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局(公司)打破山区不适合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思维定势,构建了“珍珠项链式”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模式。如今,一颗颗规模化种植的“珍珠”闪耀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夯实了原料保障上水平与产业扶贫的基础。
如今,作为实现烟叶生产方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散叶烘烤、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已在贵州全省推开。
图为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白沙水乡烟农别墅区。别墅区由政府统一规划,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组织建设,烟农负责自己的房屋修建。在贵州,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不断推进,烟农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烟草在线贵州消息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贵州多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
这并没有影响其成为烟草大省。十多年来,贵州一直是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烟草企业上缴税收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的近四分之一。
2013年,围绕思考、谋划、实践“三大课题”,贵州烟草商业明确了自己的新梦想:建设烟叶强省,打造贵州烟草商业升级版。
从“大”到“强”,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思路清晰、方向明确:依托国家倾斜支持贵州的大背景和行业改革发展的大环境,抢抓国家局倾斜支持贵州“两烟”发展和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顺势而为,蓄势而发,借势而起,走出一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
贵州省局(公司)局长(总经理)陈卫东说,道路不难寻,难的是与山相谐:要符合山区实际、发挥山区优势、彰显山区特色。
“打援攻城” 凝聚发展新动力
透过飞机的舷窗看贵州高原,青山连绵如绿海扬波。贵州烟叶就扎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2007年,贵州省局(公司)开始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全省地块小、土层薄、坡地多、生产条件较差、烟叶种植较分散的劣势凸显。
打破山区不适合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思维定势,贵州烟草商业走出了一条“新路”:
在烟田布局上,以200亩以上烟田为“小连片”,通过乡村公路、烟水管网相互连接;
在设施配置上,以20~30间烤房(烘烤500~800亩烟田)为“小集群”,以2万平方米(占地30亩,供应大田1万亩烟苗)育苗大棚为“小集中”,通过机耕路连成一体,组成一个5万亩(3年轮作)、年产烟叶5万担的基地单元;
在生产组织上,以20~25亩为一个生产主体,由合作社(服务量4~5万担,服务面积1.6~2万亩)通过专业化服务与每个生产主体建立服务链条;
……
这种在烟田布局、设施配套、生产组织上的“小集中、大串联”,被形象地比喻为“珍珠项链式”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模式。
事实上,在贵州,这样的“新路”不仅见于烟叶生产方面。在卷烟营销上,贵州省局(公司)按照国家局要求,构建了“覆盖城乡、精准营销、真诚服务、提升价值”的山区特色卷烟营销网络;
在专卖打假方面,贵州省局在始终保持卷烟打假高压态势的同时,以“把握区域特点、深化原料打假”为工作方针,持续开展“黔锋系列”打击非法经营烟叶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源头打假”;
……
发展的新路,源于贵州省局(公司)推动发展的思路。不过,心向发展却急于求成,他们也走过弯路。
1997年被贵州烟草确定为“实施由烟草大省向烟草强省转变”的重要一年。然而,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烟叶严重超种超收,贵州烟草陷入了“气血两亏”的困境。
10年负重爬坡,直到2007年,在国家局的倾力支持下,贵州烟草商业才彻底摆脱困境,不良资产比例由最高时的20%降到1.6%,所有者权益从13.9亿元增加到69.4亿元,资产负债率从107.3%降至41.2%,从举步维艰走向恢复性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贵州省局(公司)党组提出,找准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目光向内,重点放在创新、改革、管理和规范上。
——创新是增长点,要提高科技创新对发展的贡献率,提高投入产出率;
——改革是增长点,要用改革解决体制、机制中深层次的问题,使整体增长潜力更加有效地释放出来;
——管理是增长点,要通过管理使战略目标、业务链、核心业务、核心竞争能力匹配起来,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极;
