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江西省乐安县甘泉村村民种烟走上致富路

2012年08月30日 来源:烟草在线乐安消息 作者:邱劲之
A+ A

  烟草在线乐安消息  8月20日凌晨6时20分,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湖溪乡烟站站长袁贵昌早早地便起了床。今天,他要到甘泉村的两户烟农家里预检烟叶。

  “田里作物两班倒,种完水稻种烟草。”“烟叶收购开始了,烟农迫不及待地在家等着我们去预检,烟叶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6时30分一过,笔者随着预检队伍出发了。

  去的第一户人家,烟农名叫周楚恒。听到这个名字,笔者心中勾勒出一位年青小伙子的形象。见到本人才知道,周老今年66岁啦!

  过了花甲之年的周楚恒,大概是常年干农活的缘故,皮肤透着古铜的黑,头发花白而又坚韧,目光炯炯而带着慈祥。

  房子是新盖的,进了门,客厅里挤满了金灿灿的烟叶,寒暄了几句,预检员们开始了工作。笔者趁着闲,便和周老聊了起来。

  十年前,甘泉村还没有通公路,村民行远路要么靠步行,要么靠牲畜。

  “你问当初是怎么过日子的?田里种的是水稻、屋后栽的是果蔬,山上野味上山打,扑下河里抓鱼虾。”说起这段过去,周老竟说的像唱小曲,“为了摘掉‘贫困’这顶帽子,县长和县委书记来到了甘泉村,都表示要把这条路修好。路修好了,烟草公司的领导来了,问我们愿不愿意种烟,我问了一句:‘能挣钱不’,他们拍着胸脯做保证,咱村里几户(村民)就应下了。”

  说到这,周老要拉着笔者去参观屋外的烤房。烤房是标准的构造,门上面写有一排标语:乐安湖溪乡,发展种烟忙,万众一条心,实行奔小康。周老解释说,烤房是翻新了的,但是上面的标语却是当年村干部给题的。

  2003年,周楚恒和几位乡亲开始建起了烤房、种上了烟草,不懂技术,他就跑到县烟草公司去“取经”,烟草公司组织的培训总少不了他的身影。高地势的土地不适合栽培烟草,周老每日起早摸黑到两公里外的土地上照料烟苗。

  周老掰着手指头说:“种烟就快十年啦!”曾经的艰辛苦楚如今挂在这位老人的脸上已是皱纹满布。

  谈起种烟的收入,周老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种了七亩(烟),第一年种(烟),只赚了一千七,后来赚到了两千、三千,到去年赚了一万九千哩。”

  收入增幅如此快速的背后,承载着甘泉村几代人的期盼。

  乐安是个多山的区域,过去这里村民的靠山吃饭。还流传了这么一句顺口溜:要想致富靠卖树、挖矿能出暴发户。

  后来县政府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严禁私自挖山、严禁乱砍乱伐。

  农民问,那致富得靠啥?于是乡干部也琢磨出一句顺口溜:致富路人心齐,烟草种植我看行。

  “那时,大伙从心眼里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可是问题出来了!”周老记忆犹新。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甘泉村片区烟叶采烤季节雨日多,雨量大,不利于烟叶成熟和采摘烘烤!”站长袁贵昌指出了问题的所在。

  “夏天持续高温,田里吃水都难。”

  “地势高,水留不住。”

  前来“凑热闹”的村民们也打开了话匣子。

  从2005年起至2011年年底,乐安县局(分公司)为甘泉村累积投入资金39.1756万元实施烟水配套工建设,目前已修建烤房群18座,建成小水窑33口。

  山沟沟里飘出了金叶香,家家通上了自然水管。挣了钱,村里生活条件好了,周老的两个孩子安心地在外工作。由于父亲年纪大,大儿子趁着休假在家帮农活。他感恩地说,是“金苗苗”让村里喝上了干净水,让乡亲们盖起了新窝窝。

  第二天,周老载着预检好的烟叶来到湖溪乡烟站进行交售。

  由于烟水工程的完善,前段时间连降暴雨并未给周楚恒的烟田造成损失,7亩田产下两千斤烟叶。周楚恒的“加法”还在继续着,开秤后他接过统计单一看,兴奋地对我们说:“嘿!今年收入涨到两万四哩。”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