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吹尽黄沙始到金

江西省峡江县烟叶种植产业27年不衰记
2012年09月07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井冈山报》报道 作者:邹清华
A+ A

    烟草在线据《井冈山报》报道    27年来,江西峡江烟叶产业历经风雨沧桑,几多起伏,但终究经受住各种挑战考验,一路走到今天,已成为地方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目前,该县烟叶已稳定在2万余亩规模,上交税收超1000万元,成为“全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县”、“全省优质烟叶基地生产县”。

    峡江烟叶产业缘何能够力挺27年,特别是近年来,能够一年跨上一个新台阶呢?笔者近日探寻其发展动力。

    高位推动,一任接着一任干,为产业发展定下目标。

    面对烟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考验,该县上下始终没有动摇发展烟叶产业的信心,不争论、不折腾、不摇摆,虽然27年来领导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全县抓烟叶生产的力度从未减弱,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

    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烟叶生产作为每年的重要议事和干事日程,作为全县的经济中心工作来部署、去推进。县直蹲点单位积极帮扶,有资金给资金,有物资给物资;乡村基层组织密切配合,精心组织;村组干部以身作则,自觉带头种烟;广大烟农积极响应种烟。此外,省、市烟草部门和江西中烟、山东中烟公司等对峡江烟叶生产在资金、技术、收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正是得益于干群齐心协力,峡江烟叶产业才能够一直坚持下来。

    科技带动,新技术不断推广,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峡江烟叶发展的27年,也是峡江人对烟叶产业认识不断深化、技术不断创新的27年。

    一直以来,该县在烟叶生产实践中,对烟叶生产新技术不断总结、引进、创新、推广。尤其是近年来,该县广大烟技工作者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适宜峡江水土且较为先进的烟叶生产技术流程,从选种育苗直至烘烤分级,每个环节该干什么、怎么干,一清二楚。

    减轻烟农劳动强度,促进减工降本,是破解农民不愿种烟的重要难题。该县大力实施烟水工程,兴建新型烤房群,推广培土机、盖膜机、大型喷雾器等农机。

    如何让技术快速推广?该县在烟叶技术培训工作上下了不少功夫,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召开流动现场会等形式,使科技进农户、到田头,为科技兴烟奠定坚实基础。

    在烟技推广过程中,该县还建立了一支业务精、作风实、信得过的烟技员队伍,他们长年奋战在烟叶生产第一线,分片包干负责,全程跟踪服务,精心指导烟农种烟,为全县烟叶技术的指导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是有了科技作后盾,峡江烟叶产业才能抵御自然风险,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利益促动,完善各项机制,为产业发展激发动力。

    利益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内在动力。近年来,该县特别注重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奖励机制,搞好利益分成。

    该县财政完善了烟叶税分配返还等政策,对烟农新改建烤房给予适当补助,对乡镇、村种烟大户和科技兴烟户分别给予奖励,一系列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了烟叶产业的发展。对签订了种植合同的烟农实行“三包”,即包物资供应、包技术服务、包全部收购,并与县财政按1:1的比例共同筹措烟叶生产风险保障金,用于烟叶生产的救灾补助,解除烟农的后顾之忧。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该县烟草企业也多次提高烟叶收购价格,推出烟叶生产扶持政策,而且在育苗扶持、购买农机、新建密集式烤房和烟水工程等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有一定补贴。按照“谁发展、谁受益,发展多、受益多”的原则,该县在每年烟叶税中提取32%为县财政应得税收,58%为乡村应得税收。同时,制定烟叶生产考核办法,调动各方力量抓好生产。

    通过调整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该县已形成了烟农增收、烟草公司获利、县乡财政增收、干部和烟技员得奖的“四赢”局面,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据悉,今年该县已种植烟叶2.5万亩,预计可交售烟叶7.5万担,实现税收1600万元,平均每户烟农增收6000余元。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