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四川日报》报道
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格局基本形成
“我今年在园区种了35亩烤烟,除去成本收入近5万元,可以过个丰裕的中秋和国庆!”9月29日,四川省剑阁县城北镇亮垭村村民刘友海在烟草物流园结完最后一笔烟叶款。
2006年,四川广元提出“大力发展广元烟叶,打造川北烤烟基地”。剑阁县大力夯实烟叶发展基础,种植区域由26个乡镇扩大到55个,面积由1万亩扩大到近7万亩,烤烟产量、产值、税收和烟农收入逐年增加,效益显著提高。
建“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体系
“种烟靠技巧,种好了是块宝,种不好是笼草”,“种是金管是银,烘烤才是聚宝盆”,这是剑阁烟农总结的顺口溜。
刘友海原来种了6亩烤烟,分散在山上山下好几个地方,一家人起早贪黑,很辛苦。“今年,我在烤烟产业园区内连片种植,机械化操作,既轻松收入也高。”城北镇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今年烤烟种植达3210亩,带动农民增收400万元。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剑阁县烟区还建立烟叶种植‘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生产服务体系,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烟农收入。”剑阁县烟办主任高峰告诉记者,“两头工场化”指一头工场化育苗,一头工场化烘烤;“中间专业化”指机耕、栽培、植保等中间环节都有专业化服务队帮助、指导。
剑阁县实行政府减免烟农烤房建设所占土地、林木费用,烟草行业供给智能化烘烤设备和补助烤房建设资金、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烟农出劳力的投资模式,鼓励农民实行多户联合修建烤房。
到2011年底,剑阁县普(通)改密(集式)烤房5732间,新建密集式烤房4920间,充分满足10万亩烟叶烘烤需求。四级技术人才网保烟叶品质
产量上去了,如何保证烟叶品质?
近年来,剑阁县烟草营销部门先后投入400多万元,聘请省内外烟草专家到乡镇巡回讲课和办培训班,聘请省内烤烟主产区技术员到剑阁县进行技术指导和交流等。到去年末,累计为种烟乡镇、村组培训技术人员40余万人次,90%以上的农户已基本掌握烤烟生产关键技术,乡镇、村组干部成为烤烟生产技术骨干,形成了县、乡镇、村、组四级技术人才网络体系。
为防天灾,剑阁县烟叶主产区建起6个冰雹和大风天气监测预报防控点,利用移动发射车和防雹火箭炮等新型设备,有效减少恶劣气候对烤烟生产的危害。对烟农种植的烟叶,按40元/亩参加保险,其中,县财政承担24元,烟草行业承担16元。
县政府和烟草行业共投资4.6亿元,加大对烟水、烟路、烟机等配套建设,大大改善了烟区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烟叶发展基础。
“现在种烟比以前轻松多了。”亮垭村村民张正和说,烟苗在育苗工场里统一培育,耕地有机耕专业队,搬运有运输专业队,以往最头疼的烟叶病虫害防治也有人专业负责,“碰到技术难题,打个电话,专业技术人员很快上门服务……”
今年,剑阁还利用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契机,在烟苗下种期间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帮农民种烤烟苗1.2万多亩。
剑阁县委书记向永东告诉记者,今年剑阁县487个村、10481户烟农共种植烤烟6.8万亩,预计可收购商品烟叶19.5万担以上,实现产值1.95亿元,创税5764.2万元,烟农户均收入可达1.9万余元,人均纯收入可达2750元左右。力争3至5年建成全省烤烟基地
“今年全村种烤烟800亩,预计收入280多万元!”亮垭村村支书袁兴明说,种烤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业。
近年来,剑阁大力发展烤烟百担组、千担村、万担镇、50担以上专业户,大力实施“万亩烤烟高产示范带”工程,剑阁县共培养出10万元以上种烟能手(大户)200户,5万元的1200户,产量达1500担以上的专业村10个,片区面积已占总面积的80.5%,大户和业主经营比例占剑阁县种烟面积的83%,产量占剑阁县总产量的86%,烤烟产业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格局基本形成。
去年,剑阁县种烟农户亩收入达2500元以上,仅烤烟一项,烟农人均纯收入达700元以上。
剑阁烤烟产业被列入广元市和剑阁县“十二五”规划。目前,川渝中烟等五大企业与广元市烟草公司签订“共建基地单元”协议,把剑阁县作为企业联办的烤烟生产基地,实行定点定样收购。
“剑阁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全省烤烟基地和主料烟基地县,实现产量30万担、产值3亿元、税收8700万元以上,烟农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剑阁县县长陈勇说。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