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金蕾烟厂出品的“算盘牌”烟标。
②上世纪50年代安徽东海烟厂出品的“飞虎牌”烟标。
③江苏淮阴卷烟厂上世纪90年代出品的“梅兰”烟标。
④辽宁沈阳卷烟厂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品的“脸谱”套标中的一枚。
⑤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北中国襄樊卷烟厂出品的“桃花扇”烟标。
⑥河南中国漯河卷烟厂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品的“顺翔”烟标。
⑦上世纪80年代江苏国营南京卷烟厂出品的“云锦”烟标。
⑧河北保定卷烟厂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品的“丛台”烟标。
经历了5年的艰辛“申遗”,12月4日,我国的珠算终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经有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已经伴随炎黄子孙走过了一千八百多年的漫长岁月。珠算具有简便、精确等特点,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在电子计算器出现之前,珠算一直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运算工具。在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画面中的“赵太承家”药店柜台上就摆放着一把算盘。在元代刘因编著的《静修先生文集》中甚至还收录有一首题为《算盘》的五言绝句。
其实,小小的算珠在我国的烟标中也曾经“噼啪”拨响过。在上世纪40年代上海金蕾烟厂出品的“算盘牌”烟标(图①)上,其主版图案就是一把十三档算盘。在该厂印制的“算盘牌”卷烟广告画上,也印有“算盘精通,一世弗穷”的妙语。
此外,在上世纪50年代安徽东海烟厂出品的“飞虎牌”烟标(图②)主版右上角处,也印有一把九档圆珠算盘,寓意“精打细算”,与另一边书卷图案上印制的“发展工商业,建设新中国”的口号相对应。
除了珠算外,我国的京剧、昆曲、妈祖信俗、南京云锦、书法等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在烟标上留下了魅力独特的身影。
在江苏淮阴卷烟厂上世纪90年代出品的“梅兰”烟标(图③)上,我们就可以欣赏到戏曲大师梅兰芳在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扮相。而辽宁沈阳卷烟厂上世纪90年代出品的“脸谱”套标(其中一枚见图④),其副版均是一把京胡,而主版则是五张不同的脸谱。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等,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百戏之祖”的美称。其代表剧目《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等就曾经分别被湖北中国襄樊卷烟厂、江西南昌卷烟厂、山西曲沃卷烟厂搬上烟标(上世纪80年代湖北中国襄樊卷烟厂出品的“桃花扇”烟标见图⑤)。
我国有着悠久的妈祖文化。河南中国漯河卷烟厂上世纪90年代就曾经将妈祖请上了该厂出品的“顺翔”烟标(图⑥)。该标副版上绘制有柳眉凤目、面貌姣好的妈祖头像,下方还印有关于妈祖的文字简介。该标主版画面则是一艘鼓满风帆在大海中破浪航行的大船,寓意着在妈祖的庇佑下出海者必会一帆风顺。
有着“寸锦寸金”美誉的南京云锦始于南朝,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南京云锦
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和泰烟草公司就推出过“云锦”烟标。而上世纪80年代江苏国营南京卷烟厂出品的“云锦”烟标(图⑦)设计得更为精美,该标色泽艳丽、层次分明,把南京云锦的富丽典雅、绚丽多姿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国的烟标海洋中,书法题材烟标可谓是蔚为大观,不少古今书法大家的墨宝都在烟标上有所展现。如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的《敬录香十德》墨宝就曾现身在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一款“苏烟”烟标副版上,而河北保定卷烟厂上世纪80年代也曾经将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书法请上了“丛台”烟标(图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应很好地进行保护和传承,使其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