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微信推荐 > 正文

好状态是好状态,但好状态不一定是真状态

2021年06月28日 来源:三悦有言
A+ A

从1、2月份适当加快进度、全力争取主动,再到3、4、5月份有力、有序的改善和加强运行调控,今年前5个月,行业经济运行保持了——产销协调增长、结构持续提升、品牌稳健发展、状态不断向好——高开稳走的良好态势,尤其市场供需的平衡性、市场状态的稳定性、运行调控的系统性有了显著提升,为全年目标任务以及「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过头来看,自「总量控制、稍紧平衡」写入坚持和发扬行业7条成功经验,特别是「总量控制、稍紧平衡、增速合理、贵在持续」的提出与实施,行业运行的稳定性、可控性、持续性都在持续增强。可以说,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是有基础的,也是有把握的,今年以来乃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增长都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所以,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强调和重申「十六字」调控方针都不为过,都很有必要。

经历过前些年的困顿和曲折之后,面对今天这样的好状态、好势头,倒是不用担心头脑发热、急躁冒进,从「十六字」调控方针的落地执行来看,拧紧龙头的严肃性和自觉性没有任何问题,现在需要关注的不是「不紧」、「偏松」,而是「偏紧」、「过紧」,看看市场需求有没有得到合理满足,看看客户意愿有没有得到有效响应,看看品牌发展有没有得到充分支持。

当然,有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还是有必要再一次的提示、提醒。一个是不要折腾,卸掉了目标任务这个最大压力之后,轻装上阵是为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能做面子工程;另一个是不能划水,目前所实现的时间进度和市场状态确实为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不仅要追求目标实现的更高标准,也要看到实现目标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这也要求对好状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我们认为,状态好是事实,但今天的状态好是调控出来的好,是参照目标任务的好,是相对过去情况的好。这样的好状态距离真实的市场状态还有一定的出入和偏离,或者说,真实的状态可能没有看起来那么好。怎么形容呢?就像很多城市型SUV,看上去虎得不得了、随时可以穿山越岭的样子,但真正到了复杂的越野环境迅速拉垮,暴露了伪越野的本来面目。

第一,胃口很好?不,没吃饱而已。

近两年来,卷烟市场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动销态势,卷烟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很多市场、很多时间、很多品牌都有「烟不够卖」、「烟不好买」的感觉,遇到婚丧嫁娶这样的特殊需求,甚至会出现跑很多家零售客户才能买到的现象。这会让我们产生某种程度上的「自我感觉很好」,市场需求非常旺盛,稳定增长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是这样吗?「烟不够卖」、「烟不好买」确实是事实,这是贯彻落实「十六字」调控方针的必然结果、理想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的旺盛、需求的增加。让一个人只能吃到八分饱,有些地方、有些品牌甚至只能做到七分饱、六分饱,当然会觉得饿,也当然会更有食欲,但这和真正的胃口好之间还有很大的区别,就像从吃饱到吃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重要的是,「稍紧平衡」也好,「供需动态平衡」也罢,目前的平衡其实都还非常的脆弱,要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平衡,既需要政策执行、运行调控的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更离不开供给的保证与需求的激发,短期内的重心仍然在于供需之间的打通,客观、准确、真实地还原市场需求,中长期的关键和难点是改善和提供供给质量。

第二,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

在整体面上的「稍紧」,甚至是「偏紧」、「过紧」的状态之下,仍然存在不同市场、不同价位、不同品牌、不同时段的饱和偏松,尤其那些商业稳定销量、提升结构依赖度高和自身结构提升压力、增长压力较大的品牌、品规,在投放方式和投放节奏上仍然是目标导向>需求导向>状态导向的思维惯性、路径依赖,看似身不由己,实则无能为力。

低价烟的供需矛盾最直接最突出,但相对而言其实更好解决,只要合理地增加投放问题就不大,反而高端、高价的风险和压力更隐蔽、也更容易被忽略,细支烟、中支烟的快速成长极大地缓解了高端、高价市场的增长压力,也顺应了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但在消费洞察、美感表达和情感连接等方面还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社交边缘化的风险依然不小。

第三,没得选≠必然选≠喜欢选。

长期的「稍紧」、「偏紧」,尤其一些大宗品规和紧俏品规较长时间的供不应求,再加上部分品牌对中低端市场和非主线品规——比如说二类烟、细支烟——的主动性调减,让其它品牌找到了机会,之前迟迟难以破解的增长难题似乎一夜之间就迎刃而解,甚至会有不费吹灰之力的错觉。但品牌自己要有数,这样的增长虽然来得容易,但增长的可持续性却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上升到产业层面,类似的「没得选」有着很大的弊端和风险,市场的真实需求没有得到合理的满足,长期的「没得选」很容易恶化为「不愿选」、「不会选」,这也背离了行业反复强调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的本意初衷。这样的「没得选」,也在有意无形中阻碍了大品牌/大品规的持续发展,原本畅通的品牌成长被人为控制了势头。

再一个,看得见的数量减少,期待中的质量提升。随着行业层面拧紧市场准入的龙头,新品开发在最近几年呈现出明显而持续的降速和减量,今年前5个月的新品投放数量再创新低,以数量换质量本身没问题,但我们既担心会不会因为新品过于缺乏而导致拉新不力,进而影响到需求跟进、需求满足,也关注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从数量减少到质量提升。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好状态的来之不易,也要在真状态面前保持清醒、保持理性、保持客观。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