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老家房子附近那一口甘甜的凉水井让我永生难忘。
我出生在泉都石阡城边一个名叫邱家坡的寨子里。寨中有一口冬暖夏凉,甘甜可口的凉水井。在炎热的夏天,人们若是从田地间劳作归来,定要从那口凉水井里舀一瓢冰爽的凉水,再咕噜咕噜地喝下,从头顶到脚尖那一股透心的凉,真是让人感到酣畅淋漓。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把买回来的西瓜先用凉水浸上半天,再切成一块一块的等待全家人坐在一起慢慢享受。我呢,时常是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吃得腮帮子涨鼓鼓的,满口冰爽的西瓜汁直接从嘴角往下淌,一直淌到胳膊上,瞬间一夏的酷热仿佛都被带走。到了寒冷的冬天,田野里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池塘里的水更是冰冷刺骨,而凉水井的井口是一层白雾,井里的水却暖和如春。所以,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人们也会在水井边一边唠着家常一边淘米洗菜或浆洗衣服、被子,凉水井很是热闹,让人感受不到寒冬的凛冽。真是一幅浓郁的乡村画面。
在那还没有接上自来水的年月,这口井是整个寨子和附近原石阡师范师生的饮用水源。每当天边才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人们就已横着扁担,挑着水桶,从家里“吱嘎吱嘎”晃悠悠地出发,来到水井旁排着队等候打水。凉水井经过一夜的养精蓄锐,井水已溢满了井沿。这时,打水的人只需弯一下腰,把扁担一端的水桶斜到进井水里,左右摇晃,就轻易的把水桶灌满。人们挑上满担的井水往回走,脸上洋溢着一种自然的责任,神态悠哉的安慰,踏上了每天必须踏上的征程。只要几个来回,就把家中的水缸装得满满的。这口井水一年四季都不会干枯,它总是孜孜不倦地释放着源泉,滋养着寨子里的父老乡亲和几百名师生。
在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放学回家总是主动帮着做一些家务。当发现水缸见底时,就去水井挑水,在水井里捣鼓一阵子之后,晃悠悠地挑上一担水,一路跌跌撞撞的挑回家。等到了家,木桶里洒出来的水把衣服鞋袜都打湿透了,桶里的水也所剩无几。农村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开始起步,挑水从大半桶到满满的一担,从脚步晃荡到步伐稳健,从一桶水晃晃荡荡到水静不惊。
现在,寨子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石阡师范早已于1984年停办。往日热闹的凉水井逐渐的寂寞下来,它看起来是那么的平静和深邃。寨子里几乎没有人去挑水了,母亲也是偶尔到井边洗洗菜,感受一下从前的生活乐趣罢了。看着养育了祖祖辈辈数百年的凉水井,像一个老人被新的时代所遗忘,我的心中涌上一丝淡淡的失落和莫名的伤感。
虽然,没有人再喝凉水井的水了但是它的清冽甘甜,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现在,老家房子的凉水井也成了我心中永远乡愁,一段青春少年的记忆。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