷烟结构提升的贡献度为68.53%,比上年同期提升2.13个百分点;二类烟销量同比增长36.73%,对全国卷烟结构提升的贡献度为17.33%,比上年同期提升0.97个百分点;三类烟销量同比增长28.16%,对全国卷烟结构提升的贡献度为47.35%,比上年同期提升10.22个百分点。而四、五类卷烟同比下降。按照多年调查结果,卷烟类别与使用烟叶等级存在正比关系,卷烟类别越高,使用上等烟叶比例越高,尤其使用中部上等烟叶比例越高。
卷烟对烟叶需求结构分析
正如中国烟叶公司总经理赵振山分析指出的:“首先是等级结构上存在矛盾。在前几年卷烟结构较低的时期,上等烟的消耗比例长期低于收购比例,曾一度出现上等烟库存偏高的局面。但现在,随着卷烟结构的提升,上等烟的消耗也在加速。从2007年到2009年,上等烟的消耗比例每年递增了4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了55.4%,大大超出了41%的收购比例,上等烟已经从供过于求快速转变成供不应求,发展到今年,这一矛盾已经非常突出。其次是部位结构上的矛盾。一般情况下,烟叶的部位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中部烟大约占50%左右。近几年,中部烟叶的消耗比例也在扩大。从2007年到2009年,中部烟的消耗比例每年递增2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了60%。近两年国家局根据生产实际确定了各产区上等烟和中部烟比例的“两条红线”,有效保证了烟叶等级合格率,却也使得烟叶等级和部位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再次是区域结构矛盾。当前,各卷烟工业企业对云南烟叶(含相似云南烟叶)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其收购量,根据云南中烟的规划,到2015年,预计“玉溪”、“云烟”、“红塔山”和“红河”四个品牌对云南烟叶的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担左右,大大加剧了云南烟叶的供求矛盾。因此,随着原料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原料库存的结构也出现了失衡,全国上等烟叶消耗比例每年递增4个百分点,中部烟叶的消耗比例也在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部分中等烟叶(如X3F、B3F)和低次烟叶面临着如何利用的问题。以上三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表一 工业对烟叶结构需求情况表
从表一可看出,在百色调拨烟叶的工业企业对上等烟和中部上等烟的需求严重超过百色的实际生产。在2011年工业需求上等烟比例为60.22%,需求中部上等烟41.91%,而实际生产上等烟在比较高的年份2011年也仅为53.49%,中部上等烟为44%;而2012年工业需求上等烟比例为60.40%,对中部上等烟的需求为43.38%,今年收购上等烟比例为45.68%,如果去掉B2K、B3K、CX2K三个等级后上等烟比例为50.11%,与需求相差10.29个百分点,中部上等烟收购比例为39.23%,也与需求相差7.94个百分点。且工业需求上等烟比例将会逐年上升。
烟叶生产结构分析
从正常生长的烟叶本身来分析:由于烟叶生产是在“露天工厂”生产,将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烟叶部位划分及所占比例。根据研究资料:部位是烤烟国标分组第一因素,与烟叶等级的关系密切。按优质烟生产,亩栽1100株,留有效叶20片,平均单叶重8g,亩产量176㎏左右(1100×20×8÷1000),设五个部位,顶叶、上二棚、中部叶、下二棚、脚叶分别是3、4、6、4、3片,烤后单叶重分别为9、10、8、7、5g.通常上、下部位烟叶均为7片,上、中、下三个部位重量比分别为39.8%、33.5%、26.7%。如果留22片叶,且脚叶3片不采,可收叶19片,则顶叶3片、上二棚4片、下部叶4片,中部则为8片,那么部位比例为,上部42.1%、中部40.3%、下部17.6%。而按照现在国家局推行的政策,处理不适烟叶,即打掉脚叶2片和顶叶2片的方案,在单株留叶20片的情况下,则上部叶5片、中部叶6片,下部叶5片,那么部位比例为,上部37.69%、中部叶36.92%、下部叶25.38%。
根据这个原理推算,百色烟区规范化栽培管理较好的烟田,一株留叶20片,处理掉脚叶和顶叶各2片,可采收16片,即下部叶5片、中部叶6片、上部叶5片,部位比例为上部37.69%、中部叶36.92%、下部叶25.38%。
