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坐姿

2015年02月17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王海军
A+ A

  烟草在线专稿  真正受过多年严格训练的老兵,即便不说,也很容易看出来。从哪儿看,就从坐姿。往哪儿一坐,腰板挺得倍直,从骨子里透着一种威严,让人肃然起敬。这种气质是军人所独有的,是在长期训练中养成的,已成军人的一种习惯,所以很容易让你看出来。

  中国人是很讲究坐姿的,认为从坐姿上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因此才有了坐如钟、站如松的行为要求。而最标准的坐姿,便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关二爷夜读《春秋》的雕像,右手捋髯,左手捧书,腰身挺直,四平八稳,庄重中有着一股凛然的正气。

  为了这种凛然的正气,中国人甚至放弃了舒服。在中国人的座椅衍变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材质要求奢华,黄花梨、紫檀、鸡翅,或者金丝楠、酸枝,但结构上却是规规矩矩的,即便有着繁复的花纹,却也是方方正正的棱角分明,哪怕是皇帝的龙椅亦是如此。这种精神享受大于身体享受的审美要求,保留了中国深厚而复杂的文化传承,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活追求的理解。

  在湖南台一档叫《一年级》的节目中,几个孩子在接受传统教育时,其中的一个孩子吃饭,东倒西歪的坐姿立时挨了先生的板子,先生愤愤然地说了一句:坐没坐相,吃没吃相,像个什么样子!这一桥段映射了中国人的教育方式和对坐姿的看重。只可惜这种传统在现实中已是越来越少见了,人们讲求身体上的舒适已越来越大于讲求精神上的舒适,座椅也从硬木变成皮革包制,软软的,棱角没了,坐姿的锐气也就没了。

  还记得小时候上课听讲时,老师要求后背要贴在椅背上,双手背后;看书写字时,前胸与书桌要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可没谁愿意听老师的话,因为那样做很累。大多数都是写字时趴在桌子上,看书时趴在桌子上,甚至听讲时也趴在桌子上,结果眼睛近视了,脊柱弯曲了。说白了,就是缺少古时先生的一个板子。

  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似乎端坐已成为一件痛苦的事。已习惯于歪歪扭扭或翘着二郎腿的坐姿,已经浅薄到没有尊严可言。如果想想,一个人若是可以习惯于端坐,那么端正的也不仅是身体吧。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