——规范是增长点,要通过内管外打,从严治乱,规范专卖执法和生产经营,使不规范的“最大受害者”变为规范的“最大受益者”。
基于这一认识,贵州烟草商业开始着力于理清发展思路,打牢战略思想基础;立足科技创新,打牢发展基础;加强内部管理,打牢管理基础;抓好队伍建设,打牢工作基础。同时,积极构建科技研发体系、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体系、卷烟营销体系、资产营运调控体系。
正是目光向内,下大力气在创新、改革、管理、规范上求突破,才有了“新路”的诞生。有人把贵州烟草这段历史比喻为“围点打援”:一切阻碍稳健发展、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因素都是“援敌”,要通过苦练内功,一一歼灭。
事实上,他们不仅仅是“围点打援”,更是“打援攻城”:既要歼灭援敌,也要攻下城池;既要补足短板,也要强化优势。
“通过‘打援’,基础要夯实;通过‘攻城’,发展要有新突破。”陈卫东说。
以此考量,探索“珍珠项链式”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模式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一方面,做精做强烟叶产业,巩固产业地位,转变烟叶生产方式,进度仍需加快,基础仍需夯实;另一方面,彰显特色,实现由烟叶大省向强省迈进,“同志仍需努力”。
在逐步提升“珍珠项链式”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的同时,他们通过深入分析,将全省烟叶进行了细分:
——西部特色烟区,清香风格突出,香气甜润清淳,香气量充足,烟气细柔,余味干净舒适;
——东南部特色烟区,具有独特、绵长而甜润的幽雅清香,香气量充足,烟气细柔,余味干净舒适;
——中北部特色烟区,烟叶素有“金色粉底色鲜亮,油润光滑细如绸”之美誉,香气质好,香气量足,烟香纯正,丰满而圆润,透发性好、配伍性强。
“要通过良区、良种、良法配套,进一步彰显贵州烟叶特色。”陈卫东说,“在烟叶生产方面‘攻城’,就是找到并走好转变烟叶生产方式和彰显烟叶特色的路子。”
在烟叶生产方面进行“打援攻城”的同时,贵州省局(公司)也在卷烟营销、专卖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同步实施。
“攻城,既包括结合山区实际,探索提升各项业务工作水平的方法,也包括在国家局的正确领导下,真正走出一条适合贵州烟草商业发展的新路。”陈卫东说。
如今,目标在前方,贵州烟草商业在路上。
强调“活”字 激发新活力
在贵州省局(公司)烟叶处生产科当了两年半科员,又在办公室撰写过三年烟叶生产方面文字材料的主任科员万能,2012年5月被省局(公司)的一纸调令从幕后推向前台:到有“务正道,吓一跳”(编者注:务正道分别为务川县、正安县、道真县,均为贫困县)之称的国家级贫困县遵义市正安县挂任县局(分公司)副经理,分管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科技和办公室公文工作。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正安县局(分公司)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得如何?9月22日,贵州省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会在正安县召开,正安县局(分公司)着力打造的合作社建设模式“升级版”在全省推广:
统一业务受理,烟农不管在哪里,不管需要什么服务,只要拨打全县统一的合作社服务电话,需求便会被记录,专业服务队便会被派出;统一效果评判,服务队干得好不好,烟农可以找烟站工作人员来验收,工作人员作为合作社与烟农的“第三方”,从技术角度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专业队就需要返工……
“一个是解决了我们有需求时找谁、怎么找的问题;另一个解决了服务效果谁来评估、双方权益谁来维护的问题。我们怎能不喜欢?!”正安县烟叶种植大户骆松说,“升级版”的合作社越来越受烟农喜爱。
“事实上,我干的还是秘书工作。”万能介绍,越贫困,谋发展、盼发展的愿望越强烈。得益于贵州省局(公司)党组及遵义市局(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正安县局(分公司)路子正、步子稳,“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在帮助烟农种烟致富、为卷烟零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所谓秘书的工作,就是按照上级要求,把先进做法进行整理归纳,并推而广之。”
与万能“方向”相悖,安顺市普定县局(分公司)专卖股副股长刘平、铜仁市江口县局(分公司)办公室主任袁伟是从下到上,挂任省局(公司)办公室秘书。
“接到通知后先是喜悦,后是紧张,担心从基层到机关,自身能力与领导要求之间的距离太大。”刘平说。如今,他们在机关早已得心应手,工作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我认为,办公室提供的新人成长机制功不可没。”袁伟介绍,“寓教于练,有‘大材料’时,都有‘集中’环节,大家对着投影仪大屏幕,每人都发表修改意见,这是改稿的过程,更是练兵的过程……”
事实上,早在三年前,贵州省局(公司)就开始了干部职工的“上挂下派”工作,一大批机关工作人员奔赴基层,又有一大批基层工作人员走进机关。甚至还有湖南中烟等行业内其他单位的职工到贵州烟草商业基层单位挂职锻炼。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最核心的要素。”贵州省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