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卖羊肉串还是那几个人,扭着屁股,唱着听不出曲调的歌。平时这几个人也在庙会周围卖,但很少能有几个人来买,可逢上庙会就不一样了,每个炉子旁都能围上三四个。有的一手拿着肉串,一手往嘴里塞,边吃边品评着,油水糊满了嘴,也腾不出功夫去擦一下。还有卖烧麦、卖馅饼的,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似乎这些平常偶有光顾的吃食,突然间变成了奇货可居的样子,实在有些想不通。
庙会亦称庙市,是中国市集形式之一。早期是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多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沈阳皇寺庙会大概也是源于锡伯族家庙设在此的缘故而形成,每次举办都很火爆。虽然已没有过去摆场子撂跤、打把势卖艺等热闹的样式,但仅是汇聚天南海北的吃食便也可引来几十万人的吃货,似乎不大快朵颐一顿,便亏了自己一般。然而一转回家,大多数都嚷嚷:全是人,实在没什么新鲜玩意。
刚参加工作时,经常听老辈人讲过去的皇寺庙会,很热闹的场面,吃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那些变戏法、抖空竹、摆擂台等让人叫绝的花样。单一个摔跤,就能让老辈人说上半天。据说,当时在皇寺庙会周边的北市地区,号称摔跤场上“八大天王”的几位就在我工作单位,便寻机会让其中一位“天王”讲一讲在皇寺庙会上摔跤的事儿,勾得他激动了好一阵子。一大口茶下肚,第一句就是:我那时候年轻,仗着身大力不亏,没几个是我对手。再加上里三层外三层的捧场,我还真不服谁。说了一大堆,最后撇出一句:现在的庙会没看头,照我摔跤那会儿比差远了。
这位曾经皇寺庙会摔跤场上的“天王”说得实在让我有些神往,没经历过那样的庙会,所以头脑中的场面总是与电视剧中北京天桥的热闹相混淆。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爷爷家看到过赶集,那时候家境都不富裕,也买不起什么,赶集主要就是凑热闹,有个耍猴的就能让孩子们激动半天。整天嚷嚷着要大人们带着去赶集,就图能看到一些传统的玩意。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如果要没点传统玩意,也懒得再赶什么集、赴什么庙会了。
去年金秋庙会的时候,拗不过妻要我陪她逛庙会的“命令”,好在离家就几步远,便踱了过去,果然发现有让我眼前一亮的玩意。那是一个卖漆画的摊子,摆着几个福禄寿字,是用给寺庙建筑上漆的传统老手艺制成的,描着金,很有味道。徘徊了好一阵子,就是因为价格太贵的原因,没买。这种传统老手艺很讨人喜欢,很多人都有要买的欲望,而有钱人更是砸下一摞钞票,专挑那种有编号的珍藏品买。今年十一期间,瞒着妻子,兜里揣了钱跑到庙会找那个卖漆画的,可却没寻到,实在有些遗憾。在庙会上兜了一大圈,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传统的玩意,却没发现。喊着小叶紫檀手串,拿起来一看发现是大叶的;喊着新疆和田白玉,拿起来一看发现是青海的。再看看所谓的吃食,也是早市上就有的那些。
我不清楚现在的人逛庙会图什么?为了吃,还是为了热闹?如果为了吃,还不如逛市场。如果为了热闹,那总要有热闹的东西在里边。什么样的玩意才能引起热闹,我想还是传统的东西,变戏法也好、撂跤也罢,都是传统的“点”,而这些“点”是构成庙会的魂魄和基础。若是失去了这些东西,光凭一个满大街都是的吃食,庙会也就失去了魂,想保持热度将非常困难。为什么要强调将传统的东西发扬光大,意义也就在于此。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