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7月,儿子大学毕业后受聘于金陵石化公司。我从湖南老家送他去南京报到时,一下子就被“六朝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明所迷住。
爱屋及乌,有着近30年烟龄的我,在一家店里将一溜摆放着的6种规格的“南京”烟一样买了一包。我将它们全部拆开,每包品吸一支,感觉6种规格各有特色。它们的包装设计,不管以哪种颜色为底色,全都突出跟古南京有关的图案,展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这些烟中,我对特醇“南京”情有独钟:包装设计喜庆吉祥,吸味不错,而且价位符合我的消费水平。因此,离开南京时,我特地买了五条带回家。
在家乡,每逢遇到亲朋好友,我便掏出特醇“南京”来请大家品吸。一个月后,五条烟眼看就要吸完。这时,儿子送来了“及时雨”:他用刚发的工资买了四条特醇“南京”,分两次寄了回来。我高兴地给儿子打电话,夸他孝顺。
可是后来,看到包裹单上的加急邮寄费用,我的高兴劲儿很快就消失了。再给儿子打电话时,我告诉他以后我自己从当地买烟,让他不要再往家里寄了。但儿子仍时不时地给我寄烟回来,每次都是两条。
今年春节,儿子给我买回五条特醇“南京”、一条“南京”(硬珍品)。
欣赏着“南京”(硬珍品)的包装,惦记着南京和身在南京的儿子,这辈子怕是总会思念“南京”了。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