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

云南省烟草农科院集成技术不断提高烟叶生产水平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发展纪实之二
2012年10月29日 来源:烟草在线摘自东方烟草报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摘自东方烟草报  “拿烟叶育苗来说,若在以往,烟农们自己育苗,房前、屋后、地头,东一片、西一块,存在苗不齐、病虫害多、育苗时间长等诸多问题。我们结合大农业生产,在全省研究推广了漂浮育苗。”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烟叶种植以追求高产为目标,普遍采取‘丁字烟’和‘梅花烟’的种植形式,烟株密度很大。我们院的老专家在全省推广了‘独垄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种植形式,大大提高了烟叶质量。”

  ……

  “一项技术可能带来一场革命。”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希望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技术,用一场场“革命”提高烟叶生产水平。这既是他们发展的一个理念,也是他们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

  良种还需配良法

  “良种还需配良法。优良的种子,需要配套优良的栽培技术,才能种出优良的产品。”云南省烟草农科院副院长晋艳从事烟草栽培技术研究20多年,在她看来,烟叶配套栽培技术非常重要,集成烟叶生产技术更是烟草科研的必然趋势。

  谈起集成烟叶生产技术,云南省烟草农科院院长顾华国说:“我们要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理念,甚至是世界的眼光、大农业的理念,来思考、研究、“组装”烟叶生产相关技术,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记者了解到,云南省烟草农科院近年来围绕烟叶生产的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问题,强化项目攻关,不断加大科研力度。他们结合烟叶品种特性和云南各地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研发烟叶栽培、植保、烘烤等相关技术,努力为云南烟叶生产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

  “除了就不同烟草品种研究集成配套的栽培技术外,我们主要针对烟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疑难杂症’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谈起自己所在部门从事的工作,云南省烟草农科院农艺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振远向记者介绍道。

  夏振远所谓的“疑难杂症”的解决,为提高云南乃至全国烟叶生产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2008年至今,云南省烟草农科院已是硕果累累:提出烤烟轮作周期肥料统筹、水肥耦合高效利用等高效安全节本烟叶生产新技术,减少肥料投入10%以上;明确烤烟早花产生机制,提出预防应对措施,参与制定云南省地方标准《烤烟早花调控技术规程》,解决了烟叶生产早花问题;研究出调整钾肥用量、喷施生长调节剂等技术措施,提高上等烟叶比例11.8%左右;开发出病虫害智能远程诊断及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烟草主要病虫害预测预警、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成功研发出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烟草花叶病快速检测诊断试纸条,在云南多个烟区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课题源于生产、成果为生产服务’,我们十分注重科研选题立项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结合。”顾华国说,“这既是我们技术集成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随着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的深入实施,云南省烟草农科院科技成果数量明显增加,知识产权在科研和生产上得到鲜明体现。2008年以来,该院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在国家正式期刊上发表论文280篇,参与制定国家、行业以及地方标准18项,申报专利115项,获授权专利57项。

  良法还要进烟田

  “研究出来的技术再好,如果只停留在实验室或者试验田里而不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就创造不了任何效益。”云南省烟草农科院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中心副主任殷端如是说。

  烟叶生产技术推广,在云南省烟草农科院,被专家们称为“服务烟叶生产”。

  顾华国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云南烟叶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将服务生产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云南省烟草农科院将“服务兴院”作为发展的理念之一,坚持科研源于生产、科研必须为生产服务的宗旨,针对烟叶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科研与推广相结合,认真做好烟叶生产服务工作。

  围绕“优化烟叶结构”和“稳定规模、提质增效”烟叶生产主要任务,云南省烟草农科院近年来不断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了院领导班子对口分片服务机制,积极开展“烟叶生产科技服务下乡”活动,努力推进服务生产常态化。

  科研与农业对接,技术推广与服务对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才能使服务不流于形式?云南省烟草农科院近年来重点实施了“七个一”工程,即派出一支科技服务队伍、成立一个科技服务团、编写一套实用技术手册、推出一批生产关键技术、办好一批技术培训、突破一批技术难点、示范一批烤烟新品种,认真做好烟叶生产服务,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加大对新烟区、优化烟叶结构、特色烟叶开发和基地单元建设的服务力度。

  提起科研人员,人们脑海里常会闪现实验室里搞研究、图书馆里做学问的形象。而在云南省烟草农科院,这里的研究员、博士们却很不一样。他们有很多皮肤黝黑,更像一个个庄稼汉,而且说起话来生动鲜活。“风吹日晒在田头,要跟烟农勤交流。”殷端告诉记者,“我们有一支沉得下、蹲得住、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服务队伍,长期在烟区驻点指导烟叶生产。”

  “和烟农打交道,要学得好知识,跟得上形势。国家和行业的政策要掌握好,如果把政策讲错了,烟农肯定执行错。知识要掌握全面,烟农不管你是研究栽培还是烘烤,他们认为你是专家就该什么都懂,把他们提的问题答错了,他们就不相信你了,那可就要出洋相了。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把得准,提出的技术方案要有成效……”已在临沧基层烟站连续驻点6年的殷端打开了话匣子,他既说出了工作的经验,也说出了云南省烟草农科院所有科研人员的真心话。

  记者了解到,2008年以来,云南省烟草农科院累计派出科技人员133人次长期驻点指导烟叶生产,对口支持文山、保山等新烟区开发,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逐级培训技术人员,在育苗、移栽、施肥、烘烤等关键环节提出指导意见。同时,他们每年派驻科技人员对全省36个县区、13家工业企业、53个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单元和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开展技术服务,并组建了品种服务、栽培、植保、施肥、烘烤5个专家服务团,在烟叶生产关键时期和重要环节深入烟区巡回指导烟叶生产,及时解决生产疑难技术问题,及时制定特殊天气条件下的应对方案和技术措施。

  “把论文写在田地里、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云南省烟草农科院的科研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围绕云南烟叶生产发展大局,他们强化应用技术集成、科研成果转化,寓技术推广于服务之中,在创新科技推进云南烟叶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