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热点新闻,只是随手点赞了某位网友的看法,没想到同质化的观点不断地被推送至手机上;刷短视频,若在某个视频上用时稍久了一些,类似视频也会接二连三地出现……这不是偶然,而是大数据收集并分析相关信息后给出的答案。
刘洪敏作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规划,都能看到大数据的身影。
然而,大数据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潜在隐患。比如,大数据可能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我们,所以我们很容易被大数据牵着鼻子走,一些行为习惯由此固化下来。长此以往,我们很少接触不同的知识和理念,思维会变得固化,甚至是僵化。
万物互联时代,大数据无处不在。摆脱大数据的“劫持”,不是扔掉手机、捂住耳朵,不妨多从根源上寻求破解之道。
理性对待大数据。
未来,随着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资源的大数据化程度将不断提升。要克服逃避心理,积极拥抱大数据,理性对待大数据,科学利用大数据,特别是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破除大数据的思维禁锢,尝试应用整体思维、容错思维等。
胥若楠作
呼唤新的治理模式。
大数据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造福民生,失当则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大数据杀熟、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等。政府部门应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市场主体,鼓励具有能力的专业企业,清理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的劣质企业;界定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加大市场监管与惩罚力度,不断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我们运用大数据,大数据也影响到我们。只有加强规范管理、转变思维方式,大数据才能“为我所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