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老杨和他的烟斗【图】

2015年07月08日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杭州日报》编辑整理  老杨其人

  他的第一句话是,咱们下楼,二楼禁烟!扭头对着服务员说,拿个烟灰缸。

  “抽烟斗的人不爱抽香烟,我是个例外。”

  杨志敏,绰号老杨,别被“老”字唬住,这是个80后,1981年生。质朴堂,本来是他的斋号,现在成了他自创的烟斗品牌,据说只要是在杭州玩烟斗的人,一定都知道他。

  老杨本是湖南人,最早自己做做生意,觉得不好玩,2006年考上美院新媒体艺术系,那时已经26岁。入学时,他在雕塑和新媒体两个里面选择,“雕塑一板一眼,相比之下,新媒体,就是当代影像艺术,感觉比较全面,也比较实用。”这真是个微妙的选择,谁又能想到,多年后,放弃雕塑的他正用双手反复打磨、抚摸烟斗呢。

  先是跑到上海的一家烟斗店,买了一把机制斗,想用烟斗把香烟给戒了,可是一个没戒掉,另一个也上瘾了。

  按照老杨的话说,抽香烟是身体需要,摄取尼古丁,抽烟斗是精神上瘾,更没辙,而且只会越来越疯狂。烟斗不像香烟,抽完就罢。手里有个东西把玩,就容易变成发烧友。

  毕业后,老杨干了很多行当。一开始是制版师,做衣服,每天站十个钟头。后来,又做起老本行新媒体,项目来了,忙得没日没夜,连续熬夜二十多天,每天只睡3个小时,但是一空下来就彻底没事干,无聊了就抽抽烟斗聊聊天喝喝茶。

  杨太太看穿他的着迷,对他说,你还是做烟斗吧。别管能不能挣钱,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直到最后一次,某个新媒体项目没做成,老杨心灰意冷地在家待了一两个月,没事儿干,就做做烟斗,然后误打误撞,碰上了欣赏这些作品的朋友,才慢慢走到这条路上。

  研究工艺、制作流程,到了真正开始动手做,老杨熟门熟路,早已是个斗客行家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说你做得挺好,不然给我做一把吧。做完没多说,就把钱放下了。

  做烟斗的技术,老杨自学成才。每个工作室都有自己的工艺,每一枚匠人都有他独到的手法,自然不会让绝活公之于众。老杨只能一点点研究,一开始跟着YouTube的视频学,这个烟钵怎么开,这个榫怎么接,观察每一个细节。

  从丹麦斗师们零星的视频,手机拍到的十几二十秒,到一张工作室的照片,碰巧照进了工作台上的工具。老杨像个侦探似的,四处搜罗点滴资料,从外行人一窍不通的工具开始,就这么研究成了行家。

  做烟斗需要一些特殊的工具,怎么办?自己手工做呗。比如打斗钵的钻头。U形、V形,各种各样,哪怕找厂家定做,也不见得能够切实符合需要。于是老杨就买了一个成品钻头来自己磨。钻头的制作工艺,有时甚至比做烟斗的手艺还厉害,“一个钻头中心线下来,两边的对称,误差要小于0.01毫米才行,否则打下来,钻头就会晃。正的磨一下,反着磨一下,两边得一模一样,这个没法用机器,全靠手感。我磨了几百只钻头,才磨出一个能用的……”

  好多人想去质朴堂看斗,其实工作室里没有斗,别人订的斗,一做出来就拿走了。除了几把常用的,其他根本藏不住。相反,老杨到处欠斗,背了几十把斗债。

  老杨级别最高的作品市场出价已经超过1万元人民币。朋友给老杨提了个建议,让他开个淘宝店,没想到他嗤之以鼻,做烟斗不做生意。“说大了,我会说我是在做艺术品,你懂得欣赏,我又乐意卖,我们交个朋友。我愿意送,你乐意收,我们交个朋友。关键是看对眼,看不对,你出大价钱,我也不一定卖给你。”

  再给我一斗烟的时间

  国外的烟斗文化,就像国内的紫砂壶,任何茶馆、人家甚至酒店,甭管是好是坏,总会有那么一把壶、一套茶具显显派头。而对于国人来说,这种新颖的舶来品,好似文身,上街还会被大家围观。但在老杨眼里,杭州绝对是一片适宜烟斗文化滋长的沃土。

  抽烟斗不像抽烟,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其实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必须心无旁骛。一个没抽好,急了,斗温太高,烧;慢了,斗温不够,熄火。得不断把握呼吸、节奏,防烤方式。每用一次,要晾干4-8小时。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别忘了细细品味烟草之味。烟草有很多层次,前面、中间、后面的味道各不相同,每一口都不断变化。不要试图加快节奏——神奇之处也正在于此,一切必须非常缓慢。在不熄火的情况下,越慢越好。性子急的人,静不下来就玩不好。

  一个邻居某天突然对他说,要谢谢老杨给了他这样的生活。不光认识了这个圈子里的朋友,更改变了生活的节奏。坐在欧洲的某个小镇,风景优美,一杯咖啡,一把烟斗……这位事业家本来想都不敢想,而今却幸福地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美好的事情上。

