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一线是最锻炼人的地方,不管你是什么学历,在学校曾经取得多辉煌的成绩,在这方舞台上,一切需要从零开始。”这是柳州卷烟厂制丝车间领导对车间新员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他看来,一个企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企业一代又一代员工不断地努力拼搏。而新员工作为企业发展进程中注入的新鲜血液,对他们的培养和成长,车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车间积极贯彻公司忠爱文化人才观,做好新员工培训、育成规划和措施制定,认真细致落实各项工作,紧跟实际需要,贴近岗位需求,从“沉下去、重专业、讲进度”三个新员工易于理解的要求,突显了车间重历练、重基础、重实效的新员工培养思路。
沉下去方能知辛劳
身在一线,才知一线岗位的艰辛,心在一线,感悟一线员工的伟大,学在一线,掌握一线操作的诀窍。
凭着对烟草事业的一腔挚爱,在岗位学习时,新员工林婷同志坚持以行动感染他人,以认真获得赞誉,立足岗位,尽心尽职,认真对待平时的日常保养。她说:“不要小看了平时的日常保养,它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保养重点岗位掺配间时,她不做“娇小姐”,顶着弥漫在空气中的滚滚烟尘,以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严格参照《制丝设备保养规程》,仔细地对掺配间的每一台机器的残留烟尘进行清洁,不放过一个卫生死角。车间师傅见她太辛苦了,劝她休息一下,她总说:“我不累。”说完,她又冲到了车间保洁最前线。
在车间大面积地面保洁时,她敢于担当,勇挑重担,不但用清洁工具将保养时产生的烟灰清扫完毕,还不辞辛苦地将清扫过的地面用拖把彻底清洁干净。车间的每一块地面,每一个角落,她都用拖把拖了一遍又一遍,直至干净为止。当车间地面保洁结束后,望着明亮整洁的地板,大家都不由得对林婷同志竖起了大拇指。
去年,制丝车间迎来16名大学生新员工。车间根据员工大学期间所学专业,将新员工以小组为单位,进驻到主线叶丝段、主线梗丝段、主线叶片段、膨胀线前端、膨胀线后端五个工段现场学习车间工艺流程,采用嵌入式学习方式,与老员工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进步,使得新员工对于岗位的艰辛和环境的艰苦有了最真实的认识。制丝车间将培训活动“沉下去”的精髓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深入到了新员工的内心,极大促进了新员工对岗位学习的观念转变,形成了新员工“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圆梦基层”的崭新局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推进新员工深入基层的培训活动开展,激发了新员工的活力,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实力,使得新员工心中“扎根基层”的思想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正结出科学发展的累累硕果。
重专业方能显才能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各级岗位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细,只有专业化的员工才能胜任未来复杂的岗位要求。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在车间学习期间,来自烟草工程专业的新员工胡德永同志积极学习工艺方面知识,虚心向跟班工艺员请教车间整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下班后,他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认真地用电脑绘制车间叶丝段的工艺流程图。与此同时,他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和学习各类文件,将大学所学课程《卷烟工艺学》、《卷烟机械》与车间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较好地掌握管板式环型烘丝机的工作原理,初步地了解隧道式加温加湿机的工艺目的。
当叶丝段每次卷烟产品更换生产牌号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所记录叶丝段各个温度测量点和水分测量点的数据与车间下发的《制丝车间叶丝段生产作业工艺参数执行单》做对比,并输入excel电子表格,计算出工艺相关的数据,从中找出其中的规律。他身上所展现那种踏实肯干、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得到叶丝段各位师傅的一致肯定。
起初,车间在学习小组人员安排时,就充分考虑了新员工大学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安排各个小组人员搭配。例如在主线叶丝段的小组人员组成,分别由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的烟草工程专业的胡德永同志、毕业于广西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的熊科同志、毕业于广西科技大学的测控工程专业的林婷同志构成。根据每名员工的接受能力、技术能力、性格特征和身体心理素质和公司为员工发展建设的三条跑道,车间为员工量身订做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新员工对自身擅长某项专业专攻精练,鼓舞新员工成为某项专业的专家。
人们虽然从事的工作不同,规范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但专业精神始终不可或缺。专业精神亦是衡量优秀员工的核心指标,什么时候都得像演员入戏那样,将每一次培训当实际工作。
讲进度方能见成效
毛泽东主席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咏到:“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只争朝夕,弘扬与倡导的是一种珍惜光阴、不断进取的可贵精神。只争朝夕,才会珍惜所拥有的分分秒秒,才会做更多的事,做更有意义的事,才会拥抱更有意义的人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新员工张松同志,在小组学习时,抱着时不我待的态度,科学合理安排一周的学习任务。他采取三步走的方案,力求做到又快又好。一是利用工作时间系统学习整理相关工艺流程知识。二是时刻“尾随”车间老师傅们点检,在一旁认真观察,用心领会,及时询问点检时注意事项,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三是虚心向各类技术人员请教,交流经验。
最初的两天,他沿着梗丝段岗位的起点——水洗梗段的人工投梗岗位到梗丝段岗位的终点——梗丝房的储梗丝柜操作岗位,仔细琢磨梗丝段的整体工艺流程,不时掏出小本子,记录下生产线上各类设备的名称,并与车间下发的作业指导书所绘制的工序设备工艺流程图进行详细的比对。
随后的两天,他主动向车间岗位师傅学习操作技能,认真填写和查看交接班记录,并与师傅一道检查所在工段气源、水源压力是否满足设备运行要求,核查各条管路上各阀门的开关情况。
为了更好地更近一步学习车间岗位知识,张松同志将学习范围不局限自己所在的工段,而是积极与其他工段新员工同志交流所学知识,并向值班长学习喷射式加温加湿机的设备原理,从中更快地从整体上领悟和掌握车间所有工艺流程。
因此,在星期五车间测评小组考核中,面对各位考官的层出不穷的问题,张松同志胸有成竹,应对自如,并且还能完整流利地叙述整个梗丝段的生产工艺流程,获得评委们的高度赞许。
在车间新员工见面会上,车间主任杨晖与新员工座谈时,强调了学习务必讲进度、讲效果、讲收获,鼓励新员工在一周的学习时间里,通过学习车间作业指导书、与一线师傅交流操作经验、向技术人员请教相关技术问题等多种手段尽快地学习掌握车间工艺流程。车间采用车间测评小组考核的方式,让全体新员工心中感到有重担、有目标、有方向,增强了他们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不管是车间的岗位知识还是工艺流程,感觉学得比较扎实、理解得比较透彻,收获很大”,这是新员工经过一段时间地学习后比较普遍的反映。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良好的学习体验和实在的学习成果,将有效地激励着新员工拓展各自的成长空间,在不同岗位为公司实现“532和461”的宏大目标贡献自己应有的聪明才智。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