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热不燃烧产品(HnB)的声势逐渐壮大,有关该产品是否能在国内合法化的议题也越演越烈。
虽然有关烟弹合法销售一事一直没有下文,但在今年9月曾传出国内烟草单位将进行加热烟试点,并且相关品牌的产品也在推陈出新,因此有从业者表示,今年11月市场上或将出现合法销售的国产加热烟烟弹。
当然,这些民间传言尚不可考究,且与新势力收到的消息──加热烟试点只开放部分地区、烟弹合法化仍然无期──有所出入,但不可否认全球烟草产业正在积极转型。
这正是我们早前的预测,由于大健康趋势的影响,再加上烟草企业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在监管电子烟之前,有关单位可能会先针对烟民转化意向较高的加热不燃烧产品进行法案订制与逐步开放。
以目前的消费形势来看,对于有关部门思考加热烟政策是否放宽,以及该如何超前布局新型烟草市场是一个关键时期。
制定公共政策 需考虑现有证据
新势力曾对烟弹违法一事的逻辑性做过分析。烟弹扣关的一个争议点在于市场需求,因为从新闻当中看到的海关数据都非常惊人,代表国内有相当庞大的加热不燃烧使用者。
问题是,由于加热烟的烟弹中含有烟草成分,等同烟草产品管制,属于专管专卖产品,不像电子烟可以合法销售或进出口,所以在国产加热烟弹暂不开放销售的前提下,当前使用者只能用违法的方式取得。
这也是今年新兴、不含烟草成分的低温本草产品之所以能够打入市场的主要原因:一是现阶段的低温本草产品在体验上确实逐渐成熟;其次,解决了现有加热烟用户的刚性需求。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曾指出加热烟较传统香烟含有较少毒素。最新发展是,FDA根据科学证据,认定菲莫国际的加热烟产品为「风险改良产品(MRTP)」,容许包括iQOS及部分烟弹在内的产品在广告中描述含有较少有害物质。
在认可的条件中,FDA亦要求生产商必须持续监察消费者使用这些产品的情况,包括评估是否会提高青少年接触到机会。
FDA亦会密切监察产品使用情况,并确保青少年不会因此而增加接触到加热不燃烧产品。新势力认为这种政策方向务实平衡了各方所需,包括商业、烟民使用权益,和公共卫生等方面。
美国监管单位曾联合声明,所有牵涉向消费者提供有关「风险改良产品」的资讯,需要有相当科学证据支持。
根据数据和证据,有关「风险改良产品」的营销活动和其中会提供的被认可资讯,有助年吸烟者摆脱传统卷烟;而如果能成功完全转化为「风险改良产品」的用户,则可减少接触到的有害化学物质。
这项由FDA前部长所规定监察流程,除了有助于消费者更全面掌握新型烟草资讯,一方面也让他们作出理智及适合自己的选择,这样比许多国家及地区建议的严格禁止、将消费者逼向黑市的做法要明智许多。
多个地区仍处于政策空窗 加热烟市场庞大
前些日子,《电子烟》公众号曾整理了加热不燃烧在各地的监管情形,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在全球200个国家及地区:有62个允许,占比31%;4个无法规;11个未知;101个几乎没有规定,占比50.5%;6个有法规;16个禁止,占比8%。
允许:指此国家允许使用加热不燃烧产品。加热不烧产品可以在这个国家出售、购买,并且经常被推广。
禁止:指此国家不允许使用加热不燃烧产品。加热不燃烧的产品不能在该国出售、购买或促销。如果使用加热不烧热设备遭捕获,可能会受到处罚。
几乎没有法规:指这些国家及地区中,部分允许使用、购买和销售加热不燃烧。然而在资料中的大多数国家与地区,不促进且不容易获得相关产品。如果旅行或邮寄到这些地方,请检查特定的海关指南。
在公开的列表当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先进国家及地区,对于加热烟的态度是开放的,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尼、英国、加拿大、法国及德国等地,都是允许加热不燃烧产品在市场上合法销售的。
当然,允许合法销售不代表没有监管法规。想要在美销售加热不燃烧还得先通过监管机构的审查,例如各位熟知的PMTA(烟草上市前许可)及MRTP。
而其它允许加热不燃烧的国家及地区也是如此,差别只在于监管法规的严格与否,以及监管机构是否针对加热不燃烧另辟新规。
至于发展中国家、地区,则多半属于尚无法规或者严格禁止,例如中国香港、泰国、印度、伊朗、巴西及不丹等。
有的人会认为,我国应该也属于禁止加热烟的范围,但严格来说,国内并没有禁止你使用,只是销售属于烟草范围,而有关单位现阶段暂时不打算销售。
总的来说,在制定公共政策上,有证据和数据支持十分重要,特别是禁烟政策是以公权力监管、甚至是介入个人行为,十分具有争议性,必须谨慎。
有人认为吸烟等伤害健康行为会加剧未来公共医疗系统负担,因此并非纯粹「个人事务」,也会影响到公众利益。但也有支持者认为烟草减害是变相降低我国医疗开支增加的方式,及增加利税。
可是无论从哪种角度出发,也能说各有各的考量,没有绝对的优劣。
但国内如果愿意合法加热不燃烧,就烟草减害及烟业转型方面而言,不单可以增加利税,开辟加热烟供应链似乎也能消化国内烟叶产量过剩的痛点。困难点就在于当局如何能在发展新型烟草的期间,降低烟草零售百万生计的转型问题。
至于青少年使用,虽然一直是个麻烦,但也需要对症下药,从教育和加强监管(包括监管广告方式)做起。全面禁止恐会增加私烟需求,激活地下市场,绝非长久之计。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