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30年代前
1902年,帝国烟草公司和美国烟草公司联合,共同出资成立英美烟草有限公司,承接双方国际业务。
1904年,进入西印度群岛市场。
1905年,进入印度、斯里兰卡和埃及市场。
1906年,进入荷兰、比利时、瑞典和挪威市场。
1908年,进入芬兰、印度尼西亚和中非市场。
1910年,卷烟销售量突破100亿支。
1911年,脱离美国烟草公司的控制,可以在除英国以外的世界各地市场开展业务;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1913年,收购阿根廷本地的烟草制造商 Bozetti & Co.公司。
1914年,收购巴西烟草公司Souza Cruz。
1915年,卷烟销售量突破250亿支。
1921年,在委内瑞拉设立子公司 Cigarrera Bigott Sucs公司。
1923年,杜克辞去公司主席职务。
1925年,获得Ardath Tobacco公司的海外业务,并得到“State Express 555”商标的使用权。
1927年,收购美国北卡的布朗·威廉姆逊烟草公司,进入美国市场;BAT在全球已经拥有120多个分支机构,雇员达到75000人。
● 20世纪30~70年代
1932年,收购德国Haus Bergmann Zigarettenfabrik烟草公司。
1937年,BAT单在中国的销售量已超过550亿支。
1939~1945年,受到战争影响,欧洲销售市场中断,在亚洲开设的许多烟厂被日本没收。
1956年,Benson & Hedges牌卷烟在国际市场销售量迅速扩大,与555牌卷烟一起成为BAT两大重要的国际品牌。
1960年,全球卷烟销售量已达到了2 800亿支,利润超过了5 800万英镑。
1961年,股东同意,BAT进入多元化经营阶段。
1964年,关闭在刚果设立的烟厂;收购英国的Tonibell冰激凌公司和Lenthéric香料公司;布朗·威廉姆逊公司和BAT在南非和澳大利亚投资食品业。
1966年,收购Henri Wintermans雪茄生产厂。
1968年,BAT已在50个国家开办了140家卷烟厂,利润首次突破一亿英镑。
● 20世纪70~80年代
1972年,废除与帝国烟草公司在1902年缔结的契约,获得在英国和西欧市场创立的包括555牌在内的原创品牌的独占权。
1976年,为了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成立产业控股公司,管理所有业务;卷烟销售量达到5 000亿支。
1977年,收购Lorillard烟草公司的国际业务,并获得其包括Kent在内的一些重要国际品牌;布朗·威廉姆逊公司在美国乔治亚州的梅肯(Macon)建成耗资1.5亿美元的卷烟加工厂;BAT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1984年,收购Eagle Star。
1985年,与Dunbar结盟。
1988年,收购Farmers Group。
1989年,BAT集团的税前利润已达到20亿英镑;决定放弃多元化经营。
● 20世纪90年代
1991年,BAT的卷烟产品已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销量高达5 600亿支,烟草业利润也首次突破10亿英镑。
1992年,收购匈牙利最大的烟草制造厂商Pécsi Dohánygyár。
1994年,获得“Lucky Strike”和“Pall Mall”两个品牌。
1997年,将烟草与金融保险业务拆分,把金融保险业务全部并入苏黎士集团,仅保留烟草业务在BAT名下。
1999年,完成与世界烟草行业第四大公司 乐富门公司的合并。
● 21世纪
2000年,并购加拿大帝国烟草公司。
2001年,在土耳其、韩国、越南和埃及等国市场投放大量资金。
2003年,收购意大利烟草公司;BAT所属的美国布朗·威廉姆逊烟草公司与雷诺士公司合并,成立雷诺士美国公司,BAT拥有42%的股份。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