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到了半百年纪,能让我感动的事情不多了,但就在这些日子,有三件事都引起我思想上的剧烈冲撞,很久都未能平息。第一件事是看了一部电影,于谦主演的《老师好》;第二件事是听了一首歌,民谣歌手马条唱的《给给》;第三件事是拜访了一个人,党史专家张大庸。虽然这三件事风马牛不相及,但却都有着同一个主题:执着。《老师好》演绎的是对信念的执着,《给给》唱的是对生活的执着,而张大庸则诠释着对做事的执着。
《老师好》演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师生故事,于谦饰演的高三新老师苗宛秋临危受命,面对以桀傲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等为代表的各色学生,他以一颗长辈的心态,淳淳教诲着这帮孩子走上正途,而这也是曾考入北大,却因为成份问题未能实现夙愿,把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的树人信念。这个时代正是我读高中的时代,同样经历过《老师好》电影中所发生的故事,所以看过之后,自己也仿佛回到了旧日时光,又重新走入那间曾记载着自己读书、打架、看金庸小说,以及开始对女生有好感的教室。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而《老师好》这部电影则真实地将这段记忆清晰地翻开来,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尤其是当于谦饰演的苗宛秋老师在说那句“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我的眼泪差点涌出来,好想再回到从前的日子,并重新来过一次。
过去从未听过马条的歌,但无所谓了,只一首《给给》就足以让我记住一辈子,就因为马条写的歌词,用最朴素的文字写出人生最真挚的爱,而这份真挚又足以拨动任何铁石心肠的人。就连那位严苛得不能再严苛的评委都可无视马条的破音,而大家赞赏,我想这就是生活带给这首歌的巨大感染力吧。“给给把该给的给给,给路途中拉你一把的人;给酒桌上劝你少喝的人;给给给一个望着你远走,夜半归来为你留门的人;给一个伟岸如山,为了你悄悄求着别人的人……”生活本质不是索取,而是给予。通过不停的劳动,去给予你身边的亲人、朋友,或者是很多不相识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有质感,且充满温情。马条在唱《给给》时,也正是因为没有对声音做过多修饰,才让这种感染力真真实实不掺杂质,这也是感动我差点落泪的地方。
党史专家张大庸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却对党史研究从未停止,仍然笔耕不辍。用“择一事、终一生”形容长老,再恰当不过了。张老这一生为许多党史人物历史查证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包括赵一曼在奉天领导工运的史实,以及巩天民的党籍问题。张老曾在10年间,走遍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7个省、市作报告千余场,听众达500万人次以上。仅在沈阳市,就有近30所中小学聘请 张大庸担任德育高级讲师或辅导员,不少高校也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张老对工作的执着是有目共睹的。拜访中,张老向我讲起了解放前的东北烟业和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并交给我他撰写的《百年风雨 百年烟业 百年烟厂》手稿,让我非常感动。张老非常健谈,且记忆力极佳,这大抵是老天对张老执着工作的回报吧。张老曾说“党员永远不退休”,这也是张老在八十多岁高龄仍潜心研究党史的动力所在。敬佩于张老的执着,他无愧于历史研究工作的典范。
这三件事虽然都很平常,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却让我有发自肺腑的感动。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而最伟大的精神莫过于执着,因为只有执着才能推动人去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老师好》、《给给》和张大庸正是教育人如何学会执着,才能无愧于自己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最好例子,为此感动也理所当然。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