(二)上等烟叶比例及中部上等烟比例。根据研究资料:按烤烟国标个等级品质规定,在规范化栽培条件下,且没有任何灾害,具备优质长相的烟株,留有效叶20片,顶叶≥50-60㎝,中部叶60-80㎝,下部叶50-60㎝.而一般烤后烟叶收缩率为10%,则烤后顶叶长为45-55㎝,中部叶为50-70㎝,下部叶为40=50㎝.在正常生长发育和烘烤条件下,长度是国标中限定因素,也就是说只要长度达到某级规定,假定其它品质因素都达到某级要求,各部位产生的等级如下表。
表二 正常生长未处理各部位产生的等级表
按卷烟发展的需求,处理不适烟叶,即处理脚叶2片和顶叶2片。假定其它品质因素都达到某级要求,各部位产生的等级如下表。
表三 正常生长经处理后各部位产生的等级表
由表二和表三可知,(1)在生产水平高的烟田,营养平衡,假定采烤适当,全部生产橘黄色烟叶,下二棚除第4-6片产生X2F,第7片产生X1F,那么理论上,上等烟叶最高可达60.12%,中部上等烟最高可达30.38%。(2)在打掉脚叶2片和顶叶2片的情况下,那么烟株具有优质烟长相,采烤适当,全部生产橘黄色,理论上,上等烟比例可达73.08%,中部上等烟比例可达36.92%。
在非正常生产条件下,即生长发育不良、采烤不当或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等,即使不采烤脚叶,下二棚将出现X2V、CXK、S、GY等级;中部烟叶也将出现C4、CXK、S、C3V、GY等级,上二棚出现B3-4、B2V、BK、S、GY等级,顶叶出现BK、S、GY等级,这将大大增加下低等烟叶比例。
根据这个原理推算,百色烟区规范化栽培管理和烘烤较好的烟田,若按采收16片计算,在没有一片烤坏的情况下,上等烟比例理论最高可达73.08%,中部上等烟理论最高可达36.92%。如果改善品种或其他因素,中部烟叶有可能再多两片(中部叶达8片)的情况下,中部上等烟理论最高可达47.45%。
(三)百色烟叶生产实际分析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按现行的烟叶政策,一株烟叶各个部位所占比例应为上部37.69%、中部叶36.92%、下部叶25.38%;而理论上上等烟比例最高可达73.08%,中部上等烟最高可达36.92%。但由于烟叶生产是在“露天作业”,必然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干旱、冰雹、水灾、风灾等;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烘烤不当、采收不当、机械损伤、不会分级等等。这样将会严重影响烟叶上等烟的比例,甚至还会产生低下等烟叶。在表四中可看出,百色从有烟叶生产以来收购上等烟比例最高为2011年,比例为53.49%,2012年工业需求上等烟比例为60.40%,对中部上等烟的需求为43.38%,今年收购上等烟比例为45.68%,如果去掉B2K、B3K、CX2K三个等级后上等烟比例为50.11%,与需求相差10.29个百分点,中部上等烟收购比例为39.23%,也与需求相差7.94个百分点。即使全部去掉低下等烟叶,上等烟比例为53.15%,也还与需求7.25个百分点的差距。且工业需求上等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表四 百色烟叶生产收购结构比例情况 单位 :%
平衡的难点
今年在年度调拨计划衔接和烟叶调拨购销协议的等级结构谈判时,笔者已经讲明了百色烟叶生产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局下达计划与自身实际生产能力,并且要考虑各个工业的卷烟品牌结构、生产管理水平、气候条件的影响、人为等等因素。当然由于近几年卷烟调结构的原因,卷烟工业企业对中上等烟叶的需求普遍偏大,尤其是上等烟叶,大部分都超过50%,而我们的实际生产只能45%左右,与需求差别太大,尤其对中部烟叶的需求严重超出生产的实际。另外,各个工业由于上部烟叶使用比例较低,对上部烟叶提出的需求往往仅为20-30%,但实际生产的比例为40—45%,如果协调不好烟叶产区将有大量的上部烟叶无法消化。因而每年在开展烟叶调拨结构衔接时,普遍不能完成工业的需求,长此以往,工业的满意度就会下降,这就需要商业企业耐心细致的做好沟通工作。
首先从工业对上部烟叶的使用情况来看,国内绝大部分的工业对上部烟叶的使用是不理想的,尤其在较高结构的卷烟中使用的比例较低,甚至比例很低,如浙江中烟的利群品牌、湖南中烟的芙蓉王、上海的中华等,他们对上部烟的需求都在10-20%,且只需求上部上等烟。其次是各个工业对中部烟叶的需求远远超出生产比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需求比例平均为41.91%,2012年为47.17%,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而2012年生产实际只有39.23%,与需求相差近8个百分点,已经达到或超过烟叶生产中部上等烟的理论值。尤其是浙江中烟,需求比例特别高,中部上等烟要求超过70%。由于工业需求比例基本都超过生产比例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