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重阳节与古彭城

2018年10月22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孙钢
A+ A

  烟草在线专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一些朋友又在邀约爬山登高,找一个光滑的大石头,铺上一块布毡,佳肴美酒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山顶秋风习习,山下果香四溢……这不能不说是神仙般的乐趣!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描写重阳节的佳作。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所以,重阳又叫“登高节”。

  许多朋友只知道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却不知道这个节日和我们徐州历史上的一个古人有着渊源,他就是汉高祖刘邦。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里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致死后,其使女贾佩兰离开皇宫嫁给了扶风地区的段儒为妻。她对别人讲起了宫中的生活时,谈到宫中每年九月九日吃重阳糕,成为宫中的定例。古人这天要身佩茱萸(药用植物)、食逢饵(花糕)、饮菊花酒,以求长寿,重要的活动就是携酒登山,到郊外登高一望,领略秋高气爽的自然景色。

  汉高祖刘邦当年吟唱着《大风歌》,回到故乡免除家乡徭役,却忘了把宫中九月九日吃重阳糕的事告诉家乡父老,真是不应该。

  二百年后的三国曹丕在《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出题日月并应,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做“重九”。

  唐代诗人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诗中所云:“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英雄踊跃争趋走。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征甲卒碻磝口。天开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居人满目市朝变,霸业犹存齐楚甸。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走琅琊县。沧海沉沉晨雾开,彭城烈烈秋风来。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萧条登古台。”其中一句“天开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是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把茱萸当作犒赏。而宋武帝刘裕祖籍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铜山)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徐州人。

  几千年过去了,沿袭大汉之制,炎黄子孙每到重阳之日,还是沿袭那几项活动: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重九登高,是先民逃避洪水猛兽,瘟疫传染等灾难的举措。之所以佩茱萸,饮菊花酒,则是借药物的避邪防病,益寿养生作用,以消阳九之厄。

  到了唐代,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提高,对重阳登高,逃避灾难的意识也日趋淡化,逐渐将重阳节日作为人们登高眺远,饮酒赋诗,祈求长寿,寻求美好生活的民俗活动。

  重阳节与人们养生防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东汉《齐人月令》云:“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南宋吴自牧著《梦梁录》云:“今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西晋周处所编《风土记》:“茱萸九月九日熟,色赤可爱,俗于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据文献介绍,“茱萸”名越椒,香味浓烈,能杀虫、祛邪、逐秽。“菊花”利五脏,调四时,治诸风,头眩,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现在,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已成为人们旅游健身,亲朋欢聚,诗人骚客把酒临风、赏菊赋诗的消闲活动,当然也是放松身体,调节心情的好时机。

  历史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我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