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恋恋烟尘 > 正文

彝族烟农的圆梦使者(图)

2013年08月05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网络编辑整理 作者:
A+ A

  正值烤烟收购季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大屯乡木西村的田间地头,到处闪现着彝族烟农忙碌的身影,全村呈现出一片繁忙采收的喜人景象。

  “小小的金叶子”承载着全村彝族烟农的希望,是谁为这些彝族烟农铺筑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幸福路”,圆了他们的致富梦?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技术员

  头戴破草帽、身背大挎包、脸黑如门神,瘦高个儿,穿一身烟技员工作服,腰板挺直,精神十足,41岁的刘贵全一双粗厚坚硬的手拿一本《看图种烟》科技手册,用熟练的彝语向彝族村长和烟农们讲解比画种烟知识。“这是指导农时的参谋,病虫防治的钥匙,烤烟种植的指南。”他对这本书很是赞赏,走到哪都揣着它。大屯乡木西村,距县城25公里的跑马坪,是一个典型的彝家山寨,县级贫困村,全村约有700余户农家,大多数都是彝族且不会汉语,世世代代都以种植玉米、土豆为生,人均年收入仅有1000元左右。刘贵全发现木西村土地种植面积大,海拔适宜,于是积极与木西村村书记联系,2012年自费在木西村承包土地0.5亩进行烤烟试种。由于木西村地处高山,山上缺水,道路崎岖,他驾驶自家的拖拉机每天早上五点多拉水上山,浇完水后,赶到距离30多公里的中所烟站上班。下班后,再次拉水上山浇灌烟苗才回家休息。闲暇时间,他却闲不住,一心挂念着木西村试种的烤烟,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像呵护新生儿一样精心照料,起早摸黑的在试验示范地里做好早中耕、早施肥、勤浇灌等田间管理。每次的田间操作都会引来彝族村民的围观,他把这当作一个宣传烤烟种植的好时机,不厌其烦的对烟农进行烤烟种植技术及相关政策的宣讲。彝族村长马海伍牛称他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技术员。”

 

  情感朴实,心系烟草的农民娃

  每天上班眼见大片大片都是田,田连着田,田外就是山,到了这种环境刘贵全就有种亲近感。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受父亲务农思想的影响,耳濡止染、言传身教,立志扎根农村、当个技术员。他深知农业生产没有双休日、节假日之分,就像烟叶在地里扎了根一样,长年累月乐此不疲的奔波在田间地头,为新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对土壤进行肥效试验,为制订大屯乡木西村烟叶配方施肥提供基础数据。任凭风霜雨雪、寒冬酷暑的磨砺,他默默地扎根在深爱的土地上,从事烟技员工作已经 8年了。从入行的第一天起他就准备好“跑一辈子烟田、住一辈子烟站、吃一辈子食堂”。木西村彝族农民是从山上移居来的,他们从土地上讨吃喝却乏缺知识带不来经济效益,家庭困难,生活艰苦。吃饱饭问题是解决了,怎样才能富起来呢?烟叶成了刘贵全眼中的“摇钱树”。当有人问他,干这活那来的一股子劲,他没有半点犹豫,朴实的说“干上了烟草,我有一种成就感。我是农民的儿子,和农民成天打交道,知道他们的悲苦,看着他们这样,我想我能帮他们。”

  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老憨头

  万事开头难!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高海拔彝区栽培烟叶,当年就有一部分农民议论说:“地种了烟叶后阴的很,以后连玉米都不长”,“我们几辈子种玉米,烟叶是啥模样我们都没见过,能长出来吗?”困难面前,怎么办?是怨天尤人,还是举足无措,还是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寻找应对之策呢?面对群众的纷纷议论,刘贵全心里清楚,在彝族山区发展烤烟种植,说一千道一万得有真本事拿出成绩来,彝族同胞才佩服你,他横下一条心不倒腾出点名糖,不走了。

  刘贵全随身带有五件宝:摩托车、草帽、水壶、笔记本、解放鞋。摩托车是下乡的代步工具。草帽是遮阳挡雨的必备品。水壶里装的是一早出门时泡的茶水。笔记本则记录着这个村每户烟农的简要情况和每日的工作计划。解放鞋下地干活最方便。去年七月的一天,他被几个烟农掺扶着送回家,只见他浑身是泥、鼻子流血、裤子被划破、摩托车大灯和后车镜已摔乱。烟农告诉他妻子是他从木西村回来的路上,下雨路滑出了车祸。心疼得妻子淌着泪给他擦药,不停地唠叨着,你是命重要?还是烟重要?这么一把年纪了,还想图个啥?围观的亲戚也七嘴八舌的笑他傻、笑他痴,一个烟技员有什么了不起,值得那么卖命去做吗?刘贵全吸上一口烟说道“命重要,烟也重要。没有命,这新区的烟叶就种不起来,我不就成了孬种吗?我图的是让彝胞(彝族同胞)的口袋鼓起来!”

  食人之禄者怀人之忧。眼看着这几百户彝族烟农一无所有,有的只是实干的信心和决心,他心里酸酸的,也更加坚定了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他们的信念。工作中遭了白眼,还得骂不还口、满面敦笑的解释。事实胜于雄辩,2012年他试种烤烟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他通过对全村的土壤、气候、水份的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建议和对策措施,用自己的事例为佐证,决定动员彝族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烤烟。彝族烟农相信他了,“老刘,明年就按你说的干。”2013年他组织彝族烟农技术培训班12期,参加人员达500多人次,发放病虫情报100多份,技术指导达300多人次。烟农听了他的课,都说他讲得通俗易懂,容易学、用得上。彝族烟农不会的,他就让他们跟着他做。在烟叶栽培过程中,刘贵全到田里帮助栽烟、指导防病治虫、打烟苔等日常管理,每道工序他都要样样过手、过目,三天两头就在田间地头走。在他的带动下,木西村彝族农民种烟积极性倍增,很多村民提出了种烟的意愿。“老刘常到田头指导,我们种地安心得多。”彝族烟农张阿莫说。2013年,木西村签订烟叶合同面积1200亩,种植了云烟系列的烤烟。他与村2—3个农户结对子,重点帮扶,通过“吃偏饭”的方式,扶植一批示范户,示范户经常为他提供“情报”,变“孤军奋战”为“群策群力”,烤烟生产已在木西村如竹笋般破土而出。

  历尽千辛不言悔,走过万苦也心甜。看到木西村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曙光就在眼前,他高兴地说:“不论咋辛苦也要让彝族农民都种上烟,抱上金元宝来!”彝族烟农在他的带领下加强采烤和不适用烟叶的处理,争取有个好收成。他付出了一份真情真意,而得到的是全村人的敬重和信任,迎得是一颗颗人心!渐渐地,刘贵全“村不漏户、户不漏管、田不漏烟,为农民投入真感情”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烟农都知道有一个叫刘贵全的烟技员,他被大屯乡党委书记张志平赞誉为“彝族烟农的圆梦使者”。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