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说过:烟草被称作人类精神的鸦片,它像一柄魔戒,诱引着文明,无论是古代宗教神秘主义,还是现代烟草衍生的奢侈品沙龙,在经历了时间和地理意义上的旅行后,烟草成为人类最以戒除的精神之累。
人,为什么要吸烟?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未必所有的烟民都能说清楚,也许大多数烟民已经记不得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反正与烟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后便与之结下终身之缘。大多数吸烟成瘾者都是从少年开始吸烟的,他们吸烟之初的心理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出于对成人感的追求,有的是炫示一种权利,或兼而有之。
几乎所有的文化类型都规定了“禁果”的范围,而我们所时常看到的是,很多的文化都在暗示“禁果”味美。亚当和夏娃因为蛇的唆使而偷食了伊甸园的禁果,而唆使青少年吸烟的则是存在于想尝尝禁果滋味的冲动。有的禁果太难得到,使许多因力不从心而不抱幻想,而香烟太容易获得,尝试一下轻而易举。
正如人在久经风霜后想摆脱种种烦恼回到童年一样,青少年希望自己早日成人,享受大人的权利。吸烟这种行为在家长,老师看来是成年人的权利,当成人看见中小学生躲在厕所里,或校园的某个角落津津有味地吸烟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小孩子,竟然就吸烟,”的惊诧和抵柜。自己吸烟而不赞成青少年吸烟的真正根据还是年龄。当青少年在好奇心和成人感的驱使下学着大人的样子吸烟时,看上去他似乎长大了,而他自己也认为不是小孩子了。对于那些不想费太多的力气就显出成人气度的少年人来说,吸烟是一种最简单的发表宣言的说法和途径,物质上容易获得,技术上容易掌握,精神上容易满足,这时,少年的吸烟行为既表现了一种权利,又表现了一种能力。当这种“权利”被大人粗暴干预时,青少年往往产生逆反心理,并强化了,“禁果”心理,从而使吸烟变得更刺激,终致吸烟成瘾。
同样的“权利”意识也发生在女性吸烟者中。自古以来的道德伦理规范对女性吸烟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即使在开放的今天,女性吸烟仍为许多男人所不能接受,女性吸烟更容意使人联想到轻浮、放荡之类的东西。有人说,大多数女性吸烟都与“性”有关。在宣扬男女平等的社会,女性吸烟也是一种无声的“权利宣言”。麦当娜是第一个以抽烟来炫耀性权力的西方女人,她也是这种香烟女权运动的发起者。在西方,抽烟女人的数量远远超过男人。希特勒统治时期,德国女人基本不抽烟,而现在德国对吸烟女人却表现出异样寻常的宽容,女孩吸烟作为一种挑战传统观念的“时尚”,正成为街头和许多公共场合引人注目的风景。西方学者试图从“生殖崇拜”角度解读男、女吸烟行为,他们认为男人和女人的吸烟行为都与性有关。其中的深义让人玩味。
大多数吸烟者都会承认这样一种说法,吸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或者说是精神心理调适的手段。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曾习惯于外界因素完全决定精神状态的说法,这里的偏颇在于忽视人内在的调适。人是万物之灵,人的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强,这一点正好用来说明烟草在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调节作用,虽然没有多少形诸数据的实证,却被亿万人亲自体验的原因。感觉是极其复杂的东西,它并不依赖化学实验和统计数据,各式各样的艺术享受几乎全是靠感觉,这启发我们,烟草中所含的种种化学物质的兴奋功能,多半要在“认为它有它才有”的前提下才会充分显示出来。人的心境在许多情况下是自我设计的,当你认为自己“行”时它就“行”,即“信就是真的,不信就是假的”。
有一个故事或许会给我们一点启发:在英国一个小镇的郊野,住着一对非常贫困的母女俩,十多年来母亲从来没有给小女儿买过一件新衣服和一样首饰,小女孩一直生活在极其自卑压抑的阴影中。有年圣诞节,母亲破天荒地给了小女孩20美元,让她随便买点东西,小女孩做着偎偎缩缩的样子,沿小镇的街边瑟缩地走着,她感觉自己很穷、很丑,小镇上的人都比她生活得幸福。忽然,她看到一个令所有的姑娘都会心仪的“帅哥”,小女孩心想,今晚有谁能荣幸地做他圣诞夜的舞伴呢。小姑娘一边想一边走,不觉来到了小镇另一头的首饰店。推门进去时,玲瑯满目的首饰把她的眼睛都剌痛了,女店主为她挑了一朵头花戴上,并把小女孩带到镜子旁边。当小女孩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模样时简直惊呆了,镜中的她宛如仙女般漂亮,她激动不已,抓起补给她的4美元零钱转身就跑,不料撞在一个刚推门而进的老者身上,她说了声“对不起”,便飘飘然地走到小镇街道的中央,迎接她的是小镇人惊异的目光和赞美的评价。恰巧,小女孩又遇见了刚才那个“帅哥”,帅哥看见这个美丽的小姑娘也愣住了,对她说:我从没发现这个小镇上有你这么漂亮的姑娘,我今晚能有幸请你做我的舞伴吗?……小姑娘高兴得心花怒放,走过小镇后她突然想,我索性把剩下的4美元再买一样首饰,潇洒走一回。这样想着,她又飘飘然地回到小镇另一头的商店。刚推门进去,就看到先前撞到的那个老人。老人说:“小姑娘,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因为,你刚才撞到我时,你的头花就掉到地上了”。故事写到这里嘎然而止。原来改变世界的不是头花,是小姑娘自己的心态。
