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云南永德全力打造全市最大烟叶生产基地

2012年05月16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云南网报道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云南网报道  周贵生是云南省永德县德党镇大坝村烤烟种植大户,他每年都在自家的5亩田地种植烤烟,对发展烤烟产业信心十足。今年周贵生抓住全县大力发展烤烟产业的机遇,到勐汞村承包了20多户农户的土地,种植烤烟66亩,获得利润7万多元。这一切,都是该县积极打造全市最大烟叶生产基地所带来的结果。

    永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34.1万人,山区面积占98%。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缓慢,群众增收难的局面一直是困扰全县发展的大问题。为此,该县按照“特色农业兴县”的发展战略,提出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的工作重点,在农业领域把烟叶产业率先建成全县农业产业化的示范产业,建成全县现代农业的领军产业,建成全县农业资源转化战略中成效突出的重点产业,举全县之力,以每年烤烟产量递增10万担的速度,将永德打造成全市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到2015年,使全县烤烟产量达到50万担,实现产值7.5亿元,实现税收1.65亿元。

    近年来,该县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烤烟产业,切实抓好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烟叶生产形势越来越好。2011年,全县烤烟产业实现种植面积、产量、单价、总收入、生产管理、烟叶质量六个历史最好,种烟面积达45018亩,比2010年增加27818亩;烟叶收购总量达120206担,比上年增加62885担;烤烟生产总产值达11213.7万元,比上年增加6955.7万元;平均每公斤烟叶收购价达18.66元,比上年增加3.8元;平均亩产值达2491元,比上年增加143元;完成收购的120206担烟叶中,中上等烟叶比例达100%,比上年增加14.3个百分点,上等烟叶比例达63.3%,在上年50.3%的基础上增加了13个百分点。“领导重视是关键、科学规划是基础、主体作用是核心、改革创新是动力、典型引路是榜样、强化基础是保障、科技兴烟是支撑。”该县烤烟产业办公室主任陈克华用七句话概括了该县烤烟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十二五’期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将以建设德党、永康、大山、亚练、班卡、崇岗、勐板、小勐统、乌木龙9大烟区为主,规划基本烟田(地)50万亩,初步建成水源足、渠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保护制度健全、耕作制度合理、轮作制度落实、用养结合、相对连片、粮烟协调发展的高稳产农(烟)田(地)50万亩;配套完善乡镇烟叶收购站、育苗工厂、烘烤工厂、防雹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使全县烤烟种植在18.7万亩以上,收购烟叶总量达到50万担,建成临沧市最大烟区,真正实现富民强县。”陈克华介绍说,要实现上述目标,永德的烤烟产业必须采取以下强有力措施:一是抓好面积落实,保证种植规模。面积是生产的基础,没有烟叶面积,就谈不上总量,没有量的保证,烟叶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这就需要落实好基本烟田规划,巩固好老烟区、发展好新烟区,做到集中成片发展。二是加大生产投入,调动农民积极性。建立烤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烟叶税全部专项使用和不足部分预算安排的方式,每年稳定筹措资金担均不少于300元,作为新烟区建设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支持烤烟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按照“围绕烟田搞规划,依托水源建工程,因地制宜选项目”,注重水源建设和烤房、烟水、烟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坚持整村连片进行规划和建设。四是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种植水平。逐步建立健全以县级烟草部门为核心,乡(镇)烟站为龙头,乡村技术员、辅导员为骨干、科技户为基础的四级烟草科技服务网络,加强科技培训和科技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烟叶种植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水平。

    “到2015年,按照‘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和‘生态、科学’的原则及‘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目标要求所建成的9大烟叶种植区,将构成全市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届时,现代农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将凸显出来,烤烟产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的好产业。”陈克华对把永德打造成为全市的最大烟叶生产基地信心十足。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