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 终端 > 正文

崔立国:拼出咱的精彩人生

2015年07月06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佟雨航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崔立国是我的初中同学,后来我考上了县城高中,而他因为家里贫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由于我一直在外地求学,而崔立国也一直在外地打工,所以我们之间慢慢地就是去了联系。直到最近,我在参加烟草公司举办的培训班上与他邂逅,才知道他的一些情况。初中毕业后,崔立国在家里干了几年农活后,就随着打工大潮进城打工去了,后来他觉得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就毅然回到家乡创业,他干过苗圃,搞过养殖,几经打拼,几经失败,最终他进军超市,并取得了成功。如今,崔立国的超市坐落在村子的中央,是一个独立的二层建筑,营业面积二百多平米,分上下两层,下层经营从日用百货,到上层经营家用电器,再到种子化肥农药等,超市做得很大很强。那天,崔立国给我讲述了他从一个打工仔到超市老板的创业历程。

  家贫辍学,他踏上艰难打工路

  因为家庭贫困,崔立国初中一毕业就辍学了。虽然他没有考上县城的高中,但是他完全可以上一所普高的。也许是他觉得上普高没什么希望,更何况家里的条件也实在太差,所以他权衡了一下就自动辍学了。那一年,崔立国刚好16岁。崔立国不想在农村呆一辈子,他向往城里的生活,于是他就萌生了进城打工的想法。可是,由于他年纪太小,村子里进城打工的人都不带他。于是,崔立国先是在家里干了几年农活,待到了18岁成年后,崔立国就和村里的人进城打工去了。

  来到了城里,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崔立国,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啥都新奇。光怪陆离的城市让崔立国决定一定要留在城里生活。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只有初中学历的崔立国,进城后只能和村里进城打工的人一样,到建筑工地上去干搬砖、和泥、扛钢筋、推砂浆的体力活。刚开始的日子,崔立国白天在工地上干一天的活儿,晚上下班身体累得就像散了架一样,就是这么苦这么累的活,所得薪水却不与之相符,每个月只有一千多的工资。崔立国把这些钱全都寄回了家里,他知道家里还有很多外债要还。就这样,崔立国在城里打工三年,家里的经济状况逐步得到改善,日子一点一点好过起来。1998年,是崔立国进城打工的第四个年头,在建筑工地打工,薪水一般都在在年底完工时在开,那一年赶上金融危机,承包商资金链断裂,最后卷款跑路了。崔立国和村子里12个人大半年的薪水成了泡影。在那一年年底,他们每个人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家。

  初次创业,他赔了三万元

  自打被包工头骗了之后,崔立国决定不再在建筑工地打工,他想另寻一份工作。他先后干过送水员、快递员、还在方便面厂里做过流水工人,最后他留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那家餐厅后厨的大师傅看他很勤劳、能吃苦,决定收他为徒教他颠勺。崔立国也非常想学习厨艺,有一技之长总比没有技艺强。但就在崔立国信心满满学习厨艺时,家里给他来了电话,母亲在电话里说,他的父亲中风了,偏瘫下不了炕,让他回家顶门过日子。崔立国告别师傅,厨艺刚刚学了一半,师傅很为他惋惜。崔立国说:“我的父亲身体一直不好,但为了家庭生计,他都是咬着牙去地里干农活。现在父亲一病不起,我一定要守在床前尽孝,更要为多病的母亲撑起一片天空。”

  回到家后,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病情的好转让他很欣慰,他想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他应该给他们一个好的生活。于是,崔立国决定在农村创业。可是,在农村能干什么呢?干什么好呢?

  一天,崔立国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在半路上碰到了他的小学同学。他的小学同学听到他要在农村创业时,便对他说:“我手里经营着一家苗圃,现在我想进城里发展,想把苗圃转让出去,不如你接手干吧?”他的小学同学向他描绘了一番苗圃的发展前景,并说他的苗圃和成立的一家园林公司挂钩,苗圃里所有的绿化树种,园林公司全部包销。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正愁创业无门的崔立国,想都没有多想就答应接手同学的苗圃。不久,崔立国就拿出家里的5万元,买下了同学的苗圃。两个月后的一天,当崔立国满脸喜悦地拉着成车的树苗去园林公司时,园林公司的工作人员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他们与苗圃的供销合同早就终止了。看着满车的树苗无处销售,崔立国欲哭无泪。后来,崔立国四处寻找树苗销路,又降低了树苗价格,总算把苗圃里的树苗全部都卖了出去。这次承包苗圃创业,崔立国一下子就亏了1万多元。

  进军零售,他的创业之路柳暗花明

  第一次创业失败,崔立国并没有气馁和一蹶不振,他决定从养殖场引种,自繁自养自销,并开始商量引种数量。由于崔立国并没有肉鸡的养殖技术,完全是“照猫画虎”,学着别的养鸡户的样子在养殖,加之文化程度不高,难免会在养殖中出现差错。一次,崔立国在给鸡雏防疫时,由于疫苗的注射量搞错了,几百只鸡雏得了鸡瘟,几天之内就死亡了大半。就这样,崔立国的养殖之路,又在半途偃旗息鼓,草草收场。第二次养殖创业,崔立国又赔了近一万元。