理解这个事例,我们就不难理解烟草之于人的精神心理的调适作用了,自古以来,酒被言作解愁之物,有道是“世途艰难钱作马,愁城欲破酒为军”,“借酒浇愁”成为古代士大夫和民间常用的“秘方”,曹操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今人有“酒能解千愁”。科学已证明“酒”确有一定的“解愁”作用。烟草传入中国后,不久便成为“解忧草”、“还魂草”、“相思草”,烟酒并列为排忧解愁的“两大法宝”。烟草解愁的作用已被相当数量的吸烟者认可。吸烟比起喝酒来方便得多,比起“蹦迪”来可以频繁得多。大多数吸烟者认为吸烟非但不会影响思考,而且有助于思考,喝酒的人却很难这般宣言。格言说:“酒乱性”,没有说烟乱性,只说它有害健康,而这个说法并不包括思维。
人活一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东流,”一个“愁” 字包含着多少人生辛酸,世情冷薄。生存与竟争从来是动物面临的永恒课题,但在求生存的竟争中感受到巨大精神压力和可能只有人类了。在快节奏的剧烈竟争的社会,谁没有“愁上心头”的时候,生活无着落,爱情无指望、前途无光明会“愁”,商战失利、情场失意、会考落榜会“愁”,亲人反目、朋友反水、生离死别会“愁”,人生的许多不如意事,如孤独、惆怅、沮丧、烦恼等等,最终都可以落脚到心理上的一个字——“愁”。吸烟对解薄愁来说是一种低成本的可行办法。当你孤独的时候,烟可充当伙伴,袅袅青烟如泣如泝,让你顿生岁月之叹,时光之叹。化气为云的样子,使你有飘飘欲仙之感,几多不满,几多失意,在这一吸一呼中逐渐淡化为虚无。吸进五脏六腑的烟与你肝胆相照,使你荡气回肠,顿觉豪情万丈。有人把卷烟称作“欲望之烟”,吞吐进出之烟气里有多少欲望在燃烧,有多少追缅和怀想。有的烟民有意无意地接受了“烟可通神”的说法,把从中郁积的话语和美好的愿望,通过这直上九霄的烟雾传达给天神,冥冥中获得神明的指引和关照。人事不同,感觉有异,吸烟百味各人都可说出一通。
吸烟具有缓解紧张和镇定的作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吸烟都表现了一种“闲遐”,并不在乎是否在工作时间吸烟。一般地说,人在吸烟时都是相对静止的,无论在车站、码头、街道、建筑工地,还是在茶坊,咖啡屋、办公室、以及乡村原野,田间地头,抽烟多半传递一种“轻松下来”的讯息。在非常紧张与疲劳的时候,吸烟者想吸烟,享受一下“休闲”,清楚这点,就容易明白那些悠然自然在休息时间吸烟的人会感到高度放松的道理。毕生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奋斗的阿拉法特曾声言:从没有为自己单纯的享受吸过一支烟。但当他吸烟的时候,看上去比处于一般工作状态时显得轻松,这种轻松是靠烟带给人兴奋的作用完成的。无论在多么紧张的工作中,吸烟使人获得了一点时间,一点休闲,这对于人在心理上说服自己,相信没有度不过的难关是大有好处的。经验丰富的司法人员审讯嫌犯的时候,常常在关键时候递给他一支烟,压压惊,把事情想清楚,慢慢交代彻底,这时,吸烟对嫌犯来说明显起到了缓和紧张气氛和镇定的作用。更有押赴刑场的死囚,在临死之前往往只求有一支烟抽,他们拼命地吸食卷烟,以此来转移极度恐惧的心理,比较镇定地面对现实。
烟做文章,酒作诗,吸烟的人普遍认为,烟具有提神醒脑作用,正规说法就是具有兴奋作用。久坐乏神,长夜苦熬,搜索枯肠,苦思冥想,点一支烟可暂驱倦意,就象汽车换档,连不吸烟的人也相信烟具有这种功效。香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4600多种物质,其中有数种对人体有负作用已为科学实验所证明。依靠某种物质引起兴奋,无论如何在生理都是无益的,但为了获取胜利,有的烟民便把“吸烟”视为一种投入或付出。“吸烟有害健康”是理性的思考,可当人把吸烟看成为情所困时,他们有两种态度居主导,一种是“真有那么厉害么?一种是“顾不得了”。并为此寻找托词,如空气污染使每个人像在吸烟,乘飞机、车、船可致危险,生老病死的宿命结果等等,即在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对生命的威胁中,吸烟这种危害比较起它所给予吸烟者的满足来,算得上是“经济的”危害,也就是说它的“危害成本”不高,实在受不了的时候还可以戒掉它。吸烟对人的神经到底有多大的刺激作用难以测算和估量,当一个人在文思窒碍时点一支烟就思如泉涌的 “显效”例子恐怕不多,而思考和写作时因吸烟而使其质量陡然发生进化的事也没有什么佐证,烟草使人愉快,兴奋和提神醒脑之功效,或者说烟草中所含的种种化学物质的兴奋功能,多半建立在“认为它有它才有”的基础上,当你认为烟草使你精神为之一振,增加了思考并获得了成功的信心时,你果然提高了思维效率。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