  有个朋友早把烟戒了,最近却又来订了一把斗。不抽,点上把玩把玩。一天十多个小时工作下来,唯有睡前的细屑碎片,一斗烟的时间,慢慢放松下来。

  烟斗挑人。对烟斗感兴趣的人,不见得都适合抽烟斗。比如大画家范曾,玩斗多年,可手里的斗怎么看都有点十三不搭的意味。老杨琢磨着,大约是他这个人气质比较混杂,好像就没一把斗适合他。由此得出的结论,他就不该玩斗。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玩斗呢?林语堂,“他手里的斗,怎么看都属于他。”再比如贺龙,“只要想起他,就能想起他手里的那把枣木斗。”

  人跟烟斗的气质是互相赋予的。有个姑娘家找上老杨,说你看看我这气质,来给我打造一个斗吧。按照她的气质,老杨做了把跟男性很不同的斗,纤细修长。而于斗客,烟斗就跟超人的眼镜一样,也会渐渐改变主人的气质,由内到外,赋予主人沉稳的魅力。“这个文化,你得端着。手里端着,心态也得端着。”人就是这样,装着装着就像了,内涵气质都会增加,只要别装过头,变成显摆。

  烟斗是个什么玩意儿

  老杨将烟斗形容成一场瘟疫,传染性极强,扩散极其迅速。一场饭局、一个同学会,只要老杨手里把玩着烟斗,三天之内,看到的人里头30%会来打听这个玩意儿。比起玩车、玩玉,相对来说,烟斗之于男人,是个“廉价的高端玩具”,入门的门槛低,不出一个月大家就都玩起来了。

  纯粹玩玩的话,三四百块钱的机制斗也有。不过想入门,花个两千来块买个手工斗是要的。也有土豪,虽然一窍不通,上手就订个万把块钱的斗。

  烟斗这个东西,好坏主要看制作工艺。机器二十分钟就能做完的一把斗,手工可能得从早到晚不停歇地做上三四天,所以手工斗的价格可能远高于机制斗。老杨从怀里掏出一把斗,“这个牌子叫卡斯特罗,我在欧洲买的,有点历史了,但只要会用,就能一直一直用下去,你看看这儿的纹路,如果是机器做的,可就不会考虑纹路怎么走……”

  手工斗的价值也无可比较。随随便便做一把,能抽,卖个两百块也算成了。但做烟斗追求的,不光是做出一个抽烟丝的工具。木头纹路如何,造型优不优美,抽起来好不好用,按照综合素质分出档次级别,千把块钱是斗,万把块钱也是斗。老杨要做一个值得把玩的收藏品。

  斗的材料是石楠木——一种埋在土下面的球型根茎。木质不硬,掉到地上会砸出个坑,但它耐高温,800度也不成问题,而且吸水,所以很稳定,放进水里泡一天,再拿到太阳底下暴晒也绝不会裂。因为长在土里,可能包进了沙子、泥土、石头。在打磨之前,你无法预测这块石楠木里包进了多少沙土,藏了多少砂眼。石楠木的年代和质感,首先就会为烟斗定个基准。用一块上百年历史的木头做烟斗,天生档次就高人一截。

  挑好木头先设计,观察它的纹路,根据纹路,把造型画出来。然后用切割机切割,把大块的坯先切出来。切出来之后,开斗钵;开完斗钵开榫;开完榫再磨造型;整个造型磨好,再把烟嘴接上去——烟嘴得先制作好;接好烟嘴再慢慢地一点点修,修到自己满意之后打烟道。烟道不好打,打不准就偏了。偏了的烟斗,空气在烟道里就有阻挡,没法顺畅流通,冷暖空气一交汇,产生水汽,抽起来就能听见烟斗里咕噜咕噜冒泡的声音,自是抽不过瘾。

  难也就难在这里,开烟道时看不见榫在里面的情况,只有靠反复练习来找感觉。老杨一开始做时,成品率非常低,十支里只有一两支可以用。

  匠人精神

  前些日子,老杨晒出了一则“质朴堂招徒”启事。老杨说,收徒不是招工,重在传承技艺。

  学会做斗是一回事,做出受人认可的好斗又是另一回事。打烟波、开榫、打烟道,这些都属于技术,技术是可以操练出来的,但造型就不一定学得会了。要有美感,看得明白什么是好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有朋友会在网上买个便宜的斗,交给我改造型。就跟绘画、雕塑一样,外行人可能看不出,懂行的人,一眼就能发现这里头0.01毫米的差别。用语言无从解释,也讲不出道理,必须靠感受。”

  提到日本的匠人精神,老杨语气里很是欣羡,用一生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很多人还没开始做,就先想着能不能养家糊口挣大钱,那这事儿肯定做不好了。”老杨也坦言,做烟斗恰恰是他之前没想过的,“甚至到今天为止我也不去想,就做好这件事、做好这个东西。”

  靠自己的手艺生活

  记者:玩烟斗,你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老杨:做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