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南长老街:锡剧与Lounge的合唱

2012年02月01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欧翔
A+ A

  坐着时光机回到三十年前的一个早晨,古运河畔、跨塘桥堍,来到了回忆里的南长街。这条依偎在金黄色晨光里的老南长街雾蒙蒙的,在一串串叫卖声飘过后,一扇扇门打开前,湿答答的石板路上印下了串串脚印。

  早晨虽然人来人往,但却祥和而安然,没多少汽车的鸣笛,只有买卖人的吆喝,石板铺的路沿着南长河南北延伸,晨雾落在地面,被人民的鞋底磨得锃光发亮,街旁的木质房屋高高矮矮,但又风格一致。

  老屋子有着浓重的运河江南人家特点,粉墙黛瓦、花格木窗、方砖铺地、屏门隔断,前店后坊,几乎家家都有水码头,形成极为轻巧、既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院落式、竹筒式、独立式的枕河人家、又有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商贾别墅,风格多样。房屋一侧对着的煤球炉、二八式自行车、独轮车、晒衣竹竿竿看上去拥挤却看得舒心,街面上各类店铺、酒家渐渐开张,已经融入这褐色的晨雾里。

  午后,这里更是热闹,孩子们在街边跳皮筋、抽螺砣、踢健子、滚铁环……老人们聚坐一圈拉家常、下棋。

  时常听到“换糖老老”的锣鼓声,孩子们随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一蜂窝围上去,只需五分钱就能换取一大块糖,美美的嚼上好一会儿。到了吃饭的时候,街坊邻居都捧着饭碗边吃边串门,聊聊张家的炒青菜,侃侃李家的水煮土豆,男人们落一碗花生,架一张小矮桌,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直到自家婆娘扯着嗓子唤男人回家。

  朗朗星空下,幽幽的运河畔,一排排红灯笼的倒影在水中摇曳,一整天的闹腾在悠远的二胡声里慢慢消散,皎白的月又给南长老街洒上一层银粉。那时候的南长街,已经是无锡城的一条要道,用潮流些的话来说,就是如今的CBD。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汇聚四海的经商买卖使南长街成了当时无锡的核心,不少明朝、清朝的古建筑里依然住着人家。

  镜头回转到今天,这条满载一代无锡人小日子的沧桑老街依然静静地哺育着下一代人,在城市飞速发展的21世纪,高楼拔地,楼盘拥挤,这条南长街仿佛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幸运地躲开了城市建设的车轮,依然像一张老相片躺在运河畔。

  但生活在加速,老南长街自然也无法避免地处在了一种失重的状态,厚重的历史也无法抵挡商业的洪流,2008年,无锡对南长街进行了修整,整整两年的修善与铸造,一张年轻的面容出现在无锡人民面前,经过整修改造后的南长街文化街区,基本延续了原有建筑的风貌和基本格局,老无锡人走在其中还可以找到老街的原型,街两侧的建筑喷上了时尚涂鸦、主题彩绘,甚至在北京798能看到的艺术雕塑也出现在了老街,街内每家商铺均安装了完善的现代化配套设施,包括中央空调系统、防盗监控系统等,使得整个古文化街在不失古韵的基础上,又具有现代化的使用功能。

  慢摇酒吧、小文艺酒吧、造型屋、蛋糕店、纪念品铺子、桌游店与过去的大米店、剃头店、大饼油条店、布行、馄饨摊、煤球供应站在时光的流逝中交相辉映,那时候无锡人的小日子是吃个饱,穿个暖,有闲情听个戏,而如今南长街上无锡人的日子就是吃个奇,穿个靓,有闲情泡个吧,不论过去的南长街还是如今的南长街,人们走过它,心里追求什么,都能尝到最无锡的味儿。尽管整修一新,但南长街上的“锡味”没变过,过去的味儿是清蒸的淡香,如今是麻辣的爽快,历史的故事和往事成了催人回味的浓汤,现在的潮流和张扬成了辣锅里的什锦。

  在速度愈来愈快的今天,如果你会喜欢跟着潮流冲浪,寻找前沿的时髦,那么晚上走过南长街文化街区你会发觉你所经过的这条街是年轻人的天堂,火树影花,璀璨炫目;如果你喜欢那些光线昏暗的里弄,喜欢踏在老房子木楼梯上发出的低沉声音,那么早晨来南长街走走,如若遇到住在此处的老人,也不妨听听这条街上每幢屋子的故事。南长老街被一股力量与西方文化、现代艺术、传统观念柔和在一起,犹如锡剧与Lounge合唱,不刺耳,不碍眼,传统与现代啮合得恰到好处。

  在尊重传统古朴老街背后,那些老去岁月里的红灯笼依然一排排地悬在睡上,幽幽的水面比那年多了年轻人的欢呼;多了酒杯的碰击;多了西洋歌曲的劲爆。岁月中的南长街没离开,它换了一身新装粉墨登场,哺育了一代代无锡人的它,如今用时尚、潮流、文艺开始哺育新一代的年轻人,可贵的是它却没有改变它老街的本质。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