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鼻烟壶为清代艺术的重要表征之一,一度大放异彩。鼻烟壶之所以受重视,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在当时还是身份的一种象征。虽然它迟至明代晚期才由西方传入我国,但在清代得到了发展,小小的鼻烟壶集结了中国雕刻、书画、烧瓷、镶嵌等各种艺术和工艺,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沈阳故宫博物院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馆藏有许多清代烟壶精品,值得欣赏、品论。
鼻烟壶原为西方一种用来盛鼻烟的器具,简称“烟壶”。尺寸很小,高度一般为七八厘米左右。明代万历、天启时期由西方传教士传入我国,但这一时期的传世品极少。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鼻烟壶深得皇室喜爱,大为流行。为满足需要,清宫特设造办处制作烟壶。从此,中国造的鼻烟壶闻名于世并有出口。
鼻烟壶分为金属胎珐琅鼻烟壶、玻璃鼻烟壶、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玉石鼻烟壶、瓷制鼻烟壶、牙角竹木鼻烟壶、剔漆鼻烟壶、内画鼻烟壶8类,壶盖有玉、珍珠、珊瑚、宝石、铜镀金、瓷、木雕等质地和形式。小小烟壶既可实用,又可拿在手里把玩欣赏。
玻璃鼻烟壶用玻璃制作的鼻烟壶俗称“料烟壶”。清康熙时期,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吸食鼻烟的时候,玻璃鼻烟壶逐渐兴盛起来。做工最妙的为“古月轩”玻璃烟壶,其次是西洋制作的五色玻璃烟壶。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宫造办处始建玻璃厂,便开始制作玻璃鼻烟壶。从《香祖笔记》一书的记载中可知,当时制作了红、紫、黄、黑、白、绿等单色料烟壶。雍正、乾隆时期,玻璃制造业达到空前的繁荣,出现了以玻璃为材料的仿翡翠、仿白玉、仿玛瑙及金星料、蓝料洒金等鼻烟壶。特别是套料鼻烟壶色彩绚丽,深得人们喜爱。制作套料鼻烟壶的技法有两种:一是在色料坯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种色料之后,在外套的这一层料上雕琢花纹;另一种是在经加热半熔的色料棒上直接在坯胎上做花纹。套料烟壶在乾隆时期日臻完美,有套一色、二色、五色、七色、十色等。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黄料浅雕山水人物玻璃烟壶(图1),通高7厘米,最大腹径5.5厘米,小口,圆腹,壶盖为珊瑚制作。壶正面浅雕山水人物,画面中远山近水,一隐士持杖过桥,身后跟随一怀抱古琴的小童。人物刻画生动,画面疏阔淡雅。壶背面雕苏轼《留侯论》语:“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下钤“吴”“印”白文印两方。
画珐琅鼻烟壶画珐琅鼻烟壶一般分为錾胎珐琅、掐丝珐琅、画珐琅,其胎质有金胎、银胎、铜胎,还有瓷胎和玻璃胎。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款画珐琅烟壶如:
乾隆款画珐琅女郎烟壶(图2),通高5.6厘米,底宽1.7厘米。壶盖为铜质鎏金。壶颈部为蓝色装饰图案,外腹绘两位红发女郎在树荫下闲坐,远处有教堂和山丘。壶底刻“乾隆年制”款。
乾隆款画珐琅婴戏烟壶(图3),通高6厘米,口径0.9厘米,壶腹绘有妇女、孩童共8人。一侧绘有妇人手持食物在喂养小狗,旁有一孩童出神地看着,妇人身后有两孩童在看书;另一侧绘有一妇女手执纨扇,一孩童在妇人身后嬉戏,妇人前面有两孩童手持花束玩耍。壶底有“乾隆年制”款。
玉石鼻烟壶乾隆年间,玉石质地的鼻烟壶逐渐占据主流。主要材质有翡翠、黄玉、白玉、碧玉、青玉、玛瑙、金珀、琥珀、蜜蜡、珊瑚、松石、青金石等。乾隆年间还利用玛瑙石上的天然纹理,精雕出各种巧妙的图案。
图4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玛瑙雕瓶形烟壶(图4),高7.6厘米,宽3.6厘米。肩部浮雕兽衔环纹。腹部一面刻七言诗:“香烟满袖称佳品,瑞气侵心动爱情。珍赏共推三代器,清高玩品最宜心。”另一面刻七言诗:“天生异宝献瑶京,雪影霜华分外明。光比隋珠能照乘,价昂赵璧重连城。”