  两次创业皆以失败告终,崔立国开始在家里反思自己。经过反思,他找到了自己两次创业失败的原因:自己太急功近利,太急于求成了,以至于在陌生的领域里追求成功,怎么可能心想事成呢?而且,自己的文化水平太低,而选择的又是一些颇有技术含量的事业,焉有不失败之理?想明白了这些之后,崔立国决定以后创业尽量要选择一些门槛比较低、没有多少科技含量、创业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这一次,崔立国没有急于介入,而是周到细致地调查市场。他发现,开食杂店不仅门槛低,万八千元就可以开一家小食杂店,而且风险也很小,食杂店经营的都是百姓每日必须的日常用品,家家户户天天需要,所以根本不用愁销路,而商品有销路就有利润,所以不愁不赚钱。

  确定了创业项目,崔立国便开始了食杂店的筹备。他先办理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又去烟草专卖局办理了“烟草证”。他把家里临街的房子腾了出来,简单做了一番装修,然后就开始进货,上架……没多久,崔立国的食杂店就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开业了。

  然而,虽然开食杂店只赚不赔,但赚多赚少就看个人的经营能力了。崔立国的食杂店开业之初,并没有多少顾客,店里的生意并不好,每天的营业利润只够一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存余。崔立国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必须想办法提高经营能力,提高店内商品的销售。他买来一些有关零售经营的书籍,每天闭店后静静地阅读学习。他还到一些生意特别好的超市去“偷艺”,看看人家店里的商品是如何陈列的,看看人家店主是如何接待顾客的……一个多月后,他根据自己店铺的特点,制订了一系列的经营方针:

  一、精心打造店铺外观形象。一家店铺的外观,就如同一个人的外表,最能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不好,顾客就很难从心里喜爱这家店铺或认可这家店铺。于是,崔立国重新对店铺的外观进行一番设计,店招非常美观,牌匾更是精美,花花绿绿的图画和醒目的文字立刻吸引了顾客的眼球,店内商品销售量开始日渐回升。

  二、商品陈列新颖美观。众所周知,店铺的商品陈列直接影响到店铺形象和商品形象,进而影响到店铺的销售业绩。特别是对一家经营高档商品的店铺而言,如何让顾客停下脚步,对你的商品产生兴趣进而购买商品,商品陈列不容忽视。崔立国将店内所有商品划分为卷烟、酒类、日化用品、和食品四大类,井然有序的陈列,不仅美观新颖,不仅便于管理,更加方便顾客挑选商品。他还把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证件挂在店铺的显要位置,让顾客买着放心。

  三、重点商品突出陈列。卷烟商品历来是零售商户重点推出的商品,因为卷烟的销售利润占据着店铺利润的重中之重。崔立国深深知道这一点,他将卷烟柜台放在对着店门的位置,让顾客进到店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卷烟品种。烟柜内的卷烟也是按照价格的高低从上至下陈列,把把高档烟摆在最上面一层,中档烟摆在第二层,低档烟摆在最下面一层。每包卷烟上均贴有价格标签,这样方便顾客选择自己价位的香烟。四、熟记卷烟资料,大力推介卷烟。崔立国平时经常阅读店里的各种品牌卷烟的资料,并把它们背诵下来记在心里。当有顾客购买卷烟时,他就能详细地介绍出每个品牌卷烟的口感及焦油含量、生产厂家以及价格等等,让顾客凭自己的喜好选择卷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崔立国的努力经营下,他的小店生意很快走出困境柳暗花明,一天也比一天兴隆起来。

  崔立国的食杂店生意越来越火,也挣到了不少钱。这时,他觉得小小的食杂店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决定把食杂店升级成乡村超市。说干就干。第一步是先建房子。崔立国在村子中央买了一户人家的房子,再扒倒房子重新建房,然后他找来工程队,在原房址上新建了一座小二楼。三个月后,新建的二楼竣工了。崔立国看到,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村民家里经常更换电饭煲、风扇、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而村民们买家用电器都要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去买,十分不方便。于是,新超市建好后,崔立国决定在一层继续经营日用百货,在二层经营家用电器。新超市开业后,果然生意更加红火,连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都到他家超市买家用电器。

  结语

  告别崔立国,一路上我都在思考着:从崔立国创业的经历上看,任何创业都是艰难的,我们在创业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坎坷和挫折,甚至是失败。但我们不要灰心、气馁和丧失斗志,因为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正如亚洲首富李嘉诚所说:“等待的是命运,拼出来的才是人生。”敢冲、敢闯、敢拚,才不枉青春。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拼出来的。我们要拼,即使我们失败了,那么我们起码敢说:“尽力了,无悔了。”美好的未来需要用双手拼出来,你能够拼什么,就能收获什么,你能拼多大,就会有多大收获。爱拼才会赢,广大的零售同行们,让我们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和勇气,拼出属于自己的世界,拼出属于自己的事业辉煌!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