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江西新余作为七仙女下凡的发源地,连续两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打造中国七夕节晚会,今年又与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合作,打造了七夕特别节目,这档独具一格的综艺文化类节目在快节奏的今天重新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开启了无数人心中诗情画意的另一扇门。一时间引爆全城,似乎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被掩埋起来的诗词火苗又燃烧了起来,人们对诗词大会的擂台主大加赞赏,开始谈论生活中应该有的情怀和高雅,气质和风度,与此同时,也有人说这与情怀,高雅毫无联系,只不过是记忆力的比拼,更谈不上气质与修养。熟不知,记忆固然重要,但修养却是内在的品质,如果说记忆力是基石,那么修养便是筑于其上的各式宏伟建筑,如果说记忆力塑造的是一个人的肉体,那么修养则凝聚着人的灵魂,修养与记忆相辅相成,方能真正领略古诗词的内涵与魅力。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古典诗词,作为中文特有的一种文体,不仅是六艺之一,群经之始,也是每一个中国文人必备的文化技能,更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块靓丽瑰宝。千百年来,那些历久弥新的古典诗词,不仅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号。
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是从背诗、学诗开始。牙牙学语时便会“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此类郎朗上口的诗句;蹒跚学步时则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爱粮食,传授正确价值观的诗篇;童年时,晨读大声朗诵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寻找新的境界和目标;豆蔻年华时,偷偷翻看默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充满少女情怀的诗篇……有些诗词背诵时虽因年纪尚幼不能理解其中含义,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那些曾经背过的诗篇中所描述的画面、所表达的境界,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这便是记忆的升华,最终变为内在的修养。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有很多的哲理,但许多人却连背诵古诗词都不愿意,何谈内涵,谈何修养,当今时代,会作古诗词的人已是凤毛麟角,用网络流行语篡改恶搞古诗词的却屡见不鲜。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现行的教育制度也没给古诗词留下多少空间,默写在高考中一直是仅有5-6分,再此 “指挥棒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陷阱中。但是想学好古诗词,必须从记忆开始。
记忆是修养的前提,修养是记忆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