内画鼻烟壶内画顾名思义是在壶内作画,也叫“里画壶”或“鬼画壶”。内画鼻烟壶的产生,与高度透明玻璃的炼制、掏膛技术的成功是分不开的。内画鼻烟壶大多选用水晶、玛瑙、玻璃、琥珀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制作而成。画家用特制的钩形毛笔在经过磨砂的烟壶内壁上反画,用工笔或写意画上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书写上诗文,从外面看具有国画或油画的效果,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周乐元和马少宣内画鼻烟壶作品。
周乐元,生卒年不详,是光绪时期北京著名的内画壶匠师。早年原是一位宫灯、纱灯画师,后转为专门从事鼻烟壶内画的制作。由于其绘画方面的造诣,转行后很快成为烟壶内画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
图5
周乐元套料内画兰鱼烟壶(图5),高6.6厘米,腹径5.3厘米。一面墨绘兰花,题诗:“翠袖轻盈半掩羞,矫矫枝叶托风流。露凝清挹三分白,月染香沉一味幽。玉女浑倚湘水梦,骚人结佩谱新秋。古来名士原同调,雅淡联芳契可修。”“玉堂仁兄大人清赏”,款署“周乐元写”。下钤椭圆形白文印“乐元”,右下钤“山阴周氏”白文印,另一面绘6尾五彩金鱼游戏于水草之间,题“壬辰冬月写于京师藕香垒”,下钤白文印“元印”一方。可知这是周乐元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创作的作品。
图6
周乐元水晶内画烟壶(图6),高6.6厘米,宽3.4厘米。一面绘两孩童在树下踢球,即满族“踢形头”游戏。孩童梳着满族“一块瓦”发型。另一面绘一老翁船头垂钓,落款“壬辰仲春仿南田老人大意于京师,周乐元”,旁有两方白文印章。这件烟壶是周乐元于光绪十八年仿恽寿平笔意而绘制的。
马少宣(1867~1939年),回族,是京派内画鼻烟壶大师,活跃于光绪年间。据传曾为皇室御用画匠。内画技艺高超,与周乐元、叶仲三齐名。其作品特点是书画结合,相得益彰,书法工整严谨,功力颇深,绘画多以人物为题材。
图7
马少宣水晶内画烟壶(图7),高6厘米,宽3.2厘米,厚1厘米。小口,直颈,垂腹,壶身呈水滴形,小圈足。壶正面绘一老者释担歇息,所挑花篮中花卉繁多,上题“息肩图”,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另背面行书:“百般幻影随挥洒,翻笑滕王太认真。”楷书:“观花匪禁著手成,春生气远山流莺。”落款“比邻作于京师,丙申仲春,马少宣”,下钤椭圆形白文印“少宣”。应为马少宣于光绪二十二年创作的作品。
瓷制鼻烟壶烟壶以瓷制者最多,从康熙朝直至清末均有制造,而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制最佳。康熙时期首先烧制的是青花瓷鼻烟壶,用的是珠明料,色彩明快,今存甚少。雍正时期烧制有青花釉里红鼻烟壶,所烧的浆胎青花鼻烟壶也较有创意。乾隆时注重立体感强的珐琅彩鼻烟壶,成就盖过青花。嘉庆时官窑青花鼻烟壶产量不多,以奇釉青花为贵,但比不上那时的雕瓷鼻烟壶那么出色。道光时大多是民窑烧制瓷鼻烟壶,数量较多,侧重粉彩,然不少青花色泽飘浮,厚薄不匀,釉与胎体结合不紧。自嘉庆至咸丰、光绪期间,造型、纹饰和题材等大都抄袭前期,具有创意的委实不多。
图8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嘉庆款粉彩开光诗画烟壶(图8),壶身为扁圆形,高6.2厘米,腹径5×2.8厘米。胶边紫红地粉彩花卉。口、腹、底均描金。壶正面绘花卉,背面隶书诗一首:“薄縠(hú,有皱纹的纱)轻绡丽午风,画堂人静暮春融。重门难把芳心绾,独露一枝深院东。”下钤“乾”“隆”两方朱文印。壶底朱色篆书横款“嘉庆年制”。
图9
剔漆鼻烟壶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剔红漆人物烟壶(图9),通高7.8厘米,宽5.4厘米,附珊瑚盖。壶身呈心形,剔雕两位仙人驾鹤云间,似在倾谈。人物造型生动,刀法洗练,线条刚劲。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