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河南日报》报道 都说金秋十月桂花飘香,不过在有“烟叶王国”之称的河南省襄城县,空气中飘荡更多的却是烟叶的香味。在该县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上,不时可见一辆辆装满金黄色烟叶的农用车轻快地驶向各个烟叶收购站,一路上洒下阵阵馥郁芳香。
循香走进紫云镇烟叶收购站,浓郁的烟香伴着欢声笑语扑面而来。只见三个收烟磅口前排满了卖烟叶的车辆,三位技术熟练的“烟师”正在紧张地给烟叶定级、称磅,身后的仓库里烟叶垛成了小山。排队等待的烟农们则三五成群,热烈地讨论着谁家种了多少亩、谁家的烟叶品级高,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喜悦的笑声。
“全县16个烟叶收购站,处处都是这样的热闹景象。”县烟叶生产服务中心主任韩克亮告诉我们,襄城是全国烤烟引种三大发源地之一,烤烟种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被赞誉为“烟叶王国”。2012年,全县推广基地化连片种植11万亩,接近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
韩克亮说,截至10月15日,全县已收购烟叶1285.26万公斤。“今年是少有的好年景,全县烟叶普遍增产三成以上,而且品质好、等级高,烟草公司又提高了收购价,预计烟农收益平均每亩5000元,比上年增加四分之一。”
在收购站门口,正要回家的种烟大户朱红彬被我们截住了。46岁的朱红彬是紫云镇孙祠堂村人,今年种了160亩烟叶,刚卖了三分之一,腰包里就收入了20多万元。
“我种烟种上瘾了。”朱红彬从2006年开始种烟,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现在雇了十几个农民帮助自己进行田间生产。种烟赚了钱,他在县城买了新房,每天早上开车到烟田工作,晚上回城与妻儿团聚。
“我主要的开支就是土地流转费和雇工工资,农用机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都由烟草公司投入。”朱红彬说,烟草公司对种植大户的各种补贴降低了生产成本,让他在今年的丰收里得到了额外的收入,明年他准备再扩大200亩。“当然,还要添置一辆小轿车。”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呵呵笑起来。
靠卖烟叶买轿车绝不只是朱红彬一个人的想法,张庄村种烟大户张利刚就先行了一步。这位38岁的年轻农民开着一辆崭新的黑色蓝鸟轿车绝尘而至:“我种烟,一年就赚一辆小汽车!”
从收购站西行两三公里就是张利刚的150亩连片烟田。烟田里,大部分烟叶已经采摘完毕;烟田旁两排密集式烤房热浪蒸腾,几名工人正通过电子控制器观察烤房内的变化。
“以前烟叶烘烤全靠人工控制,稍不留意烟叶烤坏,一年的功夫就白搭了。现在有了电子烤房,温湿度都由电脑程序自动控制,烟叶的品级品相都差不了。”张利刚说,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县里把烟叶生产作为富民产业来抓,烟草行业每年都投巨资推进烟叶种植基地化建设,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水平,不仅全县烟叶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烟农的增产增收也有了保证。
张利刚告诉我们,很多烟农都打算来年扩大种植面积,因为现在烟叶生产从耕地、耙地、起垄到移栽、覆膜、除草,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劳动强度越来越小,种植补贴越来越多,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你说,我们咋不越种越多呢?”说着,他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这笑声,在丰收的“烟叶王国”里回响,荡起阵阵富足满意的涟